动态 动态
发布时间 2023年09月20日
来源 在艺App 中国美术学院
浏览量

2023年9月19日,“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启幕。本次展览分为六大板块,共展出赵无极的油画作品129件,及重要作品和相关文献共200余件。是在中国举办的亚洲最大规模赵无极回顾展和最高规格的赵无极艺术大展。本次特展今日揭幕,26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将持续至2024年2月20日。

 

特展展厅现场图片

 

赵无极,1921年出生于北京,1935年进入杭州国立艺专(今中国美术学院)学习,1941年留校任教,后又于1948年前往巴黎。赵无极的艺术生涯从杭州开始,在逝世十周年之际,他的一生力作从四面八方重返杭州,体现出赵无极的艺术创作与杭州这座城市千丝万缕的联系。

 

1983年赵无极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合影

 

作为赵无极艺术生涯的起点和早期生活的场所,杭州常常作为他的早期作品创作的素材。与以往的赵无极艺术展不同的是,本次特展集中呈现了他早期的作品,以杭州为原型的油画作品《我在杭州的家》《父亲的花园》在其间尤为瞩目。

 

《我在杭州的家》,1947,65x80.7cm

 

《我在杭州的家》创作于1947年,这一年,是赵无极前往法国的前一年。他在这幅作品中用抽象的油画线条勾勒出自己的居所,抽象而硬朗的线条是赵无极在杭州任教时期的突出创作风格。类似的作品还有《无题(风景或高脚屋)》创作于1950年,也于本次特展展出。

 

《无题(风景或高脚屋)》,1948,81.2x65.2cm

 

《父亲的花园》是赵无极定居巴黎后的画作,他借父亲的花园为题回溯自己与中国、与杭州的联系。故土与亲人始终被远在法兰西的赵无极挂念,这让“父亲”的角色出现在了赵无极的作品里。赵无极自1954年开始了“甲骨文”系列作品的创作,在这幅作品中,也能看到甲骨文作为元素的出现。

 

《父亲的花园》,1955,38x46cm

 

1985年,赵无极受母校邀请,返回杭州开设短训班进行了一个月的任教。参加此次短训班的许多学生后来都成为了中国美术界的中流砥柱,其中就包括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总顾问许江。他在本次特展的序言部分回忆到:“1985年初夏,在先生的讲习班,我跟随他学习一个月,回想赵无极绘画讲习班的岁月,最让我难忘的是每天在写生中间休息的时候,大家围坐先生身旁所展开的坦诚交谈。”

 

赵无极(右)与林文铮(左)在浙江美术学院校园里,1985年

 

2004年,赵无极再次来到杭州,并拜访了当年的国立艺专,如今的中国美术学院。“我陪他重游罗苑艺专旧址。坐在当年艺专的阳台之上,望湖中舟楫往来,湖山共色,赵先生像孩童一般开怀大笑。”许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当天夜里,赵先生到我的画室看画。他劝我不要当院长了,应专心画画,并亲自示范了用油的妙意。”与杭州的缘分、对艺术的执着、对后辈的期许,此类种种,组成了完整而生动的赵无极。

 

赵无极在中国美术学院‍‍‍

 

赵无极晚年创作的油画作品《18.03.2008》也出现在本次展览中。这幅作品创作于2008年,描绘了西湖“平静水面上空气的流动”。晚年的赵无极找到了一种融汇东西方哲学的绘画风格,正如评论家皮埃尔·施耐德对赵无极的评价:西方将他从东方解放,东方将他从西方拯救。在这两者之间,他建立起自己的“中国”。

 

《18.03.2008》,2008,116x89cm

 

赵无极曾说:“我自中国走出,使我能再走向中国。”在这个贯穿赵无极艺术生涯始终的城市里,关于他的回顾已然揭开帷幕。

“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

2023年9月26日—2024年2月20日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218号)

 

△更多精彩作品

《向塞尚致敬》 ,2005,162x260cm

《向弗朗索瓦兹致敬-23.10.2003 》,2003,195x324cm《向我的朋友亨利·米修致敬》,1999-2000,200x750cm

《5月-9月,1992》,1992,260x200cm《水墨画14号》,1971,34x34cm《大树》 ,1956-1957,73x60cm《中国城市》,1955,54x65cm

 

All works by Zao Wou-Ki

ⓒ Zao Wou-Ki - ProLitteris, Zur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