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动态
发布时间 2019年04月05日
来源 跨媒体艺术
浏览量

 

 

无效兑换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青年艺术家扶持项目

 

学术主持:张培力

展览总监:余旭鸿

策 展 人 :童茜、杨又晨、张钧雷

展览统筹:夏商周、蔡可成

媒体宣传:赵怡、杨翔

视觉设计:杨炳华

 

参展艺术家:

陈芷豪、傅文超、黄晶莹、龙盼、刘宸、吕凯杰、刘铁源、李心夷、李依珊、林璟、米一峰、Pumunu、潘草原、邱奕雯、施三本、沈蕊兰、石冰、申一涵、王志鹏、汪嘉欣、月台小组、于航、易超、Ziv Zeev Cohen

 

展览时间:

2019年3月26日——2019年4月26日

 

展览地址: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实验展厅(-1楼)【从缪斯咖啡楼梯通过】

 

特别鸣谢:范厉、张辽源、刘畑、郭熙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承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基本视觉研究所

 

 

    前言

 

“无效兑换”是对于艺术作品与观看之间关系的一次提问。是谁在制作可以被观看的对象——作品?他们设置了何种方式来面对“被观看”这个问题?又是谁在看,用什么观看方式在“看”?他们两者之间可以兑换、能够兑换的是什么?是否存在着一种有效的兑换?什么因素会阻碍兑换的产生,什么样的设置才可能建立起有效的兑换?或者根本就是无效的兑换?

 

本次展览选择了未被标签化的青年艺术家,以策展人与艺术家的对话代替了展览阐述和作品展签,艺术家的展示不仅注重作品本身,同时要求艺术家将自己的生活方式、思考过程、创作状态也融入到展览中去,展览致力于为每位艺术家制造出别样的“小气候”。

 

整个展厅由空间本身留存的特殊格局的小空间展开,展览空间保留了原始的状态,并将原有空间特性进一步加以发挥。观众将线性地穿过一个个独立且个性鲜明的艺术家作品区块,转而到达开阔的大空间,观看不同气候在一个平面上的“对流”,这种“气候”和“对流”,正是艺术本身自带的“不可兑换”的能量。

 

 

 

      2019年3月26日下午2:00,由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跨媒体艺术学院-基本视觉研究所承办的《无效兑换》——青年艺术家扶持项目,顺利开幕。

 

      开幕式上,中国美术学院老教授金一德先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张培力老师、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余旭鸿老师、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管怀宾老师一一致辞。

 

 

金一德老师发言:

“今天看了展览以后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我在展览中首先看到的是:每位艺术家的个人性纯度非常的鲜明!这也是我一直在追求的。无论艺术家平时是在做创作还是在阅读,在思考、判断,都应该尽量保持个人性的纯度,让自身处于一种孤独的状态,与自我对话,在这样的时刻才能孕育出艺术的水准。所以当我今天看到这个展览时十分庆幸,我确实在这些作品里寻到了这样一种很有纯度的个人思考与创作状态,参加展览的艺术家们在创作时没有受到利害关系的干扰,更没有掺杂明确的功利性目的。在学生时期,这样的状态需要得到保持和感染,这样的展览也应该得到推广和重视,对整个学校的艺术氛围,对个人的艺术追求都是极其有价值的。”

 

 

张培力老师发言:

“三位策展人(童茜、杨又晨、张钧雷)起初和我介绍「无效兑换」这个概念时,我觉得非常好,这其中有几层含义:无效兑换首先是一种开放、自由的姿态,它不受固定思维、或是已有规则的调控,它不会被限制在某种常识里,或是某条轨迹中,这是一次局限的突破和一次思维的解放。反之、若在臆想中造就一番现成的解说,看似玄妙实则是现在的年轻艺术家应该警惕和回避的!

 

其次我想和在座的艺术家们分享的一点,同时也是对我自己的要求,就是一定要关注在作品里、在创作过程中——不可言说的部分,虽然是部分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对我来说,这就是做艺术最根本的理由,否则我们就不需要艺术了,艺术的存在若能被文字或是其他任何形式替代,那么就丧失其本质意义。在作品里不可名状,无以言表的成分是作品区别于文字、区别于语言的独特属性。当艺术家在创作时,这不可言说的力量也成为了一股源动力,艺术家在作品里埋下伏笔,让观众面对作品时,也参与到探索的过程,进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这是艺术的魅力。

 

在当下,依照过时的逻辑,固有的思维创作出来的作品不胜枚举,这样模式化“创作”的艺术现象是令人担忧的,所以即便此次展览「无效兑换」还显的不是那么成熟,许多艺术家可能也不为社会所关注,我还是觉得本次展览的出现是一缕新鲜的空气,一股新生的力量,一种新兴的趋势。

 

我们认为这样的尝试是非常可贵的!包括这里所有的艺术家、策展人,他们都非常认真、非常严谨,是认真在对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感谢你们的工作,感谢艺术家们,同时感谢余馆长,感谢金老师特意来参加我们展览的开幕。”

 

 

余旭鸿老师发言:

“金老师是我老师的老师,也是美院实验艺术非常重要的一条“线索”。大概在五天前,我在罗马尼亚与匈牙利交界处的一个小镇,给金老师打了一个电话,和他说:我在那儿看到了他在近60年前亲笔写下的几句话,那时候六零到六二年,博巴先生在杭州办了一个学习班,这条“线索”,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发。

 

博巴先生提到的,关于艺术家的自我感觉,关于绘画的形式结构,以及关于中国传统的梳理,对于之后的绘画以及当代艺术的进展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我第一个要感谢金老师能在百忙之中赶来,谢谢金老师!

 

第二我要感谢张培力老师!这个项目的源起大概是在一年多前,我和吴俊勇老师一起去拜访张老师,交流了许多关于美术馆,关于青年艺术生态,关于艺术未来的问题,也引发了诸多思考。那天的交流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如何在现有的大学美术馆的结构中,凸显美院的学术生态和年轻活力,以至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回望的时候,是一个起点。

 

就像张老师所说的,有些默默无闻的时刻,那恰恰才是艺术最自律,最自在的时刻,能够把这种生态,这种良好的“空气”保持着,形成我们新一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我们对此也做了许多思考,所以非常荣幸邀请张老师作为学术召集人,也请年轻的策展人和年轻的艺术家从自身的作品,和空间的对应关系,以及跟观者关于艺术本身思考的等等,若干角度来展开探讨。

 

严格意义上来讲,本次展览是我们地下实验空间改造好以来的第一个实验展览,所以我们不遗余力的在非常有限的资金和各种机制下,努力的推进美术馆的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同时在地下展厅也保留了一些特殊的空间,这些特殊的空间也可能激发更多的创作,制造更多互动的可能。

 

本次展览的开幕也正好处在非常重要的时刻,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也是纪念我们最重要的亲人或者先师的时刻,所以这个展览,我也跟范厉老师商量,也是代表美术馆或是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对于自己老师的深深的怀念和敬意。他的精神将一直留存于每一个青年艺术家的内心深处,他将被一直保存在这里。”

 

 

管怀宾老师发言:

“三位策展人(童茜、杨又晨、张钧雷)是张培力老师和耿建翌老师的研究生,他们的身份也是艺术家,从他们的视角来选择艺术家、筹备此次展览,这本身也可看作是一次创作的过程。在对参展艺术家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再作出选择和部署,是一件充满未知和期待的事。

 

我觉得在学校内最有生机的部分,就是在学生层面形成的共同体。我是八五年入校的,进美院看的第一个展览,就是张培力老师和耿建翌老师做的八五新空间,那个展览可以说对于整个80年代,对整个八五新潮都具有极大的影响。

 

我在校期间,也就在八五年底和八六年初的时候,总是一夜醒来,发现对面的军区墙上,还有万松岭,都是池社的作品。八五新空间的那个班里面有许多金老师的弟子,他们也是班上最重要的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意义重大。

 

我们作为张老师的后辈,应该去认真了解一下这整个历程。此次展览由你们自发组织,自我完成,这样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当下是非常可贵的。从有展览想法,到一步步去实施,将各部分填充进来,你们在此过程中的选择、判断、交流,碰撞,都浓缩在集体中,化一股推动力,驱使每个个体加入进来,每一个人都不再是单一的,而是联合的,这也有效地摒除了通常在当代艺术中所呈现出的苍白无力之感。

 

虽然展览还有些不成熟,但它却洋溢着强烈的青春气息,此次展览是一次“有效”的推动,是一个“兑换”的起点。谢谢大家!谢谢各位艺术家!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好的作品,也给我们带来一次非常好的体验。”

 

 

展览现场

 

 

开幕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