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要与大家见面的“迷因城市”,是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推出的一年一度大型国际媒体艺术节。迷因(meme)是未来导向的文化创造因子,它如基因/孢子一般通过各类社交网络在人群中扩散、繁衍、突变。简要说来,“迷因城市”媒体艺术节强调艺术创作手段和观念的实验性、多样性、开放性,并注重技艺对当下城市社会媒体生活的关注、介入和改造,提倡走出白盒子空间而骇(hack)进城市现实。
对于喜爱艺术的朋友来说双年展等大型当代艺术展览应该并不陌生,但是在艺术创造力的领域里还有哪些新可能呢?接下来,在着力介绍“迷因城市”之前,小编会逐渐跟大家介绍几个世界知名的电子艺术节与媒体艺术中心。
“系统更新”——2009年上海电子艺术节
2009上海电子艺术节将以“系统更新”(System Updating)为主题,试图通过“eARTS BEYOND-上海国际画廊媒体艺术邀请展”、“完美幻觉-中国比利时媒体艺术交流展”,以及“新媒体考古-学术研究项目”三个项目板块,以国际间代表性机构的文献为线索,对新媒体艺术的历史发展作一番系统性的回顾与反思,并对应梳理新媒体艺术在社会文化领域内的现实活动情况与成就,其中包括专业及公共教育、博美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制度、学术文献库的建立与应用等专业领域,以及在更为宽泛的公共性纬度存在的城市设计、民间影像纪录等。由上述两个平行推进的环节对新媒体艺术自身体系及其社会性图谱所进行的多维还原,也将成为随后展开的一系列研讨会及展览的背景和基础,目的在于通过反思、交流、甚至争辩,在思想和理论层面,提供一个更为清晰、更易于认知的新媒体系统模型,通过分析系统内复杂交错的知识、信息、资源,及其流通机制,反映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使系统更新,获得持续发展的种种可能。
同时,“系统更新”这一主题也透露了艺术节内部的持续发展。在本届艺术节之后,上海电子艺术节将会在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同步获得提升,以专业性机构的形态进行更广泛且更专业的新媒体艺术活动。
2009年上海电子艺术节视觉排行推荐榜
Nick Ervinck作品——Nagodah
Nagodah (2008) 是一个按原比例缩小10倍的微缩模型装置。观看者在这个空间中犹如一个巨人,整件作品的灵感源自画家玛格丽特。
David Claerbout《卡尔和朱莉》
主角在影片中对镜头外的凝视如同现实中的真人,这一切要归功于作品牢牢抓住了交互感应。整件作品中的人物也似对观众的真实世界充满了好奇。
Hans Op De Beeck作品:扩延2(2007)
扩延2(2007)是一件关于办公楼的单色互动作品,其中运用了电脑、监视器、硬盘、扫描仪、路由器、摄像头等大量高科技设备。
Bart Stolle新媒体作品
Bart Stello一直在制作反对现有艺术形式的装置作品,在他的作品中,观众会与他一同进另外一个虚幻的世界中。
胡介鸣作品:浮沉(2003)
浮沉(2003)是一件三屏互动影像作品,每一个屏幕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证明观者的在场。
EARTS BEYOND——上海国际画廊媒体艺术邀请展 (国际展)
展览日期:2009.09.11-2009.09.20
展览馆: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中国)
策展人:张尕
城市化风景——2008年上海电子音乐节
2008上海电子艺术节主题为“城市化风景”,将由展览、音乐会、表演、户外大型互动装置、论坛、动画原创秀、画廊集群展、大型公众体验项目等组成。
在浦东花木中心区域将体现电子艺术集群概念,其中包括新媒体艺术展、河上音乐秀、室内电子音乐会、大型户外互动装置群、电子艺术国际工作坊和动画艺术板块等系列活动。在五角场商圈将集中反映学术、原创、交流、探讨与分享理念,其中包括青年电子艺术作品展、电子艺术学术研讨会、群众文化电子艺术天天秀和动画艺术影片露天展映等。在徐家汇商圈将集中表达广大公众参与度和体验感,其中包括户外大型LED手机互动、多媒体互动游戏、社区电子艺术天天秀和动画艺术影片露天展映等活动。
基于2007年的基础,2008上海电子艺术节衍生出 “城市化风景”。 显然,这个主题为整个艺术节提供了一个主旋律,这应该被看作为一次参与活动的邀请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指示。
同时,上海电子艺术节将继续与国际顶尖新媒体机构合作,包括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意大利Fabrica S.p.a研究机构、荷兰V2多媒体研究机构和日本互动传播中心ICC等。而最为关键的是,2008上海电子艺术节在张开双臂欢迎全世界的同时,将继续更深入地为发掘、扶持本土的新兴电子艺术人才提供更多的机制与平台,进一步诠释新媒体艺术与本土文化之间的承接关系。
大众的智慧——2007年上海电子音乐节
2007上海电子艺术节是上海首次举办的一个新型文化项目,将作为上海新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每年10月举办一届,中心活动区域长期落户在浦东,有意要将浦东(花木)逐步发展成为上海的新文化中心,丰富浦东的文化内涵,为浦东的新发展塑造文化形象。
此次上海电子艺术节由两组活动区域和七大活动板块的组成如下:
两组活动区域:
中心活动区域——浦东花木行政文化区
卫星活动区域——徐家汇商业区、人民广场区域、五角场商圈、大宁国际商业广场
七大活动板块为:大型户外互动装置群、新视觉电子音乐会、奥地利Ars Electronica特别展、@未来、智慧论坛、艺术集群(新媒体艺术汇展)和链接公众。
2007年上海电子音乐节亮点
“声音之云”——电子音乐赏析会(德国ZKM音乐与声音研究所策划)
上海科技馆奥地利Ars Electronica特别展
上海美术馆“蓬皮杜/Fabrica巡回展”
艺术集群(10余家画廊参加的新媒体艺术汇展,包括上海当代艺术馆Animamix动漫美学双年展)
外滩双屏链接(震旦、花旗双屏分时段展示优秀作品)
户外装置群(世纪大道户外装置群,公众互动体验空间)
露天影院(展映内容包括法国安西动漫展历届获奖动漫作品)
开幕论坛(各合作机构艺术总监、CEO、主策展人发表演讲,分享各机构发展中的重要历史片段,折射电子艺术的发展历程)
跨领域媒体实验室研讨展示会(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研究部教授John Maeda主持)
“上海——巴黎”中法联合学生动画创作(参加者来自中国各大学院相关科系和法国Gobelins动画学校,法国Supinfocom高等资讯传播学院等院校)
学校邀请展——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应届学生作品联展(中国第一届新媒体专业毕业生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