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动态
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07日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微信公众号
浏览量

展览信息

 

展览 / 

完美之路——杭州,马可·波罗的“天堂之城”

 

时间 /

2024.11.10-2025.1.10

 

地点 /

南山路218号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威尼斯双年展

 

承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威尼斯双年展当代艺术历史档案馆(ASAC)

 

特别支持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

 

策展人

路易吉娅·洛纳尔德利

 

 

大闸蟹:艺术生态地图2021

 

艺术家

邱志杰

 

1969年生于福建省漳州市,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任天津美术学院院长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创作涉及书法、水墨绘画、摄影、录像、装置、剧场、科技艺术等多种方式。

 

 

// 艺术家自述 //

 

我本次参展的作品是《大闸蟹:艺术生态地图2021》,我个人是非常喜欢地图这种形式的。我90年代在新疆、西藏旅行的时候,当时受到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影响,每到一个地方会去画这些村庄的墓葬、宗教场所、生产场所、居住场所之间的平面地图;当时受全球化的影响,频繁地在国际旅行,养成了收集各个地方的地图的习惯。08年我开始了地图的艺术创作,至今已经创作了一大批地图艺术作品。

 

我认为地图是一个非常有能量的方式和媒体,他可以把我的多重身份的特点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版画系毕业生能够画素描而且熟悉尼德兰的铜版画地图的这种风格,作为一个研究者和策展人去组织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能量,以及作为一个书法家的显示的能量。

2019年初,我在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举办《寰宇全图》个展的时候,用了4天时间,在正在紧张装修施工中的尤伦斯艺术中心装修工地现场,在大墙上画了一幅《艺术生态地图2019》,因为考虑到尤伦斯艺术中心是798的旗舰,而798某种程度上又是当代中国艺术生态的缩影,一幅艺术生态地图出现在这个地方应该是有趣的。

 

2021年在上海的Art021,我必须再画一幅2021年艺术生态图。那几年发生了很多事情:艺术学院不得不开设在线课程,一名冒充社交名媛的女学生成为网络名人,年轻艺术家不再相信传统艺术体系,更信任新的经济模式,技术和艺术传教士大声疾呼,NFT信徒一夜之间席卷了艺术博览会的演讲厅……由于展览在上海,上海人喜欢吃大闸蟹,而且是在一个艺博会上初次登场,那我就把艺博会放在地图的正中,并且把这张地图画成一个大闸蟹的模样。当代艺术生态和江南人对大闸蟹的迷恋确实比较相似。美味是真的美味,价值的构建也一半基于神话,但还是有很多人享用得并不精细,他们并没有耐心慢慢地去挤出蟹脚中的肉丝。

 

 

《大闸蟹:艺术生态地图2021》和《艺术生态地图2019》的构图几乎是相同的,都是四周有山脉环抱湖水,艺术名词由中央向四周扩散;很多主要的名词也是没有改变的,例如“青年艺术家”、“海归艺术家”、“成功艺术家”……这些名词在艺术生态圈里相对而言是比较永恒和热门的,至少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话题。

 

2019-2021年这三年艺术世界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也发生了许多新事件,这些事情几乎都与互联网有关。这三年恰巧也是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三年,各种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把许多在地理、时间跨度上很大离我们很远的艺术事件和作品送到了我们面前来,艺术不止生存在线下了,线上的艺术还使得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接触不到艺术的人也有观赏权和评论权了。互联网是艺术生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是画面的核心也产生了变化,即艺术在互联网的生存状况。

 

 

画地图,通常要进行大量的研究,这幅艺术生态地图的研究工作却进行得很轻松,因为这是我非常熟悉的领域。它有很多有趣的细节,里面其实藏着上百个真实的有名有姓的人物的故事。这样一张地图出现在展览里,像埃舍尔的水晶球,它是艺术圈本身的镜像,这种拓扑学让我着迷:每个人都可以在这张画中找到你自己。

 

而画地图是免不了山山水水的,我的大部分地图作品都是离不开山、河、湖这些元素的。河汇集成最核心的湖泊,又将山分割,还可以引导各个名词的次序。山水把艺术生态地图变得像思维导图,名词之间的关系和我的创作思路也可以一眼明晰。所以我选择中国画山水画的笔墨来表现山水,这样能够最高效地展现这些地貌。

 

 

此后,我也有很多关于地图的新创作,在2022年创作了一幅《黄河诗景图》,整张地图描写了我知识框架中的黄河,从画面设计方面去想象了山川,河流,田野,城邦等景象,基于黄河的地形,将古诗词融入画面之中。例如在青海就出现了“君不见青海头……”,在太行山,出现了“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等。这样一个地理与文学等结合创作,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挑战,也让我从其中收获了不同以往的创作灵感。我认为“艺术生态图”可以继续绘制,这样绘制地图的行为就变成了一种历史的书写,艺术家因此把自己变成了历史学家。

 

 

退行的方式

种类:装置;

尺寸:可变;

创作时间:2022;

作品介绍:装置主体为湿毡后的羊毛毡制品,棉花与灯珠被放置在毛毡内。当传感器接收到来自外部的移动时,安装在内部的步进电机被驱动,类似生物器官的毡化物随之运动。

 

 

随机闪烁

种类:装置;

尺寸:可变;

创作时间:2022;

作品介绍:随机闪烁的灯带被嵌入用羊毛制成的不规则几何组合中。

 

 

艺术家

 

 

叶御风

 

2001年出生在广东,其过往艺术实践游离在多种媒介之中,她使用日用品,用进行家务的方式将羊毛湿毡,并制成毡物。用现阶段她希望探究软性材料与现成材料之间关联的可能性。

 

在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自由艺术工作室毕业后,她在德国科隆继续媒体艺术的学习。

 

她将自己后置于作品,并期望将创伤事件抽离出事件本身并用艺术的形式语言对此展开描述。

 

 

Q1

请您介绍一下此次参展的作品。

叶御风:这次展出的两件作品分别是《退行的方式》和《随机闪烁》。

 

《退行的方式》是一件动态的羊毛毡装置,结合了压力传感器、灯珠和步进电机,试图通过模拟类似哺乳动物体内器官的运动来探讨身体与机械的关系。

 

《随机闪烁》则通过湿毡工艺与灯光控制技术相结合,利用羊毛毡的半透明特性,创造出具有科幻感和生物感的装置。

 

 

Q2

您的两件作品,都使用羊毛作为材料,造型也似乎能联想到有机的生命体。它们各自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叶御风:《退行的方式》是一种动态的存在,它通过运动和发光表现出类似有机体内器官的活力与律动,令人联想到生命体的内部世界,甚至是某种“退化”或“重塑”的状态。而《随机闪烁》则更像是一种静态与动态结合的生物感装置,通过光的随机闪烁与羊毛毡的柔软质地,营造出一种不确定性与神秘感,仿佛是从自然界或未来世界中诞生的异域生命体。

 

Q3

《退行的方式》内置了传感器,能够与外界环境产生互动。互动中,您感到自己与这件作品的“关系”是什么?您认为当观众与这件作品相遇,可能建立怎样的认知与情感联系?

叶御风:在制作毡物的过程中让我有种生产的感觉,因为我和这件作品太熟悉了,在她还没有通电之前我已经对大致的可能展陈效果有设想了,所以作品落地后的我觉得自己和这件作品的关系比较接近母亲和孩子的关系,虽然我可能对于她可能的且符合客观经验设想,但她的互动过程和在不同场地的呈现又让我感受到一种无法被完全预测的独立性,我无法完全掌控作品,她也会反向地给我启发。

 

我没有过多设想过观者的体验,但是一位朋友在看过展览后和我说她感受到生命在茧内活动,很感谢她的反馈。

 

 

Q4

《随机闪烁》结合了往往被认为奇异的不规则几何组合造型,与往往令人感到温柔的羊毛质地,使人印象深刻,这件作品展现了怎样的主题和思考?

叶御风:奇异的几何形状似乎有悖于我在平常生活中的视觉体验,这种虚构的体验和柔软的毡物产生的生物感是我想展示的主题。羊毛这一传统材料赋予作品一种温暖、亲和的质感,加上LED灯带的冷光,制造出一种奇异的视觉体验。

 

 

Q5

您的作品结合了静态的纤维,与动态的光和电。您期待借此产生怎样的效果?在创作过程中,这样的组合是否会在某些时刻带给您惊喜?

叶御风:我感觉毛毡物无论在何种造型上总会给人有机感,和电机以及灯带的材质有很大差距,不同属性材料的碰撞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创作过程中,这种组合的确带来了许多惊喜。例如,灯光穿透厚度不一的毡物时产生的透光度的变化以及羊毛纤维的肌理,或者步进电机带动羊毛毡运动时,意外的形态变化都让我感到有意思。

 

 

Q6

在这场展览中,您如何理解作品与展览内容、与展厅空间的关系?

叶御风:不同空间气压的差异形成了风,风作为不可见的力量却塑造了广袤的自然景观。我觉得这是我希望自己作品能够达成的,尽管当下的创作离这一目标还有很远。而展厅的空间不仅是作品的展成场所,更成为观众与作品互动的媒介,让人们能够更深入地感受作品传递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