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动态
发布时间 2015年09月23日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浏览量

系列活动之一——IMPACT国际版画会议

9月22日上午,第九届IMPACT国际版画会议开幕式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学术报告厅开幕,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IMPACT会议副主席卡瑞娜·帕拉曼(Carinna Parraman)、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版画系主任Jo Stockham先后致辞,来自世界各地的200余位全球版画学者、艺术家和我院师生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孔国桥主持。

院长许江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许江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版画之魅》的致辞,以一个版画旁观者的角度,阐述了版画魅力及其面对数字网络时代的危机与契机。他说:版画是印刷之子。印刷术是人类保存与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他对版画发展历史的三个阶段作了回顾并就版画艺术的特点作了详细的阐述。


IMPACT会议副主席卡瑞娜·帕拉曼致辞

 

卡瑞娜·帕拉曼(Carinna Parraman)阐述了回顾了世界版画会议发展的历史及其对推进版画发展、交流的重要意义,她重点回顾了版画发展的历史及其面对数字技术而遇到的考验和挑战,她采用了版画发展的生动的例证阐述了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版画的积极影响。


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致辞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版画系主任Jo Stockham致辞

 

第九届IMPACT国际版画会议将于9月22日至26日在我院召开。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围绕着此次会议的主题“‘后印刷时代’的版画——当代社会与艺术环境下的版画问题与方法”,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200余位艺术家、学者和艺术机构向大会递交了提案。经IMPACT9学术委员会讨论审核,最终通过论文类提案(含学术论文、说明性演讲、主题讨论)90余项;展览类提案(含展览、开放对话、工作室演示项目、版画器材展示)100余项,涉及作品逾千件。


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孔国桥主持会议开幕式

 


会议开幕式上座无虚席

 

嘉宾们分别在南山校区与象山校区合影

 

开幕式后,与会嘉宾还在象山校区参观了民艺博物馆和包豪斯馆。

 

嘉宾们对刚刚落成的民艺馆赞不绝口

 

 

系列活动之二——版画系列展览开幕

除了版画会议,活动当天了还举办“后印刷——第一届CAA国际版画双年展”展览开幕式。

下午四点三十分,展览于我院美术馆开幕。出席展览开幕式的嘉宾有: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著名油画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全山石,浙江省版画家协会会长、原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赵宗藻,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主任、原天津美院院长姜陆,IMPACT国际版画会议副主席Carinna Parraman,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版画系主任Jo Stockham,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院士、英国剑桥大学名誉研究员 Stephen Chambers,德国明斯特艺术学院绘画艺术终身教授Klaus Merkel,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正等领导和嘉宾,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00余位全球版画学者、艺术家和我院师生。


现场领导与嘉宾

 

开幕式由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孔国桥主持,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首先致辞。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主任姜陆、策展人代表杨劲松、艺术家代表Klaus Merkel、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先后发表致辞。

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致辞

 

院长许江致辞

 

许江院长在致辞中强调:“版画活在中国美院的历史中,这是一条深刻清晰的脉络,直如千年岁月,雕版印刷活在杭州的文化山河中。我们热烈欢迎来自世界各国、各地的版画家们。他们不仅万里迢迢带来精彩的作品,举办了众多生动的提案展,而且将在未来的几天里参加多场研讨会,围绕后现代的主题,讨论和交流版画的发展。由于他们的到来,2015年秋天的南山路成为版画之路。”

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主任姜陆致辞

 

策展人代表杨劲松致辞

 

艺术家代表Klaus Merkel致辞

 

开幕式最后,已故著名版画家、我院教授郑也夫、张漾兮、宋秉恒三位先生的家属分别向中国美院捐赠了三位先生的版画代表作,院党委书记钱晓芳代表学院接受捐赠。三位先生都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为推动中国现代版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郑也夫、张漾兮、宋秉恒三位老教授的家属向学院捐赠了三位老教授的作品。

 

本次展览也得到了中国文化届的重视。今晨八点三十分,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在许江院长以及孔国桥老师的陪同下参观了版画展。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参观版画展

 

开幕式现场

 

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孔国桥主持会议开幕式

 

展览现场

 

随着第九届IMPACT国际版画会议的召开和“后印刷——第一届CAA国际版画双年展”的开幕,还有一系列同期展“守望刀版”——中国八大美术学院的版画专业、 “我在”——2015 年海峡两岸版画艺术工作室作品联展。

“守望刀版——中国八大美院的版画专业”展出了我国版画教育的现状及取得的成果。我们邀请中国八大美院的版画专业,他们带着各自的特色和主张,带着师生的代表作品,聚首杭州。这个展览题目叫“守望刀版”,集中展示了中国版画运动举刀向木的犀锐特点和文化担当。

“生长的传统——缙云活字•紫竹斋•德格印经院”展出了几个今天依然以各种方式活在民间的雕版印刷遗存,中国传统的雕版给出的一种“现象学”的呈现。此次展览集中展示这些传统技艺存活和发展的现场,我们可以看到缙云木活字、紫竹斋、德格印经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有共同的祖先——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德格印经院创建于1729年,应宗教的需要,由当地政教合一的首领土司发起;缙云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刷品是乾隆年间修纂的《梅氏宗谱》,缙云木活字印刷完全应民间纂修家谱的需求自发产生;紫竹斋的前身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水印木刻研究室创建于1950年代,是在近代中国中西文化持续碰撞中,由学院师生发起,自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再认识的产物。三者诞生的原因不同,主体不同,但都没有在历史中消亡,成为“活着”的传统。

“我在——2015海峡两岸版画艺术工作室作品联展”将于9月28日在宁波美术馆举行,展览是基于存在者的立场,试图对处于后印刷时代语境下的“数字图像与版画之艺”、“虚拟与真实”之间的转化提出探讨,并梳理其中的种种可能性。在全球化传统多元并存又相互融合的大时代背景下,版画仍然个性化的保持着其自身理解世界和表达世界的方式,这种大视角、多维度的思考,也为我们呈现了当下版画艺术的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展览聚集了苏新平、周吉荣、陈琦、卢治平、贺昆等中国版画艺术工作室联盟的名家,也邀请到了廖修平、梅丁衍、黄世团、钟有辉、林雪卿等一批中国台湾版画界的名家。此外,还特别邀请了出自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的冯绪民、应金飞、于洪、鲁利锋等名师,以及魏惠东、闵罕、蔡承志、鲁巍、王丹南等后起之秀的一百余件版画作品。虽然这些作品的艺术取向各异,叙述语言不同,表现方式有别,但他们有着共同一致的追求,就是对传统版画观念的延展性作出思考、寻求突破,并促成版画在当代艺术生态中的转型与发展。这种转型时期的语言体现了展览“我在”的理念。通过本次展览,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版画在当下普遍技术化的“世界黑暗的贫困时代”里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艺术家在“黑暗世界”中努力探寻的精神向度。版画何为?艺术何为?

同时,还有一系列工作室演出项目、版画器材展示和表演在美院周围的各艺术机构、画廊举行,形成一场艺术进社区、百姓看版画的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