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16日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微信公众号
浏览量

 

今年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这一主题,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举行一系列活动,重点强调博物馆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面对文化身份的守护、创新和重构等新任务,如何明确自身角色,积极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与时代同频共振。

(一)丨非遗

日前,正值“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展期,美术馆三楼展出戴敦邦先生的绘画作品,重点展出其《大闹天宫》系列画作,这些水墨画像不仅是对《西游记》经典形象的重释,更是与游戏美术中的天命人形象、影神图形成呼应,以深厚的传统功底和鲜明的个人风格,展现了中国传统国画叙事方式与现代审美逻辑的再创造。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戴敦邦艺术馆深度合作,共同策划组织戴老本人线上访谈、讲座“丹青问道:解码戴敦邦水墨《大闹天宫》”和跨界对谈“丹青无界:传统人物画的跨媒介转译场”。推动艺术与社会、传统与未来之间的边界,去探索更多维的艺术生命与文化表达。

对话国画大师戴敦邦



Q1、您创作过许多孙悟空形象以及《西游记》相关画作,请问您为何热衷于悟空形象的绘制?


戴敦邦:在我的童年时代,就有我们中国动画的第一代老前辈——万籁鸣先生他们兄弟三个,他们制作了一部《西游记》动画片,当时的小男孩们崇拜得五体投地。另外,在那时我们中国戏曲舞台上西游题材的戏特别多像上海有盖叫天先生的大儿子张翼鹏、二儿子张二鹏他们都演出西游记影响很大,这是上海舞台的情况。在北方像北京郑家班也在演美猴王我受了这种影响也就对孙悟空更喜欢了。


孙悟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我们古典名著中延伸出如绘画作品等衍生文化艺术最多的就是《西游记》其中最热门的人物就是孙悟空很多伟大的诗人写过孙悟空也歌颂孙悟空歌颂他不折不挠追求真理不怕魔怪的精神特别像“三白骨精”等这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




Q2、您绘制的美猴王形象深入人心,请您分享一下创作经历和令印象深刻的故事?


戴敦邦:过去,中央电视台《水浒传》摄制组邀请我参与设计水浒人物造型就在这个水浒热的当口北京有一位民营企业家他想拍一部有关西游的电影他们借鉴水浒电视剧的经验也要找一位专业人士为人物造型把关。老板请到我,于是我为全剧画了255个人物造型孙悟空的主角还有其他仙人仙童仙女以及魔王神怪。后来他们受到法国戛纳电影节的邀请便把我的全部作品也带到法国展示效果杰出电影节主办方认为中国人把神话中的动物拟人化了,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再后来,资金运作上出现了亏欠,无疾而终设计的太上老君炼丹炉的图稿都丢在北影厂的大门外,包括服装等摄制组道具等,惨不忍睹现在大家看到我绘画的这套《大闹天宫》全部的人物造型也成了抵押品至今回不来


如今我的作品走进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我是非常高兴的、不论是游戏“黑神话:悟空”还是动画哪吒这代表了我民营企业得到时代的支持,而且走向了世界反响非凡




Q3、您的作品在“黑神铸炼” ——「黑神话:悟空」艺术展现场展出,向观众展现了在历史中精彩的美猴王形象,作为绘制悟空的前辈,您如何看待“黑神话”游戏中主人公形象的创新?


戴敦邦:我觉得现在的制作团队很下功夫,做个游戏实属不易他们投入巨大的精力、财力,牵扯到人物造型布景设置、摄制手法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大量剧情、对话需要编写文字脚本同时,还要让外国玩家接受。他们考虑得很周全,也很认真。我觉得也是将游戏做好,走向国际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所必备的态度

黑神话也得了游戏界方面的大奖这都是我们以前可望而不可及的现在他们做到了,而且在争取国外更大的市场。在世界上讲述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使外国人不论爱好者或者专业人士能够欣赏中国艺术应该说很是不容易



Q4、根据“黑神话:悟空”的游戏美术实践,您有什么话想对未来相关从业者说的?


戴敦邦:要讲好我们中国故事。“讲好”这个词要充分理解既要让外国观众接受又要把我们真正具有中国美的好东西展现给人家最根本的还要有主题、有故事内容要挖掘和表达人性最美的东西

黑悟空制作团队用到新的高科技的手段方法,与世界接轨,更会容易被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所欣赏接受那么我觉得,在时代的发展中我们也要守正创新用我们现代化的手法来创作以后可能还有哪吒、封神榜等等我想现在年轻从业者一定会考虑到,而且能做到更好。虽然我做不了,但是我对未来很有信心,看到这些还是非常高兴。


讲座

丹青问道:解码戴敦邦水墨《大闹天宫》














主讲人王悦阳作为戴敦邦先生的学生,以其深厚的理论学识和对戴老的深入了解,讲述戴敦邦与水墨《大闹天宫的》的渊源与创作经历。从中国第一代动画老前辈的影响到《西游记》动画影视化的过程,再到戴老博采众长的技法介绍,对比分析不同出处的齐天大圣造型,剖析其骨力节奏、设色赋彩与动势张力表达中如何诠释对孙悟空的英雄形象以及他所代表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夏商周致辞


观众现场图


圆桌对谈

丹青无界:传统人物画的跨媒介转译场



本次圆桌对谈嘉宾——游戏、出版、展览、美术领域相关从业者站在各自的专业立场,围绕戴敦邦艺术表现手法,探讨传统人物画如何在当代数字浪潮中打破载体桎梏重构叙事,立足当代文化语境共话传统艺术的“转译密码”,探索水墨人物的新生之路。


圆桌对谈嘉宾发言

现场观众提问互动


参与活动嘉宾合影

(二)丨青年力量

在博物馆叙事中,青年便从来不是边缘的“他者”,而是构建展览生态的重要变量。两者共谋、共生、共进化。

围绕“青年力量与黑神话艺术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对参与黑神话游戏美术创作的青年国美人进行专访;组织展览相关学院的课程走进美术馆;邀请七所高校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互动交流;面向港台学生团队进行专场导览。

美术馆向不同地区、不同身份的青年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其自我表达,同时,青年以自身优势投入博物馆建设,使其在快速变化的时代生发出无限可能,让场馆焕发新的生命力。

「黑神话:悟空」艺术展系列访谈

在“黑神话:悟空”恢弘的视觉宇宙中,每一帧画面、每一处场景细节都承载着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诠释和表达。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为游戏中的美术贡献了一份力量,美术馆以采访者的角度,揭秘其创作心路,期望得以窥见“黑神如何铸炼”之一二。




美育新视界·艺术生长课堂

中国美院绘画艺术学院壁画系

《无界——传统壁画的创新运用》

4月21日,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壁画系的师生走进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赴“美育新视界·艺术生长课堂”项目之约,贺亮老师带领20多名学生徜徉于“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的艺术之境。


课程现场图


贺亮老师为同学们梳理了中国古代壁画的学术脉络:从早期西北地区石窟壁画艺术,到山西寺庙建筑中的壁画图像,再到黑神话游戏美学中的壁画创新实践,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观察传统壁画与当代运用的角度。以展览为桥梁,将展品中的绘画元素与传统壁画造型相对应,讨论中国古代传统造像艺术如何巧妙地融汇于游戏背景,分析游戏人物绘制中线条、晕染等技法与造型的融合度。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传统与科技的融合,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参与课程师生合影


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

《破界——中国古建的虚实魅力》


4月28日,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组织的“美育新视界·艺术生长课堂”项目迎来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的师生,在“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展览现场开启一场特殊的中国建筑史课程,建筑艺术学院本硕学生和学院2025春季党校培训班学员近60名师生参与。


课程现场图


石红超教授以《破界——中国古建的虚实魅力》为主题,以黑神话悟空中的建筑场景为例,深入解析了中国古建筑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生动诠释了中国古建筑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艺术张力。并且,石老师通过历史脉络与地域特色的多维解析,揭开了游戏中建筑美学的设计密码,更引导同学们以创新视角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呈现了一堂融合传统美学与现代数字艺术的精彩现场教学课程。


参与课程师生合影



讲座

黑神话:悟空艺术探索之旅


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这七所高校国际教育学院的近100名留学生共同参与“黑神话:悟空艺术探索之旅”。


活动现场图


学生踏入《黑神话:悟空》的东方奇幻秘境,深入体验展览构建的美学世界,在数字光影与千年文脉交织的沉浸场域中,亲历经典神话的颠覆性重生,见证传统美学在当代语境下的演绎与新生。




专场导览

来自港、澳、台的百余名学生也来到“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现场,他们沉浸于虚实交融的艺术场景,感受传统文化基因在数字时代的鲜活脉动,以青年视角诠释博物馆作为文明对话桥梁的时代使命。

活动现场图



参与课程师生合影

(三)丨新技术

技术进步正在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博物馆也置身其中,展览也不例外。近期,“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是新技术运用的里程碑。以游戏「黑神话:悟空」为核心,打破数字艺术的虚实壁垒,在实体空间重现游戏中的经典叙事与角色、场景、道具等内容。实现新技术创造集互动性和沉浸感为一体的优质体验,吸引更多观众亲临现场。


由展览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游戏与动画学院宣学君进行导赏,深入剖析游戏场景原画、角色原画、采风照片、模型、雕像、周边衍生品等展品,帮助观众了解游戏原画与制作细节,探索幕后开发故事。



1

一层

为破顽空与载群生,从天命人的由来与成长开始介绍,结合“影神图”描绘妖神众生;


2

二层

为明邪正与开尘锁,是游戏6个章节的核心叙事,通过黄风岭与小西天等单元内容,将神话想象与技术革新以虚实融合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展现游戏创作的台前幕后与文化溯源;


3

三层

为踏云光与会元龙,通过不同维度的“西游”在此碰撞,见证艺术破界之力,探讨“经典何以不朽”的文化命题以及思想共振;


-1

负一层

为赌输赢,是玩家的试炼场与沉浸体验区。


讲座

《黑神话:悟空》音乐设计的追求和实践



讲座由KEF中国区总经理宋光宇开场,使用音响设备现场播放游戏章节片尾曲《三界四洲》,带领观众走进创作者的世界,介绍展厅构建中使用到的专业设备,探索音频与叙事如何相互作用达到突破空间的效果,继而回答顶级声学设备如何赋能艺术表达。



“黑神话:悟空”音乐设计深度解析音频负责人李佳骐亲述创作心法,从核心理念到实践细节,解锁游戏音频的灵魂密码。



最后,杜比实验室专家李亮分享沉浸式音效秘籍教你用家庭设备复刻影院级听觉体验。


现场观众图


今年,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通过传统形式创新、青年力量赋能和新技术融合,成功搭建了公众与文化艺术对话的桥梁,未来将持续探索博物馆在文化传承、社会教育中的多元价值,助力构建可持续的艺术展览生态。让公众深入感受美术馆的力量,加强美术馆与社会的互动,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