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 公共教育
发布时间 2024年05月15日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微信公众号
浏览量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重点强调了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本年度国际博物馆日将致力于推动建设一个更为自觉、更可持续、更加包容的世界。

 

博物馆是培养好奇心、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充满活力的教育中枢。2024年,我们将感谢它们为科研领域做出的贡献,感谢它们为探索和传播新思想提供平台。从艺术、历史到科学技术,博物馆是融汇教育和研究的重要空间,形塑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自2020年,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都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积极响应。2024年,我们将重点关注:

 

目标 4:优质教育

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

 

目标 9: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

建造具备抵御灾害能力的基础设施,促进具有包容性的可持续工业化,推动创新。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我们邀请人们对教育进行反思,构想一个实现知识无障碍共享、创新与传统相结合的未来。加入我们,探索博物馆所提供的知识财富,共同建设更加明智和包容的世界!

 

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2024 “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his year’s theme, “Museums forEducation, and Research,” underscores the pivotal role of cultural institutions in providing a holistic educational experience. This day pushes for a more conscious, 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world.

 

Museums serve as dynamic educational hubs, fostering curiosity, creativ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In 2024, we acknowledge their contribution to research, providing a platform for exploration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new ideas. From art and history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are vital spaces wher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onverge to shap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Each year since 2020, the 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supports a set of Goals from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 2024, we will focus on:

 

Goal 4: Quality Education – Ensure inclusive and equitable quality education and promote lifelong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or all.

 

Goal 9: Industry, Innov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 Build resilient infrastructure, promote inclusive and sustainable industrialization and foster innovation.

 

For IMD 2024 we want to invite people to rethink education and imagine a future where knowledge sharing transcends barriers, where innovation unites with tradition. Join us as we explore the wealth of knowledge museums have to offer and, together, build a more informed and inclusive world!

 

 

【特别活动】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数字艺术体验创作之旅

 

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数字艺术作为当代最富探索精神和前沿意识的艺术领域的一部分,受到艺术界、教育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社会和公共文化领域最受瞩目的艺术现象。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结合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组织学生参观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并开展数字艺术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艺术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字艺术的魅力,通过实践探索数字艺术创作的奥秘,拓展国际视野。

 

【主题】

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活动时间】

2024年05月18日 上午09:30至上午11:00

2024年05月18日 下午14:00至下午16:00

 

【活动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招募对象】

上午场:16—25周岁(限25人)

下午场:11—16周岁(限25人)

*下午场每位报名成功者可由一名家长陪同

(家长不参与四楼艺术创作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全程免费参与

 

 

【活动内容】

 

A 上午场

1. 美术馆导览

  • 09:15-09:30 美术馆咖啡厅集合,检录进场

  • 09:30-09:45 开营仪式

  • 09:45-10:30 展览解说

内容:由策展人员带领学生进行美术馆的初步导览,介绍博物馆日的发展历程、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历史及本次首届艺术数字大展特色内容和重要艺术作品。

 

2. 互动体验

  • 10:30-11:00 互动体验

内容:由策展人员组织学生与展品进行互动体验,现场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完成与展品的人机互动。每位观展者体验后对展品互动做一个总结心得。观展者之间互相交流体验心得,分享本次体验活动的创作快乐。

 

3. 活动总结与结营

11:00-11:10 结营仪式、颁发证书

11:10-11:15 合影留念

 

B下午场

1.美术馆导览

  • 13:45-14:00 美术馆咖啡厅集合,检录进场

  • 14:00-14:10 开营仪式、美术馆简介

  • 14:10-15:00 展览解说

内容:由策展人员带领学生进行美术馆的初步导览,介绍博物馆日的发展历程、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历史及本次首届艺术数字大展特色内容和重要艺术作品。

 

2.艺术创作实践

  • 15:00-16:00 创新AI课程

  • 地点:美术馆四楼公教区

内容:由专业教师组织开展AI课程实操,学生根据导览中获得的灵感,进行艺术创作;教师现场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艺术作品。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作品解说。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创作心得,分享艺术创作的快乐。

 

3.课程总结与结营

  • 16:00-16:10 结营仪式、颁发证书

  • 16:10-16:15 合影留念

 

【报名方式】

通过公众号报名参加。

*在公众号文章末尾留言处报名:注明A上午场/B下午场,姓名、年龄,手机号,凭回复即可入场参加活动

 

报名截止时间:2024年05月17日(下午15:00)

 

项目统筹:朱羚

项目助理:刘炫含

展览导览:林村、袁艺湲

课程指导:胡海、李文锋

海报设计:黄强、王旭

活动志愿:陶蕾、王海怡、陆楚滨、杨思远、黄筱柔、张若菲、王慧乐、宋和慧、余奕帆、张天昊、范力丹、蔡柏嘉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设计讲堂”系列讲座

 

为了响应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策划“设计讲堂”系列线上公开讲座,邀请了多位国际上知名专家学者,开展设计美育科普活动。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设计讲堂”系列 第三十六讲

 

名 称  拉丁美洲现代建筑与社会策略(Latin America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social strategies)

时 间  5月18日19:00-21:00   

地 点  线上腾讯会议:266 198 394

主讲人  裴钊 

主持人  张春艳

 

*扫描上方二维码参与讲座

 

讲座摘要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拉丁美洲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 “极端的不平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人类无法选择的自然差异,也有拉丁美洲社会自身历史的沉疴积弊。不平衡意味着不公正,而对现实的不满正是乌托邦理论得以产生的土壤,因此,各种形式的乌托邦理念和实践贯穿了整个20世纪拉丁美洲,构成了世界历史中独特的一个面向。本次讲座将关注20世纪拉丁美洲城市和建筑领域出现的各种类型乌托邦实践,以及此过程中的回应策略,从社会角度理解拉丁美洲独特的设计观念和实践。

 

 主持人 张春艳

博士,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馆长

 

主讲人 裴 钊  

迈阿密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拉美建筑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拉丁美洲现代建筑历史与理论。近期出版《成为巴西:巴西中部三城现代建筑》和《白银之河:拉普拉塔河流域现代建筑》。 

 

线上同步直播平台 

bilibili(b站)入口:搜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CDM”

在艺APP入口:搜索“CDM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设计讲堂”系列第三十七讲

 

名 称  埃森曼与他的时代:从形式分析到概念建筑(Make an Atlas:Montage and its discontents)        

时 间  5月19日19:00-20:30  

地 点  线上腾讯会议:201 508 833

主讲人  江嘉玮    

主持人  胡佳

 

*扫描上方二维码参与讲座

 

讲座摘要  彼得·埃森曼(Peter Eisenman)对现当代西方建筑理论举足轻重,围绕建筑形式(form)提出过纷繁复杂的理论。这些理论可被简要概括为形式主义(formalism)与概念建筑(conceptual architecture)。形式主义从艺术史到现代建筑理论存在一条逶迤演变的路径,其草蛇灰线既可供分析建筑造型艺术、又可推演出类似于文学批评的理论批判。上承沃尔夫林与维特科尔,埃森曼的导师柯林·罗的形式主义理论最突出的贡献是打开一条并列对比古代建筑艺术与现代主义建筑作品性的道路。在继承探讨作品性问题的基础上,埃森曼将形式分析进一步抽象为概念化的操作。本讲座首先介绍埃森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建筑理论圈子(北意大利、法国巴黎、伦敦-纽约)的位置,从他1963年博士论文《现代建筑的形式基础》开始,分析他在1970年代向概念建筑的转变。同时分析以上理论对埃森曼建筑设计作品的影响,并介绍埃森曼在耶鲁大学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的形式分析课程。

 

主持人 胡 佳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展览部主任,副教授

 

 主讲者 江嘉玮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2019年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西方建筑历史理论、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建筑数据库与知识图谱。目前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任助理教授。在《建筑学报》、《时代建筑》、《建筑师》、《新建筑》、《建筑遗产》等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20余篇文章。

 

线上同步直播平台 

bilibili(b站)入口:搜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CDM”

在艺APP入口:搜索“CDM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设计讲堂”系列第三十八讲

 

名 称  制作“图集”(Atlas):蒙太奇及其不满(Eisenman and His Era:From Formal Analysis to Conceptual Architecture) 

时 间  5月20日18:30-20:30  

地 点  线上腾讯会议:201-508-833    

主讲人  董冰峰    

主持人  张春艳

 

*扫描上方二维码参与讲座

 

讲座摘要 正如美国电影评论家达德利·安德鲁(Dudley Andrew)指出的,在爱森斯坦的电影蒙太奇的概念正式提出以前,就有摄影蒙太奇、文学蒙太奇与建筑蒙太奇等在各领域的实践及称谓。在爱森斯坦看来,电影蒙太奇的终极追求是改变人们的思想与行动。但是众所周知的负面评价是,电影蒙太奇很快与政治宣传“融为一体”。但是如果宽泛的看蒙太奇的概念在20世纪二十年代的国际旅行,便会发现在更多领域的广泛回响,包括现代艺术的多个流派。比如法国哲学家乔治·迪迪-于贝尔曼(Georges Didi-Huberman)就把德国艺术史学家阿比·瓦尔堡(Aby Warburg)的《记忆女神图集》(1927-1929, Mnémosyne Atlas),视为一种可开放性地解读的“知识蒙太奇”。至今,对电影蒙太奇的不断“重访”与当代艺术实践及艺术史研究中的“图集热”(Atlas fever),已经成为潮流级的现象。或许事实是,蒙太奇与“图集”既在历史中长期并行,后者又对前者进行了超越和不断克服。

 

本次讲座以乔治·迪迪-于贝尔曼策划的“图集”系列展览:“阿特拉斯:如何肩负世界”(2010,Atlas:How to carry the world on one’s back?)、“记忆的灼痛”(2015,La Mémoire Brûle)与“起义”(2016,Uprisings)为案例分析,探讨迪迪-于贝尔曼如何发掘爱森斯坦的电影蒙太奇理论,并吸收瓦尔堡《记忆女神图集》以来的艺术史的图像学研究成果,来积极转化和推动今天的艺术与思想实践的广泛可能性。

 

主持人  张春艳

博士,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馆长

 

主讲人 董冰峰  

现为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学术总监,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2005至今,曾先后担任广东美术馆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展人、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栗宪庭电影基金艺术总监与北京OCAT研究中心学术总监。同时他也担任多个艺术机构、艺术理论丛书和影展的学术委员、主编与国际评委。

 

线上同步直播平台

1、bilibili(b站)入口:搜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CDM”

在艺APP入口:搜索“CDM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项目统筹:魏梓伦 宋山杉 钟声

项目助理:王心怡 隗佳豪 谢媛

 

 

民艺手工体验系列课程——体验民艺手工,感受民艺之美

 

“民艺工坊”是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的品牌公共教育项目。为传播民族手工文化,满足公众参与博物馆的需求,民艺博物馆设置了一系列基于传统民艺,以日用生活器物为载体的民艺手工体验课程。为公众创造民艺学习的机会,分享民艺的知识与技法,让参与者体验民艺的手作之美。

 

本期活动为“礼之权衡:庙堂规制与地域建筑”公共教育活动之一

 

【活动主题】「千乘桥畔·匠心传承:廊桥古建模型与藻井实例拼装」

 

【活动时间】2024年5月18日(周六)15:30-17:30

 

【招募对象】建筑爱好者;建筑学、艺术类专业学生;历史文化学习者;家庭和青少年

 

【费用】  免费

 

【人数】30人

 

【地点】民艺博物馆8号展厅

 

【材料】材料包一份(民艺博物馆提供)

 

【报名方式】请在民艺博物馆官方推送:

招募|5·18国际博物馆日·民艺工坊「千乘桥畔·匠心传承:廊桥古建模型与藻井实例拼装」

下方留言:姓名+年龄+电话,以短信方式通知。请于上课前15分钟进场

 

【授课老师】 

刘妍:副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暨建筑人类学博物馆馆长。

卓继端: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拱桥营造技艺”传承人,福建宁德市屏南百祥古建有限公司。

张添国:传承人,福建宁德市屏南百祥古建有限公司。  

陆孙福:传承人,福建宁德市屏南百祥古建有限公司。  

陈昌盛:传承人,福建宁德市屏南百祥古建有限公司。

 

【课程介绍】

编木拱桥与旋天藻井是中国民间建筑中技术难度最高的品类,亦是中国南方山区最为“浪漫”的建筑结晶。


配合“边地架虹——中国廊桥的技术秘密和多义景观”展厅,对于这两类最具神秘感的传统营造技艺的阐释,刘妍老师携手传承人匠师亲临现场,利用匠师开发的木拱桥模型与藻井模型,演示建造技术,并为观众提供亲手实践的机会。

 

廊桥与藻井讲解(15:30-15:50)

介绍与演示:刘妍老师针对展厅中的木拱桥模型与旋天藻井作品,讲解这两类建筑在闽北的建筑特色、结构原理和技术要点。

 

木拱廊桥模型拼装演示与体验(15:50-16:40)

介绍与演示:由木拱桥营造技艺传承人匠师,借助其团队开发的屏南千乘桥模型来展示木拱廊桥营造过程。

互动体验:参与者将有机会利用匠师提供的小型拱桥模型,在匠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体验到编木拱桥的特殊结构原理和搭建古建筑模型的乐趣。

 

旋天藻井拼装演示与体验(16:40-17:30)

介绍与演示:匠师使用其团队开发的小型旋天藻井模型演示藻拼装过程,解释藻井的构造原理和各个部件的文化与工艺价值。

互动体验:演示结束后,拆解藻井模型,邀请观众在匠人的指导下亲自尝试重新拼装,加深理解和技能掌握。

 

 

现场木拱桥及旋天藻井展品

【项目统筹】雪润枝

【项目助理】高楠

【海报设计】宋启明

【主 办】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Email】PE-craftsmuseum@caa.edu.cn

 

 

潘天寿纪念馆公共教育活动

“潘天寿绘画作品解析展”常设展2场导览活动

 

“笔墨”,狭义就是指用笔和用墨。在中国画中,各种笔墨形态、笔墨单位(诸如线、点、块、面、干、湿、浓、淡等因素)的排列、组合等构成关系组成了笔墨结构。其中,各种笔墨形态是构成画面物象的基本因子,通过它们的衔接、断连、对比、转换、积叠与渗透,在笔迹运动中形成一定的节奏与韵律。中国画由立意、立象至一幅画的总体经营,有自己的一套内在规律,从而形成独特的表现体系——笔墨体系。综合来说,“笔墨”包含了用笔、用墨以及笔墨结构及其规律。

……

笔墨是中国画最重要的形式语言。在中国画创作中,笔墨就像素描色彩在油画创作中的地位一样。中国画的创新,主要是意境上的新,以及相应的笔墨上的新。潘天寿的笔墨语言与前辈大师拉开了距离,自成一套体系,并且具有高难度,高格调,这正是其成就之所在。更多展览内容请看  潘天寿绘画作品解析展

 

水墨山水图轴 1947年

生宣纸、水墨 60.5cm×68cm

 

【导览时间】

  • 5月17日10:00—10:45

  • 5月18日13:30—14:15

5月18日当天,到馆前50名观众,可免费领取潘天寿纪念馆出版的图书一册。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美术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民艺博物馆)和潘天寿纪念馆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

 

“5·18国际博物馆日”公共教育策划团队:刘一蓝、雪润枝、朱羚、祝森生、魏梓伦、宋山杉、钟声

供稿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美术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民艺博物馆)和潘天寿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