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 公共教育
发布时间 2016年04月04日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微信公众号
浏览量

「绘心艺魂——黎冰鸿艺术回顾展」近期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为配合这次展览,3月31日,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CAA全媒体工作室举办了第二期南山艺语——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本次公教活动邀请到了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油画家协会副秘书长封治国老师为观众们做现场导览。

 

▵ 导览现场

 

还在为错过本次导览而遗憾吗?贴心的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本次导览再现,带你一同亲临现场,透过黎冰鸿先生的一幅幅作品去感受那个时代激情燃烧的岁月!

 

 


▵ 黎冰鸿夫人张天虹女士及儿子黎江也出席了本次导览

 

封治国老师是江西南昌人,本次黎冰鸿艺术回顾展的一幅重要作品便是《南昌起义》。经过封老师与美术馆工作人员的几番努力,这幅作品才得以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顺利展出。

 

2014年,封老师来中国美术学院任教,就曾借住在南山路222号黎冰鸿先生的故居。“这也是我和黎冰鸿先生之间一种特殊的渊源吧!”封老师笑着说道。

 

▵ 封治国老师讲解作品《苏联画家梅尼尔柯夫》

 

▵ 《苏联画家梅尼尔柯夫》1956年 油画 39×29厘米

 

大约在十余年前,中国曾举办中国油画肖像百年展,这幅《苏联画家梅尼尔科夫》便是其中之一,这是黎冰鸿先生除了《南昌起义》之外被发表次数最多的一幅。这幅作品创作于1956年,正值黎冰鸿艺术创作的巅峰时期。

 

画面中,暗部笔触较少,显得很薄,而亮面画的很厚,比较注重冷暖色之间的交错,生动传神,明显地带有他的老师李铁夫先生的绘画风格。李铁夫曾在英国阿灵顿美术学院学习,是中国第一个向西方学习正宗油画的先驱。他的另一位油画启蒙老师阮有悦是越南人,曾在法国留学,在阮老师的指导下,黎冰鸿接受了正规、系统的基础训练。由于越南曾是法国的殖民地,在艺术上,越南的教育体系受法国影响很大。从这位越南老师身上,黎冰鸿间接地学习了西方的学院主义绘画风格。

 

 

透过他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他一直以弘扬现实主义艺术为己任。在他所处的时代,林风眠先生去往法国时,正是以马蒂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艺术成为主流,因此林先生成为现代主义的坚定捍卫者;而坚持学习当时被评判为过时的学院派风格的只有徐悲鸿等寥寥数人,通过努力,徐悲鸿掌握了传统的法式体系,成为写实绘画的坚定代表。应该说,两位先驱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艺术的进程。黎冰鸿虽没有留学经历,但他所接受的艺术主张是现实主义的,这一信念贯穿了他一生的艺术实践。

 

50年代调入浙江美院油画系后,黎冰鸿提出了一些直到现在都颇为适用的理念:美术学院的专业教学必须由专业人员主持,并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在油画系提出要按照不同的艺术风格设立各自的工作室。

 


▵ 《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夫在写生》1956年 速写 18.3×13厘米

 

通过《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夫在写生》这幅速写,我们则可以看到中国油画史的一个断面。

 

这幅作品的创作正值中苏友好时期。我国的文化艺术全面向苏联学习。著名的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来到中国的。马克西莫夫是一位非常勤奋的画家,来到北京后经常和他的学生一同去写生。他个子很矮,而这幅画则非常忠实地体现了这一点。

 

杨参军老师提及这幅作品时说,黎冰鸿敢于在马克西莫夫面前为他画速写,实则表现出他对艺术的自信与。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幅《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夫在写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文化交流史的文献价值。

 

 

黎冰鸿老先生的小幅素描精巧朴实、造型准确。这些作品画得很整体,大多画在有色纸上,利用纸张的中间调子再加以提白。他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色调、空间和体积。作品中,一个个人物形象,寥寥数笔,不依赖光影的描摹,而是用最简练的笔墨塑造最精准的形体。这种在形体方面的强烈结构意识在德国和法国的素描中较为明显。结构丶与造型是西方造型艺术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

 

黎冰鸿先生有一个随身携带速写本的习惯,速写是他们在那个年代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作方式。诚然,如今在绘画技法上相比于过去已更加成熟,但我们总缺乏他们那一代人作品中的一种"气息"。艺术的好坏与技术的熟练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而这种气息包含画面中透出的真诚质朴以及对画面的分析才是最打动人的部分。

 

 

关于《南昌起义》:

 

▵ 封治国老师导览《南昌起义》现场

 

▵ 黎冰鸿夫人张天虹女士在一旁静静听着封老师的讲解

 

▵ 《南昌起义》1959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画作表现的是黎明前的夜晚,领导起义的几位领导人在做着最后的部署,画面整体色调偏冷。

 

▵ 《八一起义》又名《欢呼胜利》1977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藏

 

▵ 南昌起义小稿 1959年

 

相比于1956年版本的《南昌起义》,周恩来总理的形象发生了改变,由侧面到完全正面朝向观众,而在神态动作上,无论是握拳还是伸手亦或是这严肃的表情,都来源于回忆录中的真实记载。为了在画面上尽量还原当时的场景,黎冰鸿先生在创作期间曾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住过一段时间,同时这一幅幅草图手稿也表明当时黎老先生在背光受光、站姿位置这些细节的地方都有过仔细推敲。正是这样通过细微的观察和从眼到手到心的理解才成就了这幅佳作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启示现如今,我们这一代艺术工作者的洞察力以及营造一个场景的能力亟待加强。

 

 

从黎冰鸿、莫朴先生这一代人的《南昌起义》到王征骅、蔡景楷的《南昌起义》,再到韩硕先生的中国画版本的《南昌起义》等等,时间跨度从五十、六十年代一直到今天,几代人对同一个主题进行创作,如果我们去寻找这些作品的草图与其背后的故事,感受随着时代的变化与某种精神的延续,相信会对我们欣赏油画与研究美术史具有重要意义。

 

▵ 小学生们在封老师的讲解下,津津有味地欣赏着画

 

▵ 本次参与公教活动全体人员合影

 

作为一名后学,当我们纪念一位已经逝去的老人,应当站在历史的角度对他的学术与艺术予以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任何人都会受到时代的局限和自身的局限。今天的人们理应也必须比前人做得更好。我们为黎冰鸿先生举办回顾展,不仅是为了纪念他逝世三十周年,也是为了纪念学校先师们所走过的艰难历程。先师们的艺术道路有不少值得我们这代人学习、借鉴并反思。策划这场展览,挖掘黎冰鸿先生的艺术脉络。这一脉络后面的历史恰恰也是中国油画史的重要环节。历史的每一个环节都活跃着一个个具体而鲜活的人物,正是这些人物,构成了中国油画的发展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