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至9月15日,由浙江省文联、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四海阳光——梁平波作品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展览吸引了众多艺界人士和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多与艺术家交流学习的机会,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推出“梁平波连环画创作交流座谈会”公教活动,特别邀请艺术家梁平波通过导览与讲座的形式分享他的绘画创作经验。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国画系、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部分师生参与现场活动,一同走进梁平波的艺术世界。
活动流程
01
活动开幕
Opening ceremony
中国美术学院教师 梁宇 主持
9月13日上午,“梁平波连环画创作交流座谈会”公教活动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沈临枫、温程媛,绘画艺术学院教师佟彪、蔡承志带领学院本、硕生参与活动。中国美术学院教师梁宇主持活动开幕。
02
展览导览
Exhibition Guide
艺术家 梁平波 现场导览
本次展览共展出梁平波作品215件,创作跨度达45年之久,涵盖中国人物画、连环画和国画习作,另附视频、文献和实物等资料。展览分为“阳光史诗”、“四海行迹”和“纸上掇英”三个版块,全面展现了梁平波作为一位当代现实主义画家的创作风貌,也串联了艺术家热烈美好的生活记忆。
作为“浙派人物画”第二代画家的重要代表之一,梁平波继承了一代先师们的风格精髓,在传统笔墨基础上有机融合了西方绘画的造型法则,将对生活的赤诚体验与浪漫情怀融入形形色色的人物画创作中。梁平波回忆到,1970年毕业时,未能向母校交上一份毕业创作,本次展览于他而言,弥补了当年的遗憾,是一份向母校递交的迟来的毕业献礼。
艺术家 梁平波 讲解作品
梁平波将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娓娓道来,如导览藏区人物画作时,梁平波回忆当年到达藏区,那里的人民形象与劳作情景让他感受到了旺盛的生命力,他迫切地希望将这些画面定格记录。于是我们看到了《走进西藏》《阳光沐浴》《戴红帽的藏族老奶奶》等感人的画作。师生们跟随着他的讲述,体会艺术家的创作热忱和初心坚守。
通过艺术家本人的导览,师生们也更直观地体悟到创作与生活的真谛,更加加深了对“艺术”与“人生”的理解。
03
连环画创作交流座谈会
Symposium on the Creation of Comic Strips
座谈会由梁平波主讲 梁宇主持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梁平波主要从事连环画创作,近千张画幅的历练,使他成为了一名能用画面讲故事的画家。
相比于现在流行的大尺幅创作,小尺幅连环画对技法要求亦十分严格。虽然现在连环画已经不是主流的创作形式,但二十公分内精致的线条笔触与精彩生动的视觉张力仍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梁平波介绍道,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大众接触到的美术出版物主要是“年、连、宣”,也就是年画、连环画和宣传画,彼时的连环画出版物几乎在随处一个小书摊都有售卖,连环画也是大部分人的美术启蒙读物。
梁平波还回忆了自己在美院附中读书时,老师要求学生看电影,画记忆速写的学习经历,并表示这对自己日后的创作帮助很大。他还分享了连环画创作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连环画创作者既像是一个导演,又像是一个演员,极为考验设计功底,也非常锻炼美术的构图和人物的刻画能力,一些名著改编的影视剧甚至是按照连环画中人物的样貌进行选角的。
师生提问
分享完连环画创作经验,师生们踊跃提问。在问及自己的美院生活如何影响后来的发展以及从政生涯如何反哺自己的艺术创作时,梁平波特别强调学校里练习基本功,画的东西首先要能打动自己,学会在平凡中找到亮点;另外不可忘记做人正直、与人为善。
即将毕业的同学提问,在与社会接轨的当下,除了专业能力,还需要特别注意哪些方面?梁平波结合个人经历,颇有感触地回答道,寻找学术上志同道合的伙伴很重要,在人生道路上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无论在逆境还是顺境中都更加容易坚持下去。
此外,梁平波非常关心学院开展连环画相关教学的情况,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握在学校和师友相处的学习时光,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体验生活中的美好,勇于表达心中的感动瞬间。座谈尾声,他再次向同学们表达了美好的祝愿,并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的此次活动表示感谢。
参与活动的中国画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师生
与展览团队合影留念
04
活动集锦
Event highlights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承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与发展部
项目策划
朱羚
学术支持
余旭鸿 梁宇 夏商周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
活动执行
章书耘 张维春
活动宣传
金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