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地绘心:中国画学国美之路”大型学术展览 ◎ 展览时间:2015年11月26日 - 12月19日 ◎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 展览内容:曾在美院中国画系任教过的100余位教师的精彩画作、画学著述以及珍贵的文字手稿等展品 |
作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创建87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地绘心:中国画学国美之路”大型学术展览将于11月26日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为叙述主体,以“天地绘心”为学术主题,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成就的一次集体亮相。
“天地绘心:中国画学国美之路”大型学术展经过14个月的前期细致筹备和精心策划,将会展出曾在中国画系任教过的100余位教师的精彩画作、画学著述以及珍贵的文字手稿等展品,这些展品将全面、真实地展现中国画系87年历史进程中的学脉传承、教学实践、画学思想以及20世纪中国画的沧桑巨变。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北宋] 张载
“天地绘心:中国画学国美之路”大型学术展览将分为“立心”、“继学”、“拓疆”与“增峰”4个篇章。
接下来,我们从这四个篇章中各精选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展品,各位读者如有机会到现场观展,亦可着重观看这些作品,感受一下中国画系在美院的变化,细细体味其中的历史之息。


- 立心篇 -
国美人如何在危机中坚守中国画要义?
他们在时代风云中背负着天地文心,
在逆境中成长为中国画的中流砥柱,
高树中华精神兴盛光大的东方使命。
▼



齐白石给李苦禅的信

1929年潘天寿与林风眠等人随团赴日考察美术教育
考察中走访了东京美术专门学校、帝国绘画馆、博物馆等机构

20世纪30年代初潘天寿(后排左一)
与林风眠、李超士、李苦禅等国立艺专师生

1954年诸乐三陪黄宾虹在飞来峰写生

1963年潘天寿(右一)与郭沫若相聚于杭州,切磋画艺

1980年11月诸乐三与沙孟海、王个簃在西泠印社合作国画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手稿

陈之佛 和平之春 169×86cm

傅抱石 夜雨寄北 60.2×53.3cm

林风眠 琵琶女
纸本彩墨 69×66.5cm 60年代

陆俨少 作品

陆俨少先生写给童中焘先生的信

前排:吴茀之(左一)、潘天寿(左五)、柴扉(左六)、张振铎(左七)
与国立艺专学生李长白、董希文、张枕江、陈宝珠、姚建勋等在昆明合影

尉晓榕《坡·马》
136×68cm 2010年

吴宪生 彝乡暖阳
200×213cm 2010年

朱颖人 白头双鸟情意巧 70x70cm


- 继学篇 -
展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优秀教学成果
揭示其为民族继绝学的决心和力量
铸就国之画学体系与传承之路
▼

20世纪70年代,陆抑非在家对花写生

1930年代潘天寿与国立杭州艺专学生

1938年国立艺专绘画系合影

1944年国立艺专师生在重庆磐溪合影

1950年代解放初期学院大门

1953年绘画系课程表

1957年彩墨画系改为中国画系档案

1958年,油画系学生请吴茀之先生上课

1961年潘天寿给国画系花鸟班学生上课

1963浙江美院操场上花鸟专业毕业照
前排从左至右分别为诸乐三、陆维钊、刘苇、吴茀之、陆抑非

1979年孔仲起指导学生在西湖写生
左起的寿觉生、曾先国、张伟平、郑方,右为陈向迅

1980年代学院大操场,右为为国画系教学大楼

1985年诸乐三先生遗作展览于中国美术馆
从左至右依次为马其宽、徐家昌、顾生岳、朱颖人、何荣萱(诸乐三先生夫人)
姚耕云、王庆明、刘江、诸涵、章祖安、吴山明

2001年美术报对我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精英峰会的报道

陈向迅 新晴 69×41cm 2010年

方增先 坐着的老人 46×70cm 1955年

顾坤伯 课徒画稿之二

顾生岳教学画稿

韩璐 松雪图
纸本 34×68cm 2011年

黄宾虹 黄山写生册页之一 32×19.8cm 1945年

刘国辉 同窗 180×97cm 2007年

卢坤峰 课徒画稿 - 兰

陆俨少、顾生岳、童中焘等教授在毕业答辩会上

陆俨少先生在作画

陆抑非先生论画手稿

潘天寿 课堂示范 - 树枝 34.5×44cm

王赞 青铜意味人体写生 68×136cm 2006年

尉晓榕 课堂示范 68×45cm 2003年

吴宪生 头像写生 60×48cm 2005年

张谷旻 苏州园林写生课徒之四 48×64cm 2014年

张捷 姑苏行写生册 46x61cm 2010年

浙江美术学院时期学校大门

中国美术学院80周年校庆

周昌谷 临摹敦煌220窟天龙八部 1954年 60.5×62.5cm


朱颖人 课徒画稿 - 禽鸟结构示意图

诸乐三 藤花翠鸟
32×50cm 1960年代 中国美术学院藏

卓鹤君 彩石松韵 75×47.5cm 201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