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主题:
“丛生”——首届两岸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联展
指导单位: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台湾艺术大学
支持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台北艺术大学、台南艺术大学、台湾师范大学、高雄师范大学、台湾科技大学、台湾亚洲大学、台湾东方设计大学
承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艺创小镇
展览时间:
2019年9月20日——10月11日
展览地点:
艺创小镇——象山艺术公社
开幕式现场
为推动两岸文艺繁荣发展,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指导,中国美术学院、台湾艺术大学联合主办的“丛生——首届两岸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联展”于9月20日上午在象山艺术公社举行开幕式。展览共邀请了两岸17所高校的200件优秀作品共襄盛举,在两岸院校之间搭建创作教学的共享平台,推动艺术教育的学术交流。
揭幕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副局长董碧幽等嘉宾一同为展览揭幕,浙江省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庄跃成,浙江省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章启忠,杭州市西湖区委副书记、区长高国飞,西湖区政协主席叶伟平,西湖区委常委沈阳红,西湖区副区长钱志清,西湖区副区长缪凌蓉,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党委委员、党院办主任徐国强,中国美术学院相关学院及职能部门负责人,两岸高校师生、嘉宾、媒体等相关人士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美术馆副馆长余旭鸿主持。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代表中国美术学院对两岸艺术院校师生表示欢迎。他表示艺术和教育在根源处是相通的。艺术教育需要在切身的实行中,在上手的训练和身体的感觉中,贯通手、眼、身、心,艺术和教育同归于人的自我发展之生命进程。
他说,对百年前的中国知识分子而言,教育是立人之德,是新民之创造,同时是营造新生活、建设新社会的方略。就如梁漱溟先生所坦陈的:“我始终不是学问中人,也不是事功中人。我大概是问题中人!”对梁漱溟先生来说,问题之关键,就是国人身心之安顿。这同样也是当今艺术教育最根本之责任,而安顿身心,就需要有情有义的知识、身心俱足的思想、知行合一的创造,而这本是艺术教育的真正内涵,它所导向的,是对人之感受力的蒙养和创造力的激发。这次名为“丛生”的活动,是一次两岸艺术圈最年轻世代之间的大规模展示与交流,一定能够唤起我们对平等的爱,对世界的善意,对彼此的理解,以及同道交心的热忱。
台湾艺术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陈贶怡致辞
台湾艺术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陈贶怡致辞,她说台湾艺术大学与中国美术学院渊源深厚、交流紧密。此次展览集结了两岸最为精英的毕业学生的作品,展示了两岸蓬勃的创作能量。她希望在未来展览可以举办更多届,继续传承延续下去,呈现更多两岸年轻学子的创作成果,展示他们对世界和艺术的不同看法。
台湾设计联盟理事长、台湾师范大学前副校长、亚洲大学视觉传达设计学系讲座教授林磐耸致辞
台湾设计联盟理事长、台湾师范大学前副校长、亚洲大学视觉传达设计学系讲座教授林磐耸作为美院30多年的老朋友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此次展览是首次将两岸共17所艺术院校的200位师生汇聚在一起,不禁让其想起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的贝聿铭在接受采访被问及如何成为一位大师时曾说过:“我只是在适当的时间出现在适当的地方,陪历史走那么一段路”。今天两岸师生正是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创造了一段历史。
参展艺术家代表李舜发言
参展艺术家代表李舜介绍了自己展出的作品,并表示真正的艺术家是要能够和社会产生关系。经过学院的训练,我们不仅获得了良好的艺术经验,同时还要面对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当代社会。我们的创作仍然坚持着目继往还式的中国传统精神,以及艺术本身的坚持实验的精神。两岸的青年创作者们,面对我们骄傲的共同的艺术源头,同时保持着探索新的艺术的可能性的精神,这是我们的共生、丛生。
开幕式嘉宾与师生合照
“丛,聚也。”(《说文》)此次联展旨在展示新时代青年观看世界、创造艺术的视角与活力,搭建两岸艺术教育成果交流的平台,从中蕴生协同创新的学术共同体。以东方性和深沉的民众关怀的两地艺术教育,同时以恣意生长的状态不断发展着,海峡两岸同宗同文,同根同源,共同凝聚生发为葳蕤壮观的中华文化,万物生长,芃芃丛生。
展览现场
丛生,是两岸艺术教育在当代人文精神的碰撞融合中焕发时代光辉的新状态。整个活动由“一展”、“一论坛”、“一营”组成。
展览呈现两岸青年四个方面的探索:共同关注人与自然富于隽意的“目既往还”、从日常生活中擷取的“非常日常”、深入造型本体的“语言实验”、以身体经验和媒介经验为主题的“以身观身”,由此呈现出两岸青年的生生不息的艺术创作状态。
120名两岸优秀作者通过手绘、纸艺、服装设计进行共同创作,于9月20日下午至22日举行为期三天的青年设计营,最终的共同作品将在中国美术学院校园内展出至10月。“互联网、大数据、智媒体时代的艺术教育”两岸艺术教育论坛于9月20下午至21日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17所高校的一线教师将携带着鲜活的教学经验展开讨论。
开幕现场
此次活动在象山艺术公社展出,成为两岸艺术青年嘉年华的发生现场。艺术公社以“一轴两岸、山水相依、城村交织、曲水流觞”的《溪山清远图》为总体意象和空间结构,作品将穿插其间。借此机遇,两岸青年创作者将于既望的湖山之畔,艺游山水。
艺术教育的使命在于创造独特之精神,创新探索之环境,“丛生”将展出多元的、跨界的、无私地创造活动,让两岸各院校的毕业教学成果比肩而立,让艺术家们面对面,感受现场,了解艺术教育的高原状况,领略各院校的特色异同。聚于此,同行不息;发于此,丛然并生,静候华实。这正是两岸艺术教育的结果的相互辉映。
展览现场
总策划:许江
学术主持:高世名
艺术总监:余旭鸿
项目策划:徐国强、江河、曹晓阳、陈正达、王一飞
项目统筹:王颖颖、丰嫦、马奕
策展人:刘潇、夏商周
研讨会:任晓栋、邵琳
设计营:蒋可炘、包天钦、王书莹
志愿者统筹:竺照轩、卓美红
整体设计:蒋可炘、徐一顾
展场设计:贾宏宇
藏品管理:赵怡
展览协调:薛佳音、刘颖娴、龙芮、彭吉玉、程百惠、范璟、徐烨、俞峙彤
行政统筹:陈卫青、刘梦然
后勤统筹:王宇峰、张迎、张小山、林炜
制作统筹:张顺礼
安保统筹:丛树峰
媒体宣传:徐元、刘杨、胡心云
展厅管理:陆章程、张俊、房伟红
特别鸣谢:姚小军、方正校、姚利、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