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艺者仁心——纪念诸乐三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展览分“诗书画印”、“艺术人生四阶段”两大部分,展示120件书画精品和大量难得一见的文献资料,从“问道缶庐八年”、“上海美专时期”、“返浙三老同道”、“晚年再次悟道”四个阶段,全面回顾诸乐三先生的艺术人生。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介绍说:诸乐三先生家学深厚,早年曾入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学成后亦曾行医济世。因个人旨趣雅好斯文,师承吴昌硕研习书画篆刻,又随晚清举人、儒医曹拙巢学诗文。国难当头,时局危厄,先生慨叹“何药能医国”,遂弃医从艺。
诸乐三曾先后任教于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杭州国立艺专,是黄宾虹、潘天寿的同道人。在杭州,他们与吴茀之、顾坤伯、陆抑非等一道,在西风东渐中力挽狂澜,以宏博的视野、坚定的毅力,建构起传统艺术在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中得以教习与传承的人文系统。
“他们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坚持以国族之画传承光大民族心志,坚守中国文化本位与民族特色,在现代语境中完成中国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奠定了现代中国艺术自我更新的知识基础。”高世名说。
策展人卢炘认为,诸乐三一生为人低调,但他非常重视艺术的教育意义,在教学中倾囊相授,致力于培养最正派的中国文人。“仁心”也是教育,学艺术首先要先学做人。且他诗书画印兼擅,使得学生同样全面发展。
本次纪念展旨在“重新认识诸乐三”,卢炘从四个角度概述了“重新认识”的方式:从“医者仁心”到“艺者仁心”,以“仁心”这把钥匙来理解乐三先生为人、从艺、从教;作为昌硕文化嫡传,先生又以写生实践丰富花鸟画题材和表现手法;将篆刻学引入高等教学,领军篆刻教学六十载;将诗书画印四全推向高峰用于教育,辛勤从教一甲子,培养艺术才俊遍布大江南北。
展览将持续至8月5日结束。
诗
诸乐三先生为浙江美院成立五十周年所作诗
《希斋吟草》内页
书
《篆书集甲骨字短歌》 108×33cm 1962年
中国美术学院藏
《隶书录毛主席蝶恋花词》 92×35cm 1963年
西泠印社藏
画
《蜀葵》 129×33cm 1953年中国美术馆藏
《紫雪蒙茸》 122×44cm 1956年
中国美术学院藏
《白鸡红柿》 135.5×50.5cm 1958年中国美术学院藏
《湖堤群燕图》 1958年 西泠印社藏
《竹报平安》 88×34cm 1971年诸乐三艺术馆藏
印
诸乐三印屏(陈振濂、朱关田、王冬龄、祝遂之、邱振中、童衍方题)196×38.5cm×6 私人收藏
“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 2.2cm×2.2cm 1951年 中国美术学院藏
“攻关” 5.0cm×2.5cm 1978年
诸乐三艺术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