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浙江展览馆1、2、3号展厅“百年潮涌·之江楷模”特展现场,在灯光与色彩的交织下,102幅“之江楷模”肖像画迎面铺排,震撼人心。100余年来,之江大地上的英雄儿女,定格在他们最绚丽的一瞬,仿佛就在眼前。这些瞬间的捕捉者,是100余名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师生。历时半年,他们以丹青绘就英雄。
当我们在一幅幅生动的画像前驻足,感受着百年潮涌、风起之江的历史与厚重沧桑感,同时也对这些画作的创作历程产生了好奇。为此,我们采访了参与其中的创作者,探寻成功创作重大主题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
两个问题,每名创作者都要回答
这项绘画工程始于2021年夏天。当时,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省教育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国资委等单位联合推出了102位“之江楷模”。他们是浙江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
正值暑假来临,省文联发动省“五个一批”文艺人才培育名家和新峰中青年艺术家带头创作,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和绘画艺术学院共同号召青年艺术家拿起画笔,参与到“之江楷模”学习宣传中。号召立马获得强烈回应。中国美院最终抽调了100多名师生,由绘画艺术学院领导班子牵头,名家孵化计划成员参与,各系部工作室老师带队。这项工程,于当年“七一”正式启动。
每一名创作者都被问到这样两个问题:“是什么让现在的我们能够坐在画室里安心创作?”“是什么激发楷模舍身忘我,追求梦想?”
油画系研究生三年级学生袁可的作品是《一门六烈士》。画面中,母亲正在为最小的孩子戴上红袖章,他即将奔赴革命征程——那是1935年春,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浙西南地区,文成县玉壶镇金星岩门村的胡氏六兄弟先后投身红色浪潮。
“六兄弟中,最小的是胡从慎,那时的他年纪跟我一般大。大概因为年龄的认同,我时常能感受到他带给我的激情和力量。”放下画笔已经几个月,袁可还是会一次次翻看创作过程中积累的笔记和素材。
“楷模都是有梦的人。”不止一位创作者这样由衷地感叹,“画楷模,就是要画出他们心中的梦。”
创作灵感,在海浪声中涌出
在采访中,我们感受最深的,也是差不多每名领到任务的创作者都会激动地谈起的,是探访楷模生活或工作现场的经历。
去年7月,油画系两名学生杨明、刘蔚从杭州出发,舟车辗转,来到位于舟山的浙东沿海灯塔。在浙东海域1300多个地标岛屿上,每个岛屿都有一座灯塔。叶中央一家便是花鸟灯塔的守护者——祖孙四代,以海岛为家,为海上渔民守护灯塔,为夜航船指引方向。
在灯塔陈列室,看到历经风霜斑驳的航标灯和灯塔工的事迹,听着海浪一声声拍打着礁石,两名男生思绪万千,创作灵感由此激发。
“到实地去探访,看到的、听到的,都是特别珍贵的创作素材,这些都让画中人物变得更鲜活。”杨明说。画像中,东海“四代守塔人”手持红色航标灯,跨越时空,在画中相聚。他们的背后是高大的灯塔和辽远、壮阔的大海。
同时,创作历史人物画,要建立在对史籍、传记、信札、专著等文献资料的研究之上,也要参考海量影像视觉资料。这其实也是另一种现场。
综合绘画系学生陈心怡深有同感:“我选择画闻名全国的女村支书杭兰英。”
陈心怡的手机里,如今还存着一张杭兰英的生活照——阳光下,身穿碎花衬衣的杭兰英微微笑着,短发微卷,朴实而自然。这是她从大量资料中检索到的,视若珍宝。“最开始,我始终寻找不到表现的突破口,直到找到这张照片,让我觉得她一下子亲切了很多。”她说。
画像中,杭兰英两手微微交叉、自然垂下。为了这个小细节,陈心怡特地找了与杭兰英年龄相仿的模特阿姨,请她摆了四五种姿势作参考。“在为杭兰英书记创作肖像的过程中,我对她从不甚了解变为万分钦佩。”陈心怡说。
一次作业,成了一项毕业作品
这次展览的一个特殊之处是,每一幅作品边都贴着师生的创作心得:“每每聆听施光南的作品,总能让我产生莫名的兴奋与冲动。我想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吧,无形却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以刀代笔,恨不伴其坚守;版画有力,恨不及其三分。以此拙作,敬其无私!医者仁心,万少华团队是我们的榜样。”
细细品读师生们的创作手记,好似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又仿佛一堂特殊的思政课。
从夏天到冬天,整个工程的创作周期,直至2022年1月才全面结束。令组织者没想到的是,最开始,只是希望大家将此作为一项暑假作业去完成,可大家越画越投入,越画越有激情,自我要求越来越高,“一次作业变成了一项毕业作品。”
年轻的艺术家们就像一群追星星的人。在“追星”的过程中,一次次透过模糊的历史照片、陈旧的纸张,走入鲜活的生命、感人的故事,以面向当今观众的姿态,来感悟和呈现浙江精神。
绘画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方利民说,中国美术学院一直强调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与教育,崇敬与感佩之心,融合艺术家的感悟力与表现力,让这次创作成为一场酣畅淋漓的精神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