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动态
发布时间 2023年07月13日
来源 潮新闻客户端
浏览量

画家名叫“大虎”,今年85岁,仍然可见虎头虎脑的生气与活力,就像他的油画作品一样,有力量又成熟,高超的技术背后充满了元气。

2023年7月,秦大虎先生的个展“气之沛然”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包含“戎马岁月”“家国情怀”“山河自在”“艺苑传承”的四个板块,共展出秦先生的油画、素描、速写、创作小稿、连环画等各类作品150余件(套)。

这是他至今最为全面的一次展览,现场同时辅以多层次的文献、实物资料,展现秦大虎作为艺术工作者、军人、教师等多重身份下特别的创作视角。

 

1.

画家秦大虎年少成名,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他就以《青春年代》《在战斗中成长》(与张定钊)两幅主题创作而蜚声艺坛。

“主题创作”是句行话,指历史绘画,是当下主流绘画的重要门类。但是有别于新中国艺术家们,他们创作历史画需要依靠更多的视觉资料,秦大虎先生亲身经历过战争,他个人的成长经历和新中国诞生的历程之间关联密切,作品有真气。

在他1964年创作的油画作品《战斗中成长》里:一片浓郁的青纱帐中,一老一少两位八路军英雄,披挂着战利品健步走来。

中国文联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说,“这可能是描绘抗日烽火年代的最生动最鼓舞人心的画面了。”

《在战斗中成长》油画 138×130cm 2017年重画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据说那位带着红扑扑笑脸的小战士,就是大虎自己的战火童年的形象。小爽朗的微笑,留在了共和国的形象谱里。 

 

2.

1938年农历正月初一,小男孩出生于山东蓬莱农村。大虎大虎,老乡这么喊这个虎年出生的孩子,后来索性就成了他的大名。

1周岁时,父母给秦大虎在相馆照了一张全身像:小娃娃戴着虎头帽,穿着虎头鞋,右手拿着一块饼,左手小小的手臂搭着扶手,安稳地坐进一张圈椅里。他那双眼睛直视相片外,眼神沉着,已然有模有样。

瞧这洞察的眼神

少年老成的大虎,10岁就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1948年,国内解放战争如火如荼,中国人民解放军逐渐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而发起全面反攻。因为父亲是团级干部,少年大虎作为随军家属,阔别老家蓬莱,开始了军旅生涯。“父亲知道我喜欢画画,于是把我送到了部队文工团美术组,就这样参了军。”

“我(后来)的创作大部分画的是历史画,我有感受的历史画,在生活当中有点文学性,有点诗意的那种。所以我的创作很多是从我心里发出的,不是别人要求我画什么,而是我想画什么。”

《战斗中成长》中,老少民兵缴获的枪械,被刻画得特别精准,这是秦大虎再熟悉不过的事物。10岁那年刚入伍后不久,大虎就经常去连队写生画枪炮,“那时候我开始学画,有一位名叫张作良的老同志画得很好,他让我拿他画连环画的草稿,在玻璃窗上进行拷贝,这是我学画的开始。”

秦先生说,别人学画画一开始都是画石膏和静物,他一上手就是创作课,“直奔主题了。” 

 

3.

在1956年刚考上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时,大虎觉得自己画石膏、静物的基本功不如同学。但是读了一年,他还是因成绩优异,连跳两级进入了美院大学部。

在美院油画系,他的老师是肖锋、全山石先生这批留苏艺术家,他开始系统地学画人、画油画,绘画水平一下子上来了。

1963年,秦大虎的毕业创作《青春年代》,已经完整形成了个人的历史画面貌。

《青春年代》油画 116x150cm 2022年重画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青春年代》描绘了他在战争中曾经真实经历过的生活:一个护士带了两个病号,坐着一辆板车往后方医院行进的过程;通过这个场景表现了一名年轻女兵的形象。

这位笑容阳光的少年女兵,有大虎的姐姐淑兰的影子。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12岁的大虎被部队留在华东军区干部子弟学校,而年长3岁的姐姐秦淑兰,随军上了前线。淑兰加入了文工团,因为年纪小,编在腰鼓队。

朝鲜战争时期,作家巴金曾到二十七军采访,文工团团长给巴金讲了秦淑兰入伍的经历。淑兰从小跟着外祖父母生活在上海。上海解放后,当大虎跟着爸爸妈妈与姐姐淑兰团聚时,姐姐还不会叫“爸爸”“妈妈”。直到姐姐和父亲一起上了抗美援朝战场额,她才开口第一次喊“爸爸”。

巴金把淑兰的故事写到了小说《团圆》中。这部小说是后来被改编成家喻户晓的电影《英雄儿女》,片中王芳这个人物形象,就有秦淑兰的原型。

《青春年代》是秦大虎的第一张历史画,当年在《光明日报》等多家报刊上发表,并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画作出版后,秦大虎收到了86元稿费。他花了其中不小的一部分,给父亲买了一瓶洋酒。 

 

4.

在秦大虎先生1999年创作的一幅全家福《四九年》中,有姐姐更写实的样子:啊,原来那个英气逼人的孩子,后来成了不让须眉的小女英雄!

全家福照片

 

1949年上海解放后,团聚的秦家人在相馆照了一张全家福。

50年以后,秦大虎按照原片的镜相,把这张照片画了下来。这张画里,半个世纪的深情记忆中这里叠次再现:

前面家人在上海解放区的合影,是黑白的写实;他又将自己1977年创作的《支前》里,淮海战役时期的山东家乡,那些解放区里血有肉的民间革命者,一半画成彩色,一半画成雕塑置于背景中。一幅油画变成了一部小说。

《四九年》油画 150×150cm 1999年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5.

秦先生说,他如果不成为画家,就想当一个作家。他喜欢读小说,顶喜欢雨果。他摘下几百度的眼镜示意,“小时候被窝里看小说看的。”论他的偏爱,法国作家优于英国,苏联再排后头,“托尔斯泰太罗嗦”;中国作家,亲睐山东老乡莫言。

这么一说,秦先生画里的鲜明,硬朗,直接,魔幻,都有线索。早在创作《四九年》之前,1980年代,秦大虎先生就开始尝试油画改革,他将三维空间转向了多维空间:洛阳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跟前,汉代骑兵正行军出塞;西藏老汉的身后,敦煌飞天翩然起舞……

《卢舍那佛之光》油画 97x162cm 2018年 自藏

 

他的代表作《十二生肖》系列,又把西洋油画和中国的剪纸、民间艺术、工艺美术结合起来。比如其中最著名的一张《虎年》,画的就是那个1周岁的大虎:油画里这个小男孩,坐在金灿灿的老虎剪纸和老虎布偶背景中。

《虎年》油画 89x146cm 1988年 自藏

 

全山石先生说,秦大虎把西方的油画,变成了中国老百姓所喜欢的油画。

而这些中国式的肖像,在80年代又引起了西方的巨大反响:彼时当代艺术对美国的影响非常大,大量画家抛弃技术不看重基本功。当时中国的这一批画家有这么完整的基本功体系,叫西方收藏界大吃一惊——那个有模有样地拿着饼的小虎娃,眼神沉着中要比照片还多些俏皮的自信,看着画外,彻底迷住了世界。 

 

6.

2022年,秦大虎先生将自己的一批油画、水彩、素描、速写、创作小稿共107件/套作品,全部捐赠给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秦先生的作品非常多,他一生走到哪里画到哪里,他说他是“活到老,画到老”。在捐赠的作品中,有一批风景素描与创作小稿。“它们不是在教室里画的,不是专门上课画的,是利用业余时间画的。这种东西我们老师画得不多,所以我也有点鼓励学生的意思,包括年轻老师,能够到农村、工厂当中画画,这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只要谈画画,老先生85岁的脸上,满面的少年式的喜悦与深情,仍然是那个“大虎”。秦先生老了以后,获得了更大的自由。

每年杭州的三伏天,秦先生都要做“候鸟”。采访那天过后,他就离开杭州了,飞哪儿去?

回老家去。回到他的蓬莱仙阁画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