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动态
发布时间 2022年11月06日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微信公众号
浏览量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文献出版系列之《乌密风艺术文献集》日前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该书由乌密风先生之女周侎主编,分为生平、著述、研究、作品选登、附录(手稿等)五个部分,以28万字和近300幅图片的丰富材料,全面展示了著名工艺美术家、美术教育家乌密风先生的生平和艺术创作、教学实践的历程,为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史增添了重要的文献来源。同时,周侎教授也将珍藏的有80余年历史的乌密风笔记本一部捐赠给其母校中国美术学院,成为学校美术馆又一弥足珍贵的校史文献收藏。

 

 

乌密风(1920—2004)

中国共产党党员

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

美术设计家

水彩画家

鲁迅美术学院原副院长

终身荣誉教授

 

《乌密风艺术文献集》 周侎主编 

 

《乌密风艺术文献集》 内页

 

周侎捐赠的乌密风先生笔记本,图为1943年乌密风关于秦宣夫先生讲授《西洋美术史》的课堂笔记

 

捐赠现场

 

 

《乌密风艺术文献集-序》 

(节选)

马书林

辛丑年正月接到乌密风老师的女儿周侎的电话,想让我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即将出版的乌密风老师艺术文献集写个序言,当时有三点强烈的感受,一是受宠若惊,因为乌老师在我心目中是位倍受人们尊敬的大艺术家、教育家、设计家、敦煌学家,作为晚辈怎敢妄加评说。后来静心想想即使不写评语,回忆与乌老师相识相处的真情实感,也是对师尊的怀念与敬仰。再是对中国美术学院院领导敬贤敬业的精神深有感触,他们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前贤、关注校史、关爱师生,学校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整理校史、梳理学脉,为后人留下一部厚重鲜活的近现代中国美术教育史,真可谓功德无量,值得赞誉,更值得学习效仿。三是乌老师的女儿周侎用了三年时间整理老师的生平业绩,集腋成裘,很值得我钦佩。 

2018年,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年校庆,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辗转西迁、救亡兴学的一代宗师、先贤们而绘制的大型油画《国美春秋——芒种》,乌老师当之无愧位列其中,看过此画的人即会了解到画中左数第三位描绘的就是乌密风老师。在这幅画中董希文、林风眠、常书鸿、潘天寿、刘开渠、丰子恺、彦涵、吴冠中、 雷圭元等 42 位中国美术史上的风云人物均在其列,无疑这是一项载入中国美术史殊荣的历史丰碑,记录着国美创建时期的光荣历程。若了解乌密风老师的历史,我们就知道她的人生是饱经风霜、历经磨砺的艺术人生,是努力奋进、上下求索的艺术人生,是厚积薄发、薪火相传的艺术人生,是执着坚守、传递传统文化的艺术人生,是炽热情怀、爱的奉献的艺术人生,是桃李满园、成果累累的艺术人生, 是成绩斐然、光芒璀璨的艺术人生。乌密风老师为晚辈们留下了一笔富有的精神财富和艺术财富。

 

《国美春秋-芒种》,杨参军、周小松、来源,布面油画,9m×3m,2018年,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国美春秋-芒种》  简介

 

 

《选择——记父母的1937年至1943年》

(节选)

周侎

夏日的夜晚一片寂静,我坐在灯下翻看着八十年前的老照片,照片上的人年轻、儒雅、俊美、聪慧、鲜活,透着勃勃的生命力,我的爸爸周绍淼、妈妈乌密风就在他们当中。20世纪20年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人的觉醒”,西学东渐,新旧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出现了崇尚人格、崇尚自由、崇尚教养、崇尚率真、崇尚平等、崇尚优雅之风。在这种风尚日久浸润之下那个时代的人,铸就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形成了颇具学者风范的审美形态。 

看着他们,一个时代就这样被一张张泛黄的旧照真实地记录着。这些旧照片经历了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经历了“土改”“整风”“三反五反”“反右斗争”“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四清”“文化大革命”等不同时期,今天居然还能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桌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几十年很快过去了,我也到了可以空下来想事情的年龄了。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想知道父母的人生是怎样开启的,每一个节点是怎样选择的。看着他们在照片中年轻的身影那么亲近又那么陌生,忽然间好像理解了为什么这些照片跟随他们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在那么困苦而艰难的条件下还带在身边,直到他们离开这个世界。他们一定知道,他们的孩子总有一天会懂得他们的良苦用心。真实的历史永远会被珍藏在某一个角落里等待着被发现,被了解。

 

1937年乌密风入国立杭州艺专(佩戴艺专校徽)

 

1938年国立艺专学生在沅陵合影(中间为乌密风)

 

1939年国立艺专师生在安江村合影(后排右六滕固校长、后排左三乌密风、前排右二周绍淼)

 

1942年国立艺专学生在沙坪坝·黑院墙合影(前排右一乌密风、后排右一周绍淼)

 

 

《我的艺术生涯》

(节选)

乌密风

原载《美苑》1992年第3期

我四岁丧母,父亲出国留学,把我寄养在他的好友、画家倪贻德、韩天眷教授家里,我朝朝暮暮出入于他们的画室,这时就开始接触美术,爱上了美术,毅然地考入了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从此便开始了我的艺术生涯,走过了一段段不平凡的道路,经过了风风雨雨的考验,最终也动摇不了我那一颗热爱艺术之心。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年仅十六岁的我,随着学校迁往内地,与家乡断绝音讯,浪子一个独自漂泊在大海之中。当时的学习条件是非常艰苦的,既没有正式上课的教室,也没有教学设备与图书资料。沿途风貌,如湖南沅陵江边两岸的风光、渡船与乡亲,云南昆明的秀丽景色、奇花异草,四川重庆沙坪坝的田野就是我的课堂。轻便的水彩画工具便成为我携带之物,始终伴随着我。我爱水彩的水色交融、空灵自然、淋漓酣畅和飘逸洒脱,这与我父亲乌叔养画有一手好水彩画分不开的。他功力深厚,学识渊博。他的水彩画透明流畅,意趣多变,具有中国水墨画的特色。当然,这也与我的启蒙老师赵人麐先生对我的影响有很大关系,赵老师的画气韵生动、虚实得当,充满一种特殊节奏的韵律美。虽然那时我只知道喜欢、爱学,并不知其所以然,但这种艺术精神对我的影响远远大于技巧的传授。 

三年短暂的专科学习生活,在战争年代中很快流逝,我面临选择本科专业的关键期。当时,我与父亲分离两地,经济无来源,油画费用高,我便选择了第二个我热爱的专业——工艺美术。从此,我在这块艺术园地勤奋地耕耘了五十年。而水彩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是一种对我的专业学习和个人艺术修养非常必要和不可缺少的艺术门类,所以我才得以坚持下来。

青年人的特点,不安于现状、追求理想、追求艺术,我也一样。正当我爱人周绍淼留校任助教工作,我也当上了技术员,生活有了暂时的安定的时候,我们又产生了新的愿望、爱好和追求,怀着对祖国艺术遗产的无限崇敬,我俩在结婚后的第二天,决心离开重庆,历尽了艰难困苦,最后由一辆牛车把我们带到世界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这块圣地。我们到了甘肃敦煌千佛洞,见到了浩瀚的沙漠和蜂窝般的洞窟,像是在梦中,又像是真的,确实又是真的,我们陶醉了。几天之内,我们跑遍了近五百个洞窟。我怀着身孕,不停地临摹各个时期的藻井壁画,研究其内容、题材、风格、表现手法、色彩等问题,享受着艺术的熏陶,享受着美好的人生。我们每天吃的是清水煮面条,连咸菜也没有,但并不觉得苦。为了纪念这珍贵的历程,我们为刚出生的儿子取了“敦煌”和 “漠萍”两个名字。 

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这个全国特大喜讯经过半个月才传到敦煌。八年抗日战争结束,我们带着美好的幻想,回到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幻想是幻想,现实是现实,在旧中国,像我们这样的小知识分子,没有钱,没有靠山,失业、歧视、没有住所等苦果,只得一个一个地往肚里咽。在这万难时刻,我们终于在恩师林风眠先生的帮助下,在林文铮先生家里住了下来,而后得到倪贻德、陈之佛诸先辈的关怀,谋得了一席中学教师的工作。从此开始了我的艺术教育生涯。 

我这个生长在南方的人,有着好追求幻想的个性,促使我又一次拿起简便的行装与爱人一起来到东北。“鲁艺”这响亮的名字,延安这胜利的象征,就像一块吸铁石一样,紧紧吸引着我们。亲友们、同志们的劝阻动摇不了我们追求艺术事业的决心。我们被鲁迅文艺学院聘任为讲师,从此与鲁艺结下了不解之缘。四十多年的时间,占了人生的大半辈子,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尝到了当老师的甜头,也懂得当老师的难度,最大的体会是:把我所知道的东西传授给青年学生,又以他们的成就来鞭策自己。也就是说,一方面努力教学,为他们取得的点滴成就而高兴;另一方面,自己又紧张拼搏,努力提高自己,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争取做一名真正的好老师。这就是我走过的全部的教学历程。 

 

父女家人合影(左起:乌雪门、乌汉昌、乌密风、乌叔养 )

 

1937年乌密风(右)考入国立杭州艺专

 

《瓶花》 乌密风1939年学生时期水彩作业

 

1945年乌密风与周绍淼一起在兰州举办画展

 

1945年周绍淼、乌密风分别临摹的敦煌莫高窟第 159 窟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