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河”是策展人兼影像创作者蒋斐然从影像本体出发展开的研究和策展,获2021年度首届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相继在厦门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提案展)、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正式展)和誌屋上海(正式展)应期落地。目前,“未名河”上海誌屋站正在展出中,展期为2022年9月3日至2022年10月9日,邀请蔡东东、陈维、陈萧伊、胡佳艺、康凯雯、李舜、邵文欢、沈凌昊、唐潮、尤达任、于航、汪嘉欣共12位艺术家的摄影和影像作品参展,从中国当代影像实践再探究影像时间的历史性概念。
“未名河”试图松动以“决定性瞬间”为基础的影像时间观及其背后的历史观。展览借由对影史中三个“名场景”的再打捞,来诠释线性时间之外的三种“未名”时间:“圣拉扎尔车站后景”中被悬停和延宕的时间;“敖德萨台阶”上被打碎、重组和错位的时间;“迈布里奇的马”的多形态潜影的共时性时间。
《鳞片闪烁,像树略过火》,唐潮
《混沌系列-theatre01》,尤达任
《图像纪念碑》,康凯雯
《新漆》,陈维
从方案展到正式展出,“未名河”的策展团队在不同空间的策展落地实践中都在尝试着自我突破,以随机应变的机动和不断优化的协作,形成了高凝聚力的集体创作的方式。以“策展理念”为核心,团队的五个成员(蒋斐然、谢本颢、李威、烔烔、宋卓怡)形成强烈的协作意识,使得策展行动最终超脱于理念,生成了一个概念、视觉、空间体验、传播等多维度交织的作品。此次采访聚焦于团队成员如何理解“集体创作”,围绕团队中的组织关系和工作流、成员对整体创作的个体感知、作品与展览的关系等多方面进行提问,理解当代艺术展览中,“集体创作”如何作为一种富有生产性和活力的创作方法。
Q1 此次“未名河”展览策展团队有五个人,能否说一说自己在其中的分工是怎样的?
蒋斐然:策展人,从提案到落地,全过程参与,负全责。
谢本颢:视觉设计师,负责所有海报和展场视觉。还有在斐然选择困难时帮忙做做决定。
李威:空间设计,主要负责将策展概念与空间结合,并赋予合理的观展留线。
烔烔:媒体协助,方案展阶段空间设计。
宋卓怡:项目管理,负责项目落地,运输保险、费用预算。
策展团队:李威、谢本颢、蒋斐然、烔烔 (从左至右),上海,2022
Q2 我们通常都会认为策展的核心在于策展提案,空间设计、视觉设计以及其他统筹都应该是服务于策展提案的,那么你们在落地展的合作何以称得上是策展性的集体创作呢?
蒋斐然:策展不能被化约为提案和概念设计。展览不等同于策展方案,方案只是第一步,展览最终不是纸面的创作,而是视觉和空间体验,是很多维度交织在一起的作品。所有方面“服务”于策展方案,并非是说概念至上,而是强调展览设计和实施的各个方面需要保持统一性和完整性。策展涉及方方面面的策划、创造、沟通、统筹与执行,基本上是策展人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太有限了,只有集合多人的大脑和力量,才能完成一个漂亮的项目,当然也跟项目的规模、周期、难度都有关系。策展人更像是一个发起人、带头人和负责人,她邀请很多优秀的人来一起共同做一件事。其中,每一个人都在它的专业角度上参与了策展。我充分相信,集体的智慧比一个人的更强大,也在这个项目中充分地体会到这一点,团队中的各位成员都太优秀,太强大了。
谢本颢:我们和斐然不是甲方乙方的关系,而更像是大家在做一个公司,斐然是总裁,但我们其他几个人都是CEO、CFO等等职位。而不是说斐然是一个公司,我们其他几个人也是一个公司。就像斐然说的,在这个展览中,空间是三维的,海报是二维的,媒体是一维的,但是整个创作是四维,不同维度加在一起出现了不是现实当中的立体的东西。
李威:空间的设计不单纯只是服务于策展的提案,其实从北京站的展览开始,我们就一直在一起共同创作,很多时候,在基于第一步(策展提案)之后,空间上的设计思路有时候也会再反导斐然的策展思路。这种由一个内核生发出来,不同专业交织缠绕的状态只有集体创作才能完成。
烔烔:形式与内容应当有良好的结合与互动,各司其职,把活儿做漂亮。与其说是服务,不如说是一种建立在配合上的创作。我们在各司其职展现自己的专业性的同时,不会去封闭与他人沟通、交流、一起工作的开放性。或许大家都可以稍微思考一下,是否只有绝对的“作者性”甚至专断性才能体现专业性?又或者,“作者性”所根本指向的必须是个体的,甚至个人的?我们对“作者性”的狭隘与滥用是否也为“概念至上”这一问题助纣为虐?
宋卓怡:我们都是围绕着这个项目落地及效果达到我们想要的标准,在这里面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也需要大家头脑风暴,形成聚集力去完成这个项目。
“未名河”展览现场 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未名河”展览现场 《奥菲莉娅的河·之二》,邵文欢,上海誌屋
Q3 怎么理解策展人在集体创作中的角色?
蒋斐然:策展人有责任把各方关系和工作协调组织好,建立高效的团队工作机制,校准项目进程与方向。她在集体中真正重要性不在于作为一个概念提出者,而是作出创作方面的关键判断和决定。大小事项我们都会开会集体商量,但是策展人需要有非常准确的判断力,如果他/她的感觉错了,那么大家的合作都会土崩瓦解或者导致方向性的错误。所以,在合作的过程中,策展人需要有敏锐而准确的直觉,期间团队成员会提很多想法,但是作为策展人,方向不对是要提出来并及时中止的,免得费太多精力在弯路上。至于沟通、协调和说服,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策展人都要担起义不容辞的责任。
烔烔:策展人非常重要,大小事物都需要过目,操心劳神。
谢本颢:我们更像是一群蚂蚁,一群蚂蚁会组成一个脑袋。
李威:策展人就是项目负责人,她需要对一切东西都了然于心,关键时刻要拿定主意。不然集体创作就会很内耗,不同专业的人会无止境地进行讨论,无法达到一种高效的工作状态。
宋卓怡:我们需要将无数的可能性汇集到一个中枢,去决策,去落地。
Q4 能不能帮我们区分一下策展团队的团队合作和你们的集体创作?
蒋斐然:我们既是团队合作,也是集体创作。在工作方法上,我们每个人都是项目的主人。团队成员基本上参与了全过程的创作,比如视觉设计师谢本颢,她不会只被我单线通知做海报或做折页,也参与选作品的会议、空间设计的会议、媒体策划的会议等等。在每一个环节上,她都像是视觉方向上的策展人,在她的专业角度上进行策展,提出建议和意见。以此类推,其他角色的成员也是一样的。大家都在自己的领域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动性,贡献了自己最专业的智慧和力量,且很大程度上拥有决策权。因为只要沟通到位,大家对概念和方向的把握就不太会出错,出来的结果基本上是非常精准的。只要方向不出错,我一般会充分尊重各位成员的专业创造,给予大家最大的创作空间,因为在那些方面,他们比我更为专业。因此,我们跟一般的团队合作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们在合作模式上其实不存在层级制,每个人都是一个方面的主要作者,且创作过程不存在断链的现象,因为大家都像是全过程的参与者,只是方向上有差异。如此,看起来大家要参与的会议很多,我们的效率可能比一般的策展团队的合作更高效,因为我们的项目管理做得相当不错,同时成员间有充分的信任、对彼此专业的尊重与配合度上的默契。
谢本颢:把整个展览看成一个作品就好。
烔烔:我们常在“工种”这个问题上生产一种分类制,所以更容易将这样的工作理解为合作。在我看来,主要的区分在于,我们在互相“配合”的同时互相影响与启发,甚至很多时候,在我们探讨展陈的时候,是想办法一起做实验的。工作之余大家一起去看展,讨论、学习业内优秀作品,从各自的技能点出发,非常有趣。
宋卓怡:目标一致,分工不同。
Q5 一开始在加入这个项目的时候,会觉得这是一个能够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集体创作项目吗?这种自然而然的集体创作的意识是怎么形成的呢?
蒋斐然:项目是我发起,一开始没多想,甚至没有想过合作模式会是怎样,可以说最后的模式是随着工作的展开自然而然形成的。令我感触很深的是过程中,大家的共同体意识都很强,都是把项目当作自己的项目,希望把这个项目做得更好,而不是只做自己份内的工作,也充分贡献了各自的能量。这个项目真的让我感受到集体的真实存在,以及创作集体的可能性。可以说,不是我打造了一个集体,而是它的出现感召了我,塑造了我自身在其中的角色意识。
烔烔:大家在工作中一来一回形成的,一开始我是觉得人家找我干活,我得把活干好,而在这样的工作和交涉中发现大家虽然有一个所谓的优先级——展览概念,但是大家所有的意愿都是希望这件事情可以更好,而不是服务于概念本身,不是只为概念打工。“只为概念打工”和“我让概念变得更好”是两个情况。
谢本颢:一开始是被拉来帮忙的,帮人帮到底。我还是有点担当的。所以这种“自然而然的集体创作的意识”主要还是靠人来形成的。
李威:其实空间设计的本质还是给人以空间体验感,这个项目刚找到我们的时候我们觉得挺有意思的,会觉得很好玩,然后就会比较投入地和大家一起讨论,然后斐然和本颢还有烔烔虽然是不同专业,但大家讨论得也都很起劲,所以这种集体创作的状态就自然而然形成了。
Q6 此次集体创作的形式和之前参加过的展览,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蒋斐然:之前参与过学校的一些大展项目,项目牵涉的合作方众多而复杂,工作周期也更长,对于这些大项目来说,我们的这次的集体合作模式就未必适用。“未名河”属于较小的展览项目,我们也是5个人的小团队,合作模式就比较灵活,大家的能动性和自由度都会更大。不同的项目规模和性质会要求不同的集体合作模式,没有直接的可比性。
烔烔:其实我参与的展览项目不多,每次都有新感受,这其实和展览工作框架本身的架构有关。当一项展览涉及上百人团队的时候,对个人的要求自然也会不同。总的来说很不错,每一次都是珍贵的学习机会。
策展团队:宋卓怡、烔烔、蒋斐然、谢本颢(从左至右),北京,2022
Q7 怎么看待艺术作品在展览中的位置和关系?
蒋斐然:核心位置。一方面,作品只有在展览的特定语境中才能显露出它的特殊面貌;另一方面,展览的概念、框架都是为了建立起对作品的独到而深刻的理解。
烔烔:我觉得非常好、非常妙,以至于在做导览的时候说不清到底是作品好还是展览好,还是我口条好。同时观众的反馈也很好。我不是很能讲得清楚这种感受,但这种状态,是整个集体在工作中的核心动力之一。
谢本颢:相辅相承。
李威:这个在空间上说就是动线以及视线指引,空间体验上的循序渐进。每个作品有不一样的介质、尺幅、数量。深度理解这些作品,才能更好的将他们串联。
“未名河”展览现场 《鳞片闪烁,像树略过火》,唐潮,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未名河”展览现场 《奥菲莉娅的河·之二》,邵文欢;《图像纪念碑》,康凯雯;《新漆》,陈维(从左至右),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未名河”展览现场 第三章“迈布里奇的马”,上海誌屋
“未名河”展览现场 《洪》,汪嘉欣;《混沌系列》,尤达任(从左至右),上海誌屋
Q8 怎么理解艺术家在这个策展集体中的位置?
蒋斐然:艺术家是展览最重要的作者方之一。策展团队、艺术家、机构乃至观众都是作者的一部分。“未名河”的结构其实是受到部分作品的启发和刺激才催生出来,并不完全是一个概念先行,后有作品的项目。在邀请艺术家的时候,我会把展览全案发给他们细读;在展览落地阶段,每一件作品的呈现,从作品装裱到空间效果我都会和艺术家沟通。北京场可以检讨的是,由于预算、疫情等条件的限制,艺术家在展览里的主动参与还是比较弱。上海站由于我们多了一件展场内部的场域定制作品,并且到场的艺术家比较多,因此他们对展览参与和沟通也较为深入。
烔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都是必须需要彼此的关系。
Q9 这样的奖项留给了策展提案很高的自由度,最终能够落地也需要与设立奖项的机构达成共识。在这一次经验中,你们是怎么理解机构与策展团队的关系的?
蒋斐然:相互的尊重和良好的沟通解决一切。
烔烔:战友。
Q10 上海场和北京场相比,展览的环境、空间、落地的合作对象改变,集体创作的模式有没有相应地调整变化?
蒋斐然:没有大变化。北京是第一站,肯定工作量和难度都最大。因此布展阶段,我们团队成员基本都去了现场集体作战,非常团结,克服了很多困难。经过北京场的磨合和历练,上海场我们合作得更为得心应手,也更有默契。因此这场我们尽量减少大家的精力消耗,不再做重复的工作,用人力上低碳环保的方式轻松地做完整个展览。北京和上海空间大不相同,我一开始就定好是要做出两个完全不同的展览,无法直接巡展,因此大家对工作量都早有认知,有备而来。其实困难最大的是厦门站的方案展,时间紧任务重,又是我们几个第一次合作,基本上是通宵达旦地密集工作了十天半月。从那时开始,大家的工作模式和默契就基本建立了,后面的路就会比较好走。
烔烔:随机应变的能力又变强了。
李威:对于创作模式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空间上的变化倒是带来了不少麻烦。北京站的空间更大更平坦,所以创作上更自由,可以有更多的概念上的表达。所以我们的创作讨论更多的是如何表达概念。而上海站的空间自由度非常小,我们更多的是在讨论如何应对这样的场地。
“未名河” 厦门方案展空间建模,2021
“未名河” 北京站空间建模,2022
Q11 对于一个创作集体来说,海报上只写策展人的名字,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蒋斐然:展览是集体成果,光署名策展人有两方面的原因和影响:一方面,只署名项目的策展人,而不署名其他角色的生产者,会使集体的工作曝光集中凝聚到一个人身上,这是当代艺术展览作者制的运作体系和造星机制的一部分,我们都身处其中,受其规范和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尽量在展场、折页、部分新闻稿中等尽可能地与各合作方协调,露出策展团队每个人的名字。另一方面,从传播的角度说,当一个项目的对外发声集合到一个人身上,如果这个人能代表团队说话,传播团队思想,其实是更有利于推动这个项目的,这并不意味着策展人就是唯一的作者。因此,策展人比较像是这个项目的外交发言人,她的功能是代表团队和项目发声,通过清楚而准确的表达来连接公众、媒体和展览,是润滑剂的角色。同时,她也是项目管理和创作的核心人物,对展览最终的效果负全部责任。从比较现实的角度讲,我其实也会想,到底什么方式最利于项目,最利于团队生涯。但不管怎么署名,公众对项目的认知都是最重要的,大过于对作者的认知。
烔烔:我的下意识是没毛病。署名这件事情是综合实际情况的结果。那么落到个人角度来说,在项目中学到的东西,远比一个名字重要。在整个项目中,斐然于我,是亦师亦友的,甚至可以说是超越了学长姐的存在。
宋卓怡:没有中枢,怎么会有我们呢?所以只署斐然也理所应当。
谢本颢:宣传斐然就是宣传我们。
李威:其实现在这个社会下,各个工作都是离不开团队的,每个人都是如此,虽然只写策展人名字,但大家其实都知道背后团队的支撑,所以写不写都无所谓,做得好别人自然会来问。
策展团队:烔烔、谢本颢、蒋斐然、宋卓怡(从左至右),北京,2022
“未名河”正在上海誌屋展出中(2022年9月3日-2022年10月9日)
策 划|杭 间 余旭鸿
公教策划|夏商周
执行统筹|薛佳音
本期主理|谢雯
图文协同|徐梦艺
封面设计|谢本颢
项目支持|“未名河”团队
主 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与发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