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行知先生而言,“生活力”是无论处于何种境地皆可立足生存的安身之能力,更是一种坚韧不拔、对生活始终充满热忱的立命之愿力。他相信“向上向前的生活”,即是民族解放与人类解放的途径。一个世纪过去,“生活力”给予2022年的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高世名
第四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生活力”已临近尾声,不少美院学子的学院生涯也将结束,步入社会。本届青艺周“生活力”的命题,旨在呼吁青年艺术家们将艺术创作投入到生活的现场,用艺术的感受力与创造力,去探索艺术如何给现实社会带来回响与改变。
艺术频道此次深入毕业现场,寻访了四个不同院系的青年艺术家们,不仅聚焦他们创作背后所延伸的议题,同时也涉及他们对于“生活力”的思考。
游戏《海门县异闻》展区
江静雯、黄煜然、张宇辰、李瑞昊、周昕妍
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网游系动画(游戏设计艺术)专业
本科
游戏设计专业的本科生江静雯、黄煜然、张宇辰、李瑞昊、周昕妍,共同组建了《海门县异闻》合作小组。他们的毕业创作是一款以上海美影厂风格为美术特色、中国妖怪文化为内核的ATB回合制地牢游戏。跟随这款游戏,玩家会进入到一个人界与妖界相互融合的民国年代异世界,并由此踏上为社会除恶的冒险之旅。在项目迭代的过程中,这款游戏还获得了朝夕光年国美制作人计划金奖。
“我们游戏的源头根植于大家童年记忆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从最初立项时,小组成员就确定要做一款美影厂风格的游戏,后续不管是游戏的玩法,还是系统的更迭,都是为了复现美影厂曾经的经典风格。
相较如今游戏行业内主流的骨骼动画,小组成员为了复刻经典风格,采用的是如今已不再主流的手绘逐帧动画,即游戏中的每个动画都是以帧为单位,一帧帧画出来的。也正是因为采用了这种制作方式,游戏的制作周期被大幅拉长,完成一个角色的建构从2周被拉长至需要2个多月。
游戏《海门县异闻》人物设计
《海门县异闻》以上海为题材,是因为小组成员们为民国上海的历史所吸引。
“那是中国近代史上独特的一个年代,有很多只存在于那个年代、可供参考的美术元素。我们深受剧集《觉醒年代》的影响,逐步发觉当年的历史在当下的社会也有很多内容可以表达。此外,在美影厂制的一众动画电影中,这个年代背景的作品是罕见的。我们希望能结合美影厂风格,做出创新,而不局限于怀旧上。”
“国潮复兴是一种当下的文化传承,以前流行的风格并不是落伍了,而是需要多样的形式让它们被重新激发。没有人会忘记美影厂曾经的辉煌,也没有人会抵触这种风格的复刻,通过游戏这种充满生命力的媒介载体让美影厂的风格重新复现,对我们来说是十分值得且重要的。”
游戏《海门县异闻》上手效果
小组成员李瑞昊认为,游戏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只是很多人的“生活力”,而且也有专门属于游戏这一媒介的“生活力”。因为游戏作为一个载体,能够表达他们的价值观,给传统的东西注入新的活力。
“其实我们国美游戏专业的学生,在游戏行业中是很特殊的。国美培养了我们的设计能力,同时又让我们和社会进行强关联,拓宽大家的视野和兴趣。一方面,在技术上我们尚处薄弱阶段,需要不断在未来打磨学习;但另一方面,我们从国美出来,有着不同的看待社会、艺术、游戏的视角,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东西、想达成的成果。”
《硐天补阙——自公元520年以来的采石遗址“长屿硐群”补遗计划》展区
周子杰
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摄影系
硕士
摄影系的周子杰的观念摄影创作《硐天补阙》,延续自他的毕业论文,探讨山水精神与摄影的观看之道。其题材所聚焦的长屿硐群,是自南北朝以来多朝人工采石所留下的遗迹景观。不同朝代的开采技术在此处留下了错综复杂的开采痕迹。各个时代的工人的采石工作,间接创造了具备自然原型⽽又超越自然的“洞天”。
这些洞穴成为复合形式和时间的现场,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这些采石遗迹中产生了微妙的转化。周子杰尝试在不同的时间下进行多视角、多视点的移动拍摄,将各个时段所拍摄的上百张照片弥合于一图。季节和晨昏的变换带来了的光照、植被、水流的变化。
而洞内昏暗环境中需要相机长曝光和人造光照明拍摄,在岩壁上移动的LED光源便留下了一道道“时间的涟漪”,似乎是在扫描洞体的形态,形成了一种干扰的语言。通过重构山水的图景,周子杰企图以影像生产手段对人造自然进行“补完”,从而追问自然与人之间恩赐与索取的关系。
《硐天补阙——自公元520年以来的采石遗址“长屿硐群”补遗计划》摄影
谈及创作的选材和灵感,周子杰表示:“在遗址山洞的现场里,人类痕迹与洞天形式都暗示了这个场所中的时空拼贴。当我进入这些洞穴时,眼前并不再是常规尺度的物我关系,更是一个场域环境将我包含其中。它的空间、形式、内容和气质,不再适合被单一镜头画面所摄,也不是单幅摄影惊鸿一瞥的观看所能呈现的。”
于是,他想到将传统山水画时空的观看,扭转到利用摄影来完成。传统山水画的时空是游动的、无穷的,它完全不像一般意义上摄影对某一瞬间的凝固。不同时间段、不同位置(视角)所拍摄的上百张照片中的上百个时空拓本,集合于一幅画面中。在庞大而碎片化的视觉信息混合中,长曝光使石壁上平扫的人为打光留下仿佛涟漪的时间痕迹,将时空的断层,像迷雾一样罩起。
周子杰关于“修补”这一行为中正形和负形及其引申关系的思考,最早源于多年前他读到巫鸿书中关于“丘与墟”的内容以及碑与拓的关系。“作为普遍被认为是对现实机械复刻的摄影,其实与现实也有着碑与拓的关系。媒介即容器,它是人类得以存在、生活的基础之一。我们自古就因使用工具和技术获取资源,而与外物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正负’关系。这些被开采石材掏空的洞穴既是负形也是容器,其中装盛的是人类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技术作为人与自然关系中间的媒介这件事,在这个因不同朝代的不同开采技术,而留下各式痕迹的采石遗址里,得到了很好的应证。于是我想到运用新技术,来获得未曾真实存在过的、来自虚空的石头拟像(《拟石》),以及非自然资源的人工材料来3D打印实体的假石模型(《还石》),去归还、填补负形的遗址。”
《硐天补阙-还石》 行为影像(截图)
“我认为本届主题生活力所追问的,是人以何种方式,作为人而存在,也就是人的栖居和人的劳绩。今天将世界图景化的宏图壮志,已经被图像及其延伸出去的各类媒介触手所完成,它们的胜利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已然取代了世界本身。
数字技术将我们的生活带入无数触手可及的虚拟界面中。生活在被媒介渗透、包围的今天,什么样的自省得以让我们不被幻觉迷宫遮蔽真实性的价值?未来,技术爆炸为生产带来质变的条件,使得资本、权力的放任和偏移造成的技术脱缰,很可能将大部分人类推入远离真实性、主体性和自由意志的技术圈养中。所以从生活力出发的意志,是希望为这个随时可能失控的迷狂世界,注入一剂清凉散,提醒我们去追寻属于人之为人的真实。”
《一条被掩盖的河流No.1》装置
张斌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硕士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的张斌,毕业作品名叫《一条被掩盖的河流No.1》和《礼物》。前者由土壤、曲面屏幕和麻袋几种材质组合而成。用屏幕创作一条河的想法,源自张斌的童年记忆。他小时候生活的那个村子里的河流,随着村落一起消失了。村落所携带的当地文化属性也随之消失。他希望能重构记忆中的河流,影像中呈现出的即是河流的支流汇到主流的河段,而曲面的造型则是他记忆中河床的形态。
“作品原本是想用手机拼成一条河流,但手机有许多我不需要的信息,最后考虑到把屏幕立起来。这是为了让它呈现出景观的状态,更加不像是一条自然的河流,突然重现在土壤之上。”
《礼物》装置
张斌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硕士
《礼物》是张斌“回家”计划中的一件。他将母亲织给自己的毛衣拆成线,再用线重新织成一束盛开的花。作者成为其间的编织者,将自身与家庭的关系连结起来,为理解和重思“家”的概念提供了多一层的想象。
张斌所理解的“生活力”,是直面生活并踏入其中所绽放出的生命的活力,同时也是对理想主义的热枕。生命的活力,是朴素的情感和对人间烟火的感知;而理想的热忱,是对精神世界和灵魂深处的向往和盼头。
“保持这样一种‘生活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现在是一个什么都通货膨胀的年代,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保持多久旺盛的生命力和理想主义。”
《三位一体》版画装置
沙一飞
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
本科
版画系沙一飞的毕业创作《三位一体》,基于他在现实中对奇观的一场遭遇。由此出发,他尝试为一个未知生物进行形象及内部构造的设定。
这是一个生于废墟的奇异生物,沙一飞给出了它三种可能的结构门类——“几何动物(臆想门类)门、棘皮动物门、脊索动物门”,对应作品中包含三个图像,从左到右分别是旱海星、三角体、拟兽。其灵感来源于神秘生物图鉴和科普图集。
三角体
旱海星
拟兽
沙一飞将图像的整体趋势设计为三个“类三角”,利用对称、等大、生物解刨图等视觉形式语言,增强图像的仪式特征和工具性,同时使图像更容易被抽象成“三角”的基本图像。
整个作品借用了版画分层叠印的观念,分别将画作的表皮层、肌肉层、骨骼层进行一次重叠,制作成受程序控制的灯箱。灯箱以9s为一个周期,暗时只显露作品的表皮层。“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这一套图像可以在显与隐中来回转换,增加作品的动态美感与丰富性。同时也暗示我从观测到探索这一过程中显与隐的转换。”
此次创作源起于沙一飞对都市“异物志”式传说的思考。“都市传说不仅仅代表着人们的娱乐,也深刻反映着人们普遍的需求与渴望、现实的冲突与矛盾。”就这一点而言,都市传说与艺术具有着近似的职能。本作以都市传说为载体,实际上想做的,是用图像的方式推动都市传说的运行,以此反观人们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
谈到“生活力”,沙一飞认为:“生活力就是让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有感而发。大家在国美这个学院里,不用一起去信什么、达成什么,而是敏锐地捕捉生活,体验生命冲动,这点比较重要。”
生活力·2022第四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在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两校毕业季的基础上,联动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温州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共13所高校同步推出线上毕业展。
线下展览分布十个场馆呈现,总展出面积约5万平方米,累计展出3000余组作品。
线上展览链接:
https://www.caacosmos.com/
策 划|杭 间 余旭鸿
公教策划|夏商周
执行统筹|薛佳音
本期主理|徐若风
文案参与|陈南汐
视觉设计|谢本颢
主 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与发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