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The Future of Museums: Recover and Reimagine)。
自1977年起,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每年都会举办国际博物馆日,作为展现国际博物馆社区的重要活动。国际博物馆日旨在呼吁公民社会意识到“博物馆是文化交流、文化充实、促进相互间理解、合作与民族和平的重要手段”。
今年,围绕“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这一中心主题,国际博物馆协会提供了4个不同面向的话题,它们分别是:数字变革(聚焦:教育)、社会关联与可持续性、气候行动、新型商业模式。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希望通过这一主题,邀请博物馆、专业机构及其社区,发展、设想、分享(共同)创造价值的新型实践、文化机构的新型商业模式以及解决当下社会、经济与环境难题的创新方案。
2020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新冠病毒危机席卷全球,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剧并凸显了一些本已存在的问题。博物馆也不例外,文化行业是受到强烈冲击的领域之一。然而,危机也是某些正在推进的关键创新的推动器。我们看到数字化和文化体验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正在受到更多关注。现在正是时候重新思考我们与所在社区的关系,试验文化体验新模式,并有力确证博物馆对建设一个公正且可持续的未来的重要价值。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文献中心藏有一批与美术馆、博物馆行业相关的中外理论与实操类专业书籍。值此5·18国际博物馆日,美术馆结合本届主题“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特别精选了几本博物馆行业书籍,涉及中外博物馆历史与理论、博物馆与社区及公众的关系、博物馆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希望为博物馆爱好者和有兴趣的公众提供学习和思考的路径。
书籍推介
Museums and Communities: The Politics of Public Culture
(博物馆与社区:公共文化的政治)
Edited by Ivan Karp, Christine Mullen Kreamer, and Steven D. Lavin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1992.
推介语:
1988年和1990年,洛克菲尔德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与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共同召开了两场学术论坛,本书是第二场(1990年)论坛发言文本的汇编。本书收录的文章讨论并分析了博物馆、节庆活动、旅游行业以及历史遗产保护项目等行业和领域内所发生的斗争与合作。全书共分为“公民社会与社会身份”“观众、所有权与权威:设计博物馆与社区之间的关系”“通过展示与收藏定义社区”三个板块。收录的文章探讨了博物馆在公民社会的角色、非洲-美国收藏史、关于创建多元文化社会的“博物馆-社区”对话实验等内容,以跨学科的视角提供了大量具体案例分析,提醒博物馆专家重新对自己的工作实践进行评估,以确保在当代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博物馆的有效作用。
《名山:作为思想史的早期中国博物馆史》
徐坚(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年
推介语:
作者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新博物馆学为认识框架,采用情境主义和历史特定主义倾向的博物馆内在视角,重新组织中国早期博物馆史。作者试图打破自上而下的俯视视角,超越以物为中心的“封闭单线”的渐进式叙述脉络,以自下而上的基层视角、“开放多元”的格局视野重新认识和塑造中国近代博物馆的各个面相。在新博物馆学思想的影响下,作者通过认识论上的转型,以主题性的多元视角构架全书,在解构传统线性史观的同时,建构了以物质为基础的历史阐释方法,并以丰富翔实的史料支撑论证,是了解中国早期博物馆史的出色读物。
The Birth of the Museum: History, theory, politics
(博物馆的诞生:历史、理论、政治)
By Tony Bernnett,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推介语:
本书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历史与理论”“政策与政治”“进步的技术”。受到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相关思想的启发,本书阐述了博物馆在西方文化中的权力和重要作用。作者认为,早期的大多数博物馆是由精英阶层创建的一些重要权力中心,向公众传达自身的历史观与行为准则。作者将博物馆的形成历史与博览会、国际展览与大型商场相联系,提供了一个有关现代公共博物馆的政治谱系学。这些机构或场所的共同点包括文化意义上的交流以及对观众行为的隐性的持续调控。通过回溯十九世纪以来的博物馆政策,作者聚焦于三点:政府与文化的关系(即文化在社会层面的管理);行为管理如何将博览会变为一个调控场域;以及博物馆如何将人变为知识生产对象的过程。本书同时也对社区中的群体利益与价值在博物馆中的体现进行了论述,并就博览会、博物馆与展览如何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作为进步的技术手段而存在进行了讨论。
《博物馆怀疑论——公共美术馆中的艺术展览史》
(Museum Skepticism: A History of the Display of Art in Public Galleries)
(美)大卫·卡里尔(David Carrier)(著),丁宁(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西方当代视觉文化艺术精品译丛),2009年(美国杜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推介语:
本书在黑格尔哲学框架的引领下,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解释现代公共艺术博物馆的起源与发展,并且指出它们正在经历一种激烈转型的原因。本书以卢浮宫为开端,以当代百科全书式博物馆(如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作结,用奥维德《变形记》中的“变形”思想作为理论奠基,论述艺术品与其所在环境之间的张力关系和发生的“变形”。通过对各大艺术博物馆的具体案例分析,本书阐释了艺术博物馆与权力之间的关系,艺术批评家的阐释、艺术博物馆的叙述对艺术品的观看方式发生的作用。
Museums in a digital age
(数字时代的博物馆)
Edited by Ross Par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推介语:
数字媒体在文化遗产行业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如今,博物馆是新兴科技与藏品之间的粘合剂,博物馆将数字产品作为物品进行收藏,新媒体被植入展览空间之中,博物馆的线上活动与其线下的形式同样重要。然而“数字遗产”的呈现形式是复杂、多元与分散的,其内容存在于不同媒介、场所与文本之中。本书通过7个板块(有关信息、空间、通道、阐释、器物、传递和未来)40多个章节,集结全球约50位作者(和共同作者)长达20余年的博物馆实践与研究成果,将数字媒体对博物馆造成的物质与实践的大迁徙展现在读者面前。本书以跨界形式展现系列化的数字遗产研究成果,每一面向揭示博物馆的展览策划与条款规范是如何被数字技术改变、塑造和挑战的。
The Social Work of Museums
(博物馆的社会工作)
By Lois H. Silverma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推介语:
本书作者将博物馆利用自身独特资源辅助修复人群关系的全球实践进行整理,展现了博物馆为提供普世社会服务而试图发展需求导向的工作方法的过程。通过与社会工作者、社会机构与顾客的合作,博物馆帮助人们渡过包括个人困难与社会不公在内的各种难关。作为在这一跨界实践以及为未来建设提供重要基石的领域的首次调研成果,本书不仅为21世纪博物馆行业的培训与实践提供了富有先见性的素材,同时也为社会工作者、艺术疗愈家、学生和大众开拓了视野,对博物馆的未来发展及其在疫情时代反思自身社会价值具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