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动态
发布时间 2021年01月06日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微信公众号
浏览量

 

由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于2020年12月27日开幕,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2月26日。

 

此次展览以唐诗与唐诗之路作为行走起点和对话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浙东唐诗之路”,联通文史研究、艺术创作与展览展示,通过重返中国人诗性心灵的核心现场,重构诗心与世界的交互情境,重启酬唱与共情的感通创作

 

“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展览现场

 

晚唐诗人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写道:“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山水自然、天地造化的藏蕴无以穷尽,而诗人于“当代”的创作,如何超越“暂时”?“执今之道”,要在寻求与“古”的对话中,开发出“新”的“不尽”路径。

 

艺术频道此次与“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的策展组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师生同行,展开为期数月的深入合作,多次探访了参与本次展览的艺术家与创作集体。在这些艺术创作的“生成态”与“展示态”中,我们领略了贯穿这些创作者们的“诗与思”。

 

 

 

山水:唐诗辞典

 

总有未被思索的事情

使人望向无边的天际

瞳孔里堆满高山,枯井里堆满灰尘

在人走过的路径上,今天就是当时

——《眼前的空洞》肖遥(王良贵)

 

《山水:唐诗辞典》现场

 

《山水:唐诗辞典》创作集体

 

《山水:唐诗辞典》以影像与装置为形质,以时间与空间为载体,搅动山水的诗意,在唐人诗句与古今山林间,共铸空间影像的诗意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影像艺术家高世强带领其空间影像研究所的青年艺术家们,跋山涉水于浙东唐诗之路,成了这片诗意现场的“创作前提”。就是在行走的过程中,与“集体创作”相区别的“创作集体”中,他们面对唐诗之路这片古今山水,产生了崭新的生发。

 

高世强团队在山林间拍摄

 

高世强老师向我们介绍:唐诗指向了作为中国人独特的“山水式的精神生活空间”,而“卧游”则是其相应的创作与审美方式。他认为,当下即使是在相同地域的山水,也已不再是古典意义上的山水。想要求证古典山水的“惊奇感”,很可能只有在深山老林之处才能寻到。

 

因此,对山水作品的欣赏和“卧游”应发挥作用,连通古典的审美体验,恰如李白诗中“梦游”的元素形成的强烈感性体验——“唐诗对艺术作品的启示作用是巨大的,例如李白的山水观就与当代流行的山水想象截然不同,对李白而言,山水为求道之路,因古浙东山水有莽荒之气。古今山水不同,但同归于山水精神,敞开向深邃的宇宙观。”(高世强)

 

高世强团队在山林间拍摄所得的影像素材

 

《山水:唐诗辞典》在这样的语境下逐步诞生。在展厅中,参展的青年艺术家们以诗的逻辑、影像的语言,运作时间与空间,同时在诗歌、绘画、影像三种媒介维度上展开空间影像叙事,营造多重混沌的诗意。

 

“在影像部分,这些青年艺术家们融合了自然与人世诗意生发的时刻,追寻诗意的影像,以及作为我们知识背景的唐代诗人与诗篇。在空间叙事部分,我们化山水与山水画意为空间的诗意,并于这诗意漫溢之境,处处流淌着当代诗人肖遥(王良贵)那动人的篇章。”(高世强)

 

《山水:唐诗辞典》现场的装置,刻有李白等诗人的形象

 

展厅中,夺人目光的便是地面遍布的山形装置。这些装置作品在创作展示的过程中,经历了从立式到水平放置的更迭,这背后则是观念的一次迭代——

 

“装置上的绘画部分,是我们与国画院、版画系在读和已毕业艺术家合作完成的。曾经我们想用立式的摆置方式,那样会让观者和李白这样诗人的形象重叠,形成直接的对照关系。而由于展厅空间的变化,我们最终选择让作品平面放置,反倒令观者在走入展厅时产生‘俯瞰山水’之感,而这也符合了中国画山水传统中高远、平远、深远的关系。山水装置有明有暗,是以国画山水的比例所进行的现代化改造设计。”(高世强)

 

《山水:唐诗辞典》现场   肖遥(王良贵)诗行

 

展厅两侧墙下斜倚或横陈的,则是当代诗人肖遥创作的诗行,这同样形成了一种映照关系:肖遥老师在产生诗意的时刻写下这些句子,创作团队捕捉影像、组织结构出一个空间影像作品,去回应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的诗意时刻。

 

在这片山河与文化中历经千年,我们仍旧在书写自身与世界间角力的关系,“唐诗辞典”即是寻求这三层诗意时刻的叠合。通过每位艺术家对唐诗的深入发掘,在具体的诗句的语境中,寻找出那些比抽象的、纯粹的词更为复杂的意味。

 

《山水:唐诗辞典》现场

 

“古人将天台等山水视为真正的‘仙山’,而今人又该如何去看待?在古人所写的诗的背后,有一种东西是与今天的我们完全断绝了的,而这更关乎于宇宙观层面的追索。唐人比当代人对山水的感应更为单纯,而今人的感应多了许多历史性的沉淀积累,其中包含了与古人相似之处,还有对传统简单化的现代性危险。从视觉上,影像作为媒介,天然地具有限制。采风所至的偏远山野与影像相结合,视觉的应急感应在直观的感性上,是与古山水感应相吻合的。”(高世强)

 

在对古今山水感知和创作的差异上,高世强提到唐诗中包含了唐人在面对自然山川时的一种应激反应,因此这次创作,需要将今人还原到与山水的互动过程中去。

 

高世强团队拍摄创作时所面对的山川雾色

 

对创作团队而言,“唐诗之路”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创作契机。高世强对我们强调,此次是与“集体创作”相区别的“创作集体”。参与其中的青年艺术家,都是独立地完成自己的影像创作,但又都是共同地工作、探讨。

 

张立的作品《双荫亭观》围绕一个在丽水的双荫亭进行超现实的“文化漫游”,寻求一种中国人的文化倾向。尹伊伊的作品《归山归》将所有的影像作镜像翻转,自然的山林变形成诸如“曼陀罗”、“巨兽”等颇具意趣的形象。陈璇的作品《辋川》以自己创作的现代诗行作为剧本,在拍摄和创作之间形成动态的互动关系。汪嘉欣的作品《记之》有一种调侃的态度,将山林与现代物并置,同时也能捕捉到山林的影像美感,从微观的视野来切入大自然,体现出在都市中成长的90/00后一代人与上世纪中期出生的人对诗的感受和理解的不同。孙晓宇擅长三屏叙事,她的作品《寻山中事》具有唯美的影像风格,符合“创作集体”对山水的感知,试图在自然山水中寻找“虫洞”,让观众得以“穿越千年”感受唐朝。

 

这些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之间具有异质性,也有共通性——他们都在寻求自己眼中山水里的诗意。我们所有的影像创作,最初都是从唐诗的关键词出发,寻找中国文化中的诗意起点,从而发掘出超越唐诗的时刻,再到山水间寻求诗意。每位艺术家在结构里面要寻求自身的差异性,比如通过文化漫游来看中国人的文化形象;再如将影像进行镜像翻转,使得自然之物更接近其他的意象;又如诗歌创作与影像创作间的互动关系,从自创诗歌出发来捕捉影像……”(高世强)

 

《山水:唐诗辞典》现场

 

 

越窑青瓷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秘色越器》唐·陆龟蒙

 

浙江省文史馆馆员陈淞贤、张禾等于慈溪越窑进行青瓷创作

 

在此次展览中,许多浙江省文史馆馆员先生们以丝、瓷、茶、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进行创作。同时,他们与策展组共同希望这些“非遗”非“遗”,而是可以重新在一个情境中“活”过来:在现代的博物馆体制中,丝绸、瓷器、茶叶分属于三家博物馆;然而,曾经这些东西不过都是在一张案子上的,曾经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便是如此细腻、精微。展览现场,丝瓷茶琴等器物与书画都成为唐诗的一种“物证”,同时也勾织成一种唱和。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越窑青瓷的器物中所蕴涵的,便是文化的兴盛根植于盛世的繁荣。唐朝诞生了无数诗歌的浙东唐诗之路,同时也是一条运输越窑青瓷的“瓷器之路”。绍兴上虞是浙江越窑青瓷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地,从东汉到宋代,其制瓷史长达1000多年。有人的地方就有陶与瓷,而在陶器3万年的时间长河中,浙江越窑青瓷对历史最大的贡献,就是把陶器转换成瓷器。

 

陈淞贤青瓷作品与《诗心自在山水间——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研究员)书画合册》

 

“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展览现场

 

“秘色瓷”的绮丽色彩,与上虞曹娥江两畔的优质瓷土有关,也与复杂的烧制工艺有关。经过多道工序的打磨,施釉后的瓷器方才可以呈现出越窑青瓷独有的美感。在工艺的改进上,窑具的改进利用了匣钵,烧制出最好的越窑青瓷。但凡是好的秘色瓷,一定是在匣钵里烧制出来的。

 

浙江省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陈淞贤告诉我们:“瓷器几千年的历史下来,我们新的理解就是对旧物的注重。与此同时,我们如果想要平衡古今观念、不断发展的话,最重要的就是以现代化的方式对越窑青瓷进行活化。器形、釉色,不一定要是老的样式,可以寻求契合于社会实际的可能性,也要让普通的老百姓,特别是新的年轻人接受,那么作为文化传承才有真正的意义,而且也会传承得更好。”

 

越窑青瓷作品创作过程

 

“就创作上来说,我们生发的感性和上手的命题,就是要求我们在专业上和历史去进行对话,并且将平常的事物转换为另一种表达方式。”

 

只有长期的上手实践,才能不断积累思考的厚度。在浙江省文史馆馆员、西泠印社理事李早眼中,每个人的心性都可以透过瓷来体现——“比如一些做金石的艺术家会把金石的气息带进瓷中,而相对的,画意笔人物的艺术家常常显得更为率性。艺术创作因人而异,但无论如何,艺术首先要真诚。

 

青瓷作品·书画合册

 

越窑青瓷的特色是釉,而在釉上刻画的技术又着实难以掌握。单从瓷器上的刻画举例,在瓷器上直接“画”与在纸上的差别不大,但是“刻画”则不同,“刻画”实际上是与“画”不同的表达语言。如果只是从中国画的“画法”硬生生转变到瓷器之上,就会显得非常生疏。

 

写在纸上的笔墨和刻在瓷上的刀刻,短时期内无法融合,只能不断借鉴、参考、摸索,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在创作此次展览的作品时,浙江省文史馆馆员、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张禾发现,这个过程已经完全到了中国画在瓷器上的“再表现”这一专业的技术层面,确实有必要也有学问,可以持续地往下推进。

 

“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展览现场

 

席案上陈设着根据陆羽《茶经》记载而仿制的唐代茶器,中国茶叶博物馆提供

 

在文化艺术创作上,陈淞贤强调要重温“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才能更为笃定地推动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要创新也要传承。尤其是在新时代的话语环境中,创新需要结合现代的文化思想,加以整合,这条路才行得通——“从本质而言,中国的文化遗产相当丰富,就看怎么去吸收、破解。这是一个消化并最终融合的过程。

 

 

古琴古调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弹琴》唐·刘长卿

 

浙江省文史馆馆员、古琴演奏家陈熙珵弹琴演奏

 

古琴在今人的想象中,也许是日常难见的古老文物。不过在古时,古调琴音深植于中国人的修养之中,是相伴生活的声音。

 

刘长卿曾作《弹琴》形容当时的人们对于古调的追摹:“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这首诗描述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偏爱当时新式的合奏性音乐,但在文人中它还未被认可。

 

展览中的书法作品《弹琴》,吴舫

 

展览现场的古琴胚

 

面对采访,浙江省文史馆馆员、古琴演奏家陈熙珵认为:“从民族管弦音乐的音乐性上来说,民族管弦音乐自身可以构成一种合奏的形式。在民族音乐中,我们正在丢失许多传统。要继承传统文化,先要让年轻人了解真正的传统,而并非仅仅是‘文化身份’的标签。真正的传承,不在于宣传个人,而在于宣传文化。

 

《碣石调·幽兰》谱(复制品)

 

《碣石调·幽兰》谱(复制品)细节

 

《碣石调·幽兰》谱是我国目前现存最古老的曲谱。作为古琴古调得以流传至今的载体,这类“文字谱”是用文字记述弹琴的指法和弦位的一种记谱法。除了详细描述演奏古琴的手法音位外,还保留了一部分节拍奏律的信息。

 

用文字来记录指法非常复杂,所以做琴谱也是一个做学问的过程,需要传承者的亲身实践与学识修养——“琴谱属于纸上的文字,必须要与音乐结合在一起。光从文字上理解了,不与实践结合,等于白纸一张。音乐与做学问一样,都需要踏踏实实。”(陈熙珵)

 

“古琴不是一种理念化的乐器,学习者必须接受规矩的训练,才能追求真正的古代文化。弹出几号指法、几个音,那还不够。弹出的音需要由内而发,与感情一致,才能成为愉悦。”对此,陈熙珵有感而发:“文人用艺术的手法表现自己深厚的感情,所以才会诞生这么多好的曲子。”

 

 

心房与诗云

蓬壶来轩窗,瀛海入几案。

——《茔禅师房观山海图》唐·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十七首》唐·李白

 

中国美术学院摄影系副教授邵文欢与策展组探讨创作观念

 

中国美术学院教师邵文欢一直对“唐诗之路”有所深入了解,近年来,他每年都会重走“唐诗之路”,每次都会拍摄很多素材。

 

其中,“瀑布”可能是他最能体现将时间视作为“一个关系”来做的创作。瀑布里的水落下是非常“瞬间性”的。瀑布是河流的极端现象,它在本质上是河流,但水平的河变成了垂直的,这在英文里叫“water fall”,即“水落”,古文里则叫“跌水”。

 

邵文欢参与此次展览的《心房系列》

 

“大家普遍认为,摄影是留存的与记忆相关的瞬间性时刻。实际上,还有消失以后不为人知也无法确知的‘那一块’。”在邵文欢此次的创作中,一幅摄影作品上就有着成百上千张照片的出现与叠加,它们共同呈现出与瞬间性相对的“历时性”

 

同时,从观看的视点上,此次的《心房系列》呈现出了一种散点而非聚点的观看方式。观者能在其中经历“移步换景”,从一个个不同的“焦点”扩展到更大的“面”的关系,而这个过程也可以将摄影原本相对平稳的关系扩展到更大的、更不稳定的层面。

 

如果我们将邵文欢的《心房系列·水瀑》视为“动态之作”,那么与之相对的便是一旁创作思路呈现为“静态”的《心房系列·山林》,捕捉了千年松树的枯死与消亡,松树的表面上缠有来自日本的松线虫。“当时见到的时候视觉上就很震撼,有时候会遭遇到这种‘不知所措的美’,出于这样的感受和想法把它记录下来。”

 

邵文欢《心房系列》细节观览

 

邵文欢创作摄影作品的过程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拍摄,第二步是在暗房和数字化过程中调整,第三步是绘画。进行后续拍摄长达几年的时间,他发现创作的最终态与出发时产生出截然不同的矛盾。在他眼中,创作演化的过程是重要且有趣的。

 

摄影创作的最后一步为什么是绘画?面对这个问题,邵文欢回答说:“绘画可能是情结,也可能是干扰。摄影创作和绘画有差异,但绘画的经验会在创作中产生影响。当我拿起相机主观地去面对现实的时候,现实已经不是现实,而是真实的关系。往往可能在一个失焦的情况下,相片才变成一个相对还原的关系。”

 

在多次重走唐诗之路后,邵文欢认为“唐诗并不是一个局狭的概念”——唐诗所演化出的文化性,让他看到了人们在生活等各方面习惯性的影响,也看到了山水背后所隐藏的更为复杂的线索。对他而言,这是一切创作的出发点。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教师于朕则以一个多媒体剧场空间来回应“唐诗背后的宇宙观”这一议题。在他看来,“唐人宇宙意识的崛起,成为盛唐时代重要的审美方式,最终促成唐人对宇宙意识的追问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唐诗宇宙-诗云》作品的概念起自刘慈欣的科幻小说《诗云》,那篇小说体现了中国科幻母题中既有的“古典内涵”与当下的“古意新用”

 

就是在这样的唐诗宇宙意识下,于朕完成了自己的创作——在环形空间场中,观者入圆心,以扁环形LED屏幕作介质配合极光与烟雾,场中充满了“诗云”,将唐诗从字到形到气到声进行AI混合处理,打散重构再还原组合,从而描绘出李白制造的“诗云世界”。 

 

 

场中白、红的字节跳动分别对应两首诗,白色的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红色的是“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这两首诗在“环形宇宙”中形成了“一白一红”的冲撞状态,其实也代表了“一阴一阳”的东方式阴阳观。

 

“白发三千丈”关于个人在时间巨流中的伤逝之情,纵然洒脱如诗仙李白也不免有“明镜秋霜”的感时伤怀。而与之相对的,“炉火照天地”则是关于集体的劳动情怀,打铁匠在月下挥汗,铁花与烟雾如花般绽放,劳动的歌声流动到夜色中的河流上。

 

观者在环形宇宙三个蒲团中背靠背落位,在其中感受诗的状态、唐人和宇宙的关系。“唐人的美学是宇宙化的,在人声合成的宇宙当中,所有的字横空飞出。它们就像是宇宙的星辰,最终想营造出一个宇宙中的虚空之境。”(于朕)

 

“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展览现场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唐诗抵达了那个时代的一切情感,抒写出中国人的无穷怀抱,构建了中国文化圈的共同修养和文化心理底色,而诗路行走则为艺术的追本、溯源、守正、出新提供了养分,这是对唐诗之路的文化艺术研究带给今人的重大意义。

 

“浙东唐诗之路”曾是一个上演时间持续数百年的文化创造现场。那些千载之前,在一方山水和尘世之中的行旅之人,面对自然天地、人事代谢,留下的吟唱、咏叹,流传至今。而今日的“浙东唐诗之路”,则更突显出其浙地人文与风物传统。“山水以形媚道”,抚今追昔,在向传统发问的过程中,文史研究者与艺术创作者们,也在激活传统、延续传统

 

艺术频道此次推出的总计四期、近3万字的“唐诗之路”计划,至此完结——

 

1. 行走在「唐诗之路」上

 

2. 唐诗之路上的「民」与「乡」

 

3. 「诗与思」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的艺术家

 

浙江省文史馆与中国美术学院在唐诗之路上的行走、调研、创作,将是一个持续数年的长期计划:“唐诗和这条路的现场,以其超大容量告诉我们,距离‘成果’还很遥远。它的可能性非常丰富,核心是《二十四诗品》中说的‘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谁道青山行不尽,更向深山深处行。”我们的身心将继续徜徉在这条行不尽的“唐诗之路”上。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2月26日,在此期间向公众免费开放。欢迎更多观众来到浙江省展览馆,找寻自己对于“唐诗之路”的感思。

 

 

值得一提的是,“唐诗之路大讲堂”系列活动将会持续在展期内举办。“大讲堂”邀请来自国内外高校、研究单位和博物馆专家学者主讲,主题涵盖诗词研究、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目前已举办六期,其中包括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教授胡可先主讲「浙东唐诗之路的形成与兴盛」、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张文江主讲「寒山子诗集序」、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鲍志成主讲「唐诗之路: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等。

 

“唐诗之路大讲堂”的形式不限定于常规讲座,而是结合专题分享、表演、品评、公教等形式,为观众和市民朋友带来多场当代雅集。辞旧之际,用对“唐诗之路”的重访迈入新岁。

 

“唐诗之路大讲堂”张文江教授主讲现场

 

“唐诗之路大讲堂”胡可先教授主讲现场

 

 

展览信息

 

 

展期:2020.12.27 - 2021.02.26

地点:浙江展览馆1、2、3展厅(杭州市下城区环城北路197号)

指导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中国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展览馆/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

协办单位:中共杭州市下城区委宣传部/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

策展团队: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参展艺术家名单(按拼音排序):

鲍海舟、鲍贤伦、毕学锋、蔡枫、蔡景辉、蔡荣、蔡逍遥、蔡逸鸣、蔡宇潇、曹简、曹近桐、曹寿槐、曹晓阳、曹源、曾德乾、曾梦雯、曾雯洁、常沙娜、常耀、陈涵菱、陈加元、陈珂亦、陈理同、陈梦霏、陈墨、陈培林、陈劭玮、陈水滴、陈淞贤、陈向迅、陈笑倩、陈心尧、陈心雨、陈欣桐、陈璇、陈怡然、陈芝宇、谌文君、褚泽雅、邓佳隽、丁婕、丁茵妮、董莳、董兆麟、杜佳、杜昕、杜阳光、段官来、段燕俪、樊纪雯、范阳子、方晨康、方成哲、方佳圆、方洁婷、方舒弘、方译玱、方远、方志恩、房鑫冰、冯冬杰、F4、冯国飞、冯铭越、高丹阳、高行、高禾、高世强、葛佩文、古端宇、顾宏、顾嘉晨、顾伊澄、郭婧莹、郭梦瑶、郭学焕、海晞、韩洁妮、韩璐、韩天雍、何净冉、贺芊芊、侯璨、胡川、胡雷鸣、胡晟轩、胡玮嬿、胡云鸽、华张懿、黄冰怡、黄晨杨、黄芳、黄霁颜、黄剑波、黄森榕、黄新淼、黄奕宁、黄音烨、黄雨珂、黄语琦、黄子恒、纪欣盈、季晓楠、季泽心、冀宇凡、江心语、姜鹿语、蒋心莹、蒋弈、蒋雨虹、金建宁、金鉴才、金越灵、李晨瑜、李丹阳、李格格、李嘉晖、李玖胜、李凯生、李立恒、李迈、李敏、李舒麟、李思瑶、李思怡、李天行、李文馨、李夏荫 、李小彬、李琰、李杨、李怡弦、李玥彤、李早、梁佳丽、梁祺炜、梁升权、林伯强、林红柳、林佳婷、林剑丹、林锦兵、林可欣、林梦婷、林皖、林筱彤、林啸、林扬、林祚雄、刘承龙、刘海勇、刘胡静、刘柯君、刘彦勇、刘怡彤、刘毅、刘颖静、刘禹君、刘耘帆、刘子涵、楼炳文、楼国明、卢嘉棋、卢西、陆宏斌、陆嘉皓、罗博怀、罗鸣、罗晓楠、罗艺璇、骆恒光、骆献跃、吕翊琳、马牧野、马其宽、马艺璇、马亦钊、马樾、马正昊、毛德宝、毛恒予、闵罕、闵学林、缪卓依、牟晋奕、宁静、欧阳浩铭、潘美华、彭千禧龙、彭思裕、彭筱苑、朴多喜、钱嘉慧、钱伟强、秦双怡、裘书雨、裘雪莹、人青、任道斌、任晓煜、桑芷嫣、尚佐文、邵文欢、沈定庵、沈金加、沈临枫、沈姝言、沈晓明、沈语、盛天晔、施乐妮、施徐华、石维璐、石一元、宋柏松、宋汇文、宋开智、宋科含、宋涛、宋振、孙楚阳、孙嘉鸿、孙明珠、孙威、孙晓宇、孙永、孙梓怡、谭清、谭文瀚、汤南南、汤紫娟、唐晓纯、腾佳琪、滕隆、田丹妮、佟飚、童亚辉、童中焘、涂可欣、涂勇、汪嘉欣、汪思萌、汪廷汉、王冰彬、王博、王超、王晨、王晨绮、王晨阳、王迪、王冬龄、王健企、王婧怡、王乐怡、王若兰、王诗奇、王思菁、王玮、王吴沛涵、王欣怡、王雅婷、王瑶、王一婧、王瑜、王羽洁、王震宇、王卓凡、尉晓榕、魏晨、魏宇琪、邬漪伦、吴舫、吴静初、吴声、吴筱灵、吴宇杰、吴玥羲、吴致远、伍启彦、武引筱、席明亮、鲜于允、向诗媛、肖从钢、肖兮雨、肖亚婷、肖知骏、谢聪颖、谢星语、谢雪莹、熊秀芳、徐朝兴、徐大路、徐家昌、徐可、徐琳惠、徐天羽、徐旭明、徐弋洲、徐子涵、许江、许力、许诗莹、严怡畅、颜舒泓、杨畅、杨静蕾、杨璐卿、杨森、杨顺、杨思辰、杨思韬、杨婷、杨潇、杨子奇、姚可人、叶菁、叶泠言、叶露盈、叶芃、叶润泽、叶文夫、叶子健、殷文琦、殷缘、尹伊伊、于朕、于卓滢、余蓓、余丛灵、余诵陶、余正、虞青琳、袁梦、袁泉、詹典儒、张诚林、张耕源、张谷良、张含、张禾、张捷、张婕、张乐、张立、张铨、张如元、张书彬、张书燕、张桐、张苇如、张晓峰、张笑棋、张亚琴、张怡蕾、张宇翔、张卓然、张子然、章慧、章利国、章敏、赵继、赵家玉、赵梦瑜、郑承荣、郑惠文、郑心怡、郑竹三、钟吉龙、周峰、周靖涵、周林玮、周青、周彤、周雯婷、周孝歌、周逸伦、周子杰、朱朝晖、朱翰石、朱子瑞、庄妍、卓鹤君、左雯萱

 

媒体宣传: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视觉设计:毕学锋研究生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