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 Zhipeng
王志鹏
新的作品《裂》是因为手机屏幕裂了所创作的吗?
王:是的,我的手机。心都碎了。可以叫《心 碎》、《芯 碎》、《薪 碎》。
这次你展览作品的陈列方式都比较随性,和你之前的精密严谨很不同,这种转变的是有什么原因吗?
王:“精密严谨”太可怕了。其实这次展览作品的陈列方式也很“精密严谨”都是表象。
这件作品应该怎么理解呢?
王:阐述:一组监控画面
可以透露一下内容吗?
王:已经透露了。
监控里面的内容是什么呢?
王:就是被监视的对象。
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吗?
王:客不客观我不知道,反正是存在的。
现场行为预告--4月6日下午15:00
王:我这件作品的想法,重点不在于画面。重点在于人观看的一个视角问题。这种观看的方法,我觉得有点回应塞尚的感觉。同时因为头盔本身它是可以被篡改的,所以说也有一个就是说,被人控制的,这样的一个状态在里边。头盔可以加滤镜,说得简单点,就是可以加不同的滤镜,那你看到的东西就会被这些滤镜所以影响。
王:我觉得你们可以把这个当成一个可有可无的一个突发事件去处理,就是说,感觉这个东西他本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展场里边。我觉得如果是这样的话,会不会有一些其他的思路在里边。不一定每一个东西都放在那么理所应当。你可以放一些,很莫名其妙的东西,为什么突然会出现的这个地方,然后做一件这样的事儿,这个事儿做完了呢,他就没有了。是不是可以这样来做这样一个现场的一个表达。这个展品是脱离你们展览逻辑的,可能是另外一个现象,或者说是一个非展场状态的一个现象。
LIN Jing
林 璟
和你在国内的创作相比,你现在的创作似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我觉得这一切都是早已在我心中种下的因而得到的果,只是不同的果结在了不同的时期。我的作品都是传统与当代的结合,东西方文化并置,其实都是关于对“边界”问题的探讨,只是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罢了。
我沉迷于一些高科技产品。AI产业的迅速崛起挑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引发了我对这一现状的反思和质疑。我使用了新型机器来进⾏传统艺术创作,运⽤了⽔墨、画布等传统材料,与新科技相结合,同时改变了它们本身的功能和天性。我不断尝试打破既定的种种定义和边界,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让自己长期坚持研究的方向。
你的作品许多谈到人本身,但是这次展览中展出的作品,都是关于机器设备的一些提问,这中间的关联是否可以简单谈谈。
其实对机器的探索就是对人本身的探索不是吗?准确的说,我在这次展览中的作品其实都是基于对人和机器之间的关系的思考而衍生出来的。从人出发延伸到机器又回归到人本身。
我意图将机器作为“艺术家”进行绘画创作,作品的结果是这些主体性缺失的绘画,它们看似被机器所画,但同时机器也是被生产出来的客体,却创造出复杂的图案形态。那么谁才是这些艺术品的作者呢?通过展现这种无固定形态且主观性缺失的状态,我想引导观众去质疑他们自身与机器之间是否存在本质的界限, 并进⼀步重新思考他们对于边界的认知。
这次几件参展作品的创作契机是?
Potatoes是我初到美国时作为一个外国人在一个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感受到疏离感而产生的一个作品,是对自我身份的定位和这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索。
Machine Consciousness 和 Machine Creature 是基于对人与机器之间关系的探索产生的,侧重于体现机器的自主意识。偶然一次我留意到家里的扫地机器人表现出失控和秩序紊乱的不确定现象,有时它没有根据既定的程序运作,甚至有几次在我未启动它的情况下突然自己开始工作,通常我们会用bug去解释这一现象,但这也恰恰引起了我的思考,是否这正是它们在摆脱人为控制的自我意识的体现呢?这一系列创作不是为了给出一个答案,而是为了更直观的带出我的这个问题。
Ziv Zeev Cohen
谈谈你的行为装置作品吧。
Z:我把LCD屏这种被标准化统一生产的产品,通过Authenticator(金字塔装置)作为操纵者和艺术家的手进行共同创造,使其变成唯一存在的艺术品。最终的作品以灯箱的形式呈现。这是对Walter Benjamin书中机械化复制生产部分关于绘画史和摄影史的争论的一种探索和质疑。
你的背景最初是摄影,怎么一步步转变到这么多种媒介的呢?
Z:我发现相机是一个神奇的设备,它可以通过相机转换现实、操控时间。它经常带着我进行一段旅程,我想把现场的感受通过作品转达给观众。于是开始觉得传统的木相框和打印的相片太局限了。所以开始打破这种形式。
我看到你的作品主要是讨论人和机器的关系,你是怎么从摄影的媒介转换到带有人性的机器的创作的呢?
Z:是的,我的创作主要是探讨人和机器的关系、机器作为现实的媒介载体、机器作为人身体的延伸。机器如何帮助我们感知周围世界,依赖科技我们可以更好的感知现实。我的作品《The Submarine》让我意识到我们现如今正高度地依赖着科技。人在潜水艇中,完全依赖机器探知外部世界。就像现在我们依赖手机、相机去探索、记录周围的世界。
你在探讨机器的同时,好像又联系到了一些科学的自然现象?是什么让你开始关注到这一块?
Z:我是在我哥哥的影响下,喜欢看科幻小说,然后开始去探索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理论。在John Berger 的《Ways of seeing》这本书里,他把人的眼睛作为宇宙的中心,他讨论了绘画史和透视在绘画中的发展,以及摄影技术的发展如何改变我们的体验。这第一次让我对自己的感官有了质疑。这让我有了一系列通过我所制造的机器去探知自然界中人类感受不到的弦波的作品。比如《Red》这个作品,就是通过相机对红外线作品的记录。这个作品只能存在于视频里,因为人肉眼是看不到的。
无效兑换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青年艺术家扶持项目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承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基本视觉研究所
学术主持:张培力
展览总监:余旭鸿
策 展 人 :童茜、杨又晨、张钧雷
展览统筹:夏商周、蔡可成
媒体宣传:赵怡、杨翔
视觉设计:杨炳华
参展艺术家:
陈芷豪、傅文超、黄晶莹、龙盼、刘宸、吕凯杰、刘铁源、李心夷、李依珊、林璟、米一峰、Pumunu、潘草原、邱奕雯、施三本、沈蕊兰、石冰、申一涵、王志鹏、汪嘉欣、月台小组、于航、易超、Ziv Zeev Cohen
展览时间:2019年3月26日——2019年4月26日
展览地址: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实验展厅(-1楼)【从缪斯咖啡楼梯通过】
特别鸣谢:范厉、张辽源、刘畑、郭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