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Xinyi
李心夷
之前你的创作多数是装置、影像这一类的作品,这个作品似乎是你创作的转折?
李:是的,之前的作品气质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以前的作品并没有那么注重色彩、视觉等方面的因素,这种转变的发生主要跟我之前出国经历有关。当时忽然到了一个新的,很自由的环境里。选择太多了就会迷失,不过也要感谢那段经历,才诞生了这个作品。
那么这个作品是怎么从版画作品发展到空间装置的呢?
李:因为很迷茫,想索性接触一些之前无法接触到的技能。接触版画之后,了解到了各种有意思的材料,金箔、闪光粉,甚至还有乳胶,我就尝试把各种技术和我的UV粉结合起来。我有一幅版画刻的是透视空间(当时我的工作室是一间拥有两扇窗户面朝密歇根湖的空间),这个环境因素影响我慢慢地将平面版画与真实空间结合了起来,有了现在这个作品。这次展出的其中两个盒子是我之前展览做出过的空间,我将会把“盒子”累积下去。
你过往的作品多数从自身记忆、感受和生活体验出发,这个作品和之前的创作是有联系的吗?
李:这个作品依旧是从自身体验出发。在美国,大家都很注重隐私。比如电脑摄像头都会贴起来。因为据说google会偷拍你的照片!当时Studio都是门帘,踮起脚尖就能看到里面。有个韩国大叔老是偷窥我,不过每次被我发现他就跑了。以至于后来听到脚步声就以为有人往里在看我,所以我开始思考私密空间的安全感和人心理的关系。
除了关于窥探,以及自身记忆有关的话题,你平时的一些创作状态或者说一些创作的源动力是什么呢?
李:很多人都会问我当代艺术到底在做什么?其实我觉得就是以不同的材料表达我们的思考。只是我们所用的媒介不那么被大众所接受,而媒介传递过程中,人的背景不同,感受也会不同。我不会太强迫自己做作品,都是挺偶然的所思所想和材料之间的碰撞。
LIU Tieyuan
刘铁源
刘:特斯拉这个作品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创作方向。即视觉缓脑,也算是一种精神治疗。就是人们很喜欢去观察一个规律性的动作,这样可以让人们一直去看,然后去发呆,去放缓自己的心情,忘掉脑子里要想的事情,达到放松的状态。
同时特斯拉代表的是一种电弧反应,也正是我们的生活状态。遇到一些人与一些与之交集,转头遇到另一拨人又与另一拨人交际。这种转换可能会让人很累,有时候其实不去想很多,所有人都很好相处,这个世界没有天生的坏人,所以用好心情去面对每天的身份转变吧。
精神治疗你提到,和你自己有什么关系吗?你似乎很关注人群?很多这种与观众互动的作品。
刘:和我的关系在于,我身边会有一些抑郁症朋友。我很希望能帮助他们,但却找不到方向。我在想能不能从源头找到办法,用一种方式去缓解大家的压力。当下每个人会有“丧”的一面,有被压垮的时候,也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心理问题或病症。我希望可以有这么一些作品,愿意去为公众考虑,去做这样一些缓解精神压力的事情。我个人比较愿意关注人群,同时我作为一个学公共艺术出身的人,我很愿意去多加入一些人的情绪在艺术创作里,我希望我的作品里能多一些“人味儿”。
刘:我五年的涂鸦时间里,我发觉很多人都很喜欢拿喷漆在墙面上涂鸦,我觉得这是一种天性的解放,代表人原始的一种释放。其中既含有破坏的欲望,也含有创造的情绪。所以我想提供这样一个墙面来让大家去玩。但是在玩过之后,我会集齐大家的作品,然后压缩成为一个共同的作品。
这个作品似乎是最贴近你性格的作品。
pumumu
彭炜杰
彭:我的一个认知就是:除去商业行为,艺术有关的东西都应该是有脾气和有态度。
这是必须,我们也是带着这个目的做展览的。
你的作品,我们今天讨论担心它的实现效果。你当时给了两次效果图,第一次是地面和顶上反射亚克力板,第二次给的是光在空间当中窜来窜去的,我们觉得上下反打的这种效果会不会好点?
彭:我后来自己想过,认为光还是在空间中折射比较好,“窜来窜去”有“走多远”的意思在,也有“无序”的意思,更符合我作品本身想要说的东西,而上下反打太过于规整有序了,然后就无趣了。
在通道中穿梭的光会不会被穿过的观众挡住?这是你想要的吗?
彭:首先,有观众进入然后把光挡住了,这本身就是我希望的,“一束光能走多远”这个“多远”就是由观众来决定的,这是对“一束光能走多远”这个于日常生活来说无意义问题的介入,从而通过介入来反思无意义,你们担心的“消失”就是我看重的“介入”,“一束光能走多远”不是一件能进行“自我演说”的作品,它更强调交互性,以及观众在交互过程中形成的解读。然后就是,光的出发点高于人,所以光不会完全消失。
无效兑换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青年艺术家扶持项目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承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基本视觉研究所
学术主持:张培力
展览总监:余旭鸿
策 展 人 :童茜、杨又晨、张钧雷
展览统筹:夏商周、蔡可成
媒体宣传:赵怡、杨翔
视觉设计:杨炳华
参展艺术家:
陈芷豪、傅文超、黄晶莹、龙盼、刘宸、吕凯杰、刘铁源、李心夷、李依珊、林璟、米一峰、Pumunu、潘草原、邱奕雯、施三本、沈蕊兰、石冰、申一涵、王志鹏、汪嘉欣、月台小组、于航、易超、Ziv Zeev Cohen
展览时间:2019年3月26日——2019年4月26日
展览地址: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实验展厅(-1楼)【从缪斯咖啡楼梯通过】
特别鸣谢:范厉、张辽源、刘畑、郭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