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动态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26日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微信公众号
浏览量

 

 

泥土之相——2018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暨第十一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家协会陶艺委员会、中国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南宋序集、壹向艺术空间

策展人:

周武、刘正、戴雨享、雅克·考夫曼、张清渊

展览时间:

2018年9月25日——10月7日(中午12:00)

主展览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南山路218号)

分展一(当代新锐青年展):

2018年9月13日-9月26日,南宋序集(浙江省杭州市中山中路59-69号)

分展二(青年实验展):

2018年9月25日-10月20日,壹向艺术空间(浙江省杭州市虎跑路48号)

 

髹漆之意——2018杭州国际当代漆木艺术展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

策展人

周武

展览时间:

2018年9月25日——10月7日(中午12:00)

展览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南山路218号)

 

 

2018年9月25日下午,“泥土之相——2018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暨第十一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和“髹漆之意——2018杭州国际当代漆木艺术展”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联合开幕。

“泥土之相——2018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暨第十一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邀请了来自中国、英国、瑞士、法国、丹麦、西班牙、韩国、日本等的38位艺术家,参展作品400件。展览以“泥土之相”为主题,从陶瓷艺术的基本材料切入,回归手工艺术的本源。陶瓷诞生于泥土,陶瓷的发明与发展,印证着人类的文明尺度。这种古老的手工艺文化物种,与人类文明共生,裹挟着一个族群社会生活历史的记忆。因此,土地孕育着人类文明,陶瓷则是印证这一人类文明的具体物相之一,承载着社会族群的世俗生态。“泥土之相”这一展览主题,隐透着历史哲学的思辩,其中“相”字意味着品物的外貌特征,也指向一种智信的观看,同时还包含相学之观,这种观看是一种多维的系统省察。由泥土而陶瓷,是本次展览“泥土之相”主题的由来。这是对事物根脉的观看与关注,是从事物根源的寻觅至思想精神的蝶化。

“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诞生于1998年。2014年,“第九届中国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举办时,“杭州国际陶艺双年展”首次以平行展的形式举行,今年是这一高规格国际陶艺主题邀请展的第三届。值得关注的是,这种两展叠合的展览方式,在今年将再一次升级,演化为多个平行展组合的群落式学术交流活动,分为国际邀请、中国新锐、专业研究生、社会工作坊等不同层级的陶瓷艺术展。这一群落式的学术展览从时间和空间上将突破过去的传统模式,时间上以持续性替代过去的短期密集展示,空间上展览场所散落于杭州城市中心及周边区域——以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路美术馆为核心,以位于城市中心的中山路南宋序集和虎跑路壹向空间为次中心,以位于市郊的各陶艺工作坊为补充,形成一条陶瓷手工艺术的视觉风景线,多展簇拥集成一个总体的陶瓷艺术学术活动月。展览作品对应新时代陶瓷手工艺术的创作与教学研究,陶塑、器皿、实验、影像等参展作品,构成了杭州湖山人文手艺的剧场式和节日式的展演。这一具有开创意义的当代陶瓷艺术文化盛会,分为“东西的对话、新锐的匠作、学子的实验、新星的工坊、个案的研究”五个版块,从不同维度指向“泥土之相”这一哲学性质的命题。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陶瓷创作者,将围绕陶瓷根源性的问题,进行自由的回应与阐释。

联合开幕的“髹漆之意——2018杭州国际当代漆木艺术展”,是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首次举办的国际性漆艺展,该展览展出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法国等的31位漆艺艺术家的60余件作品。展览主题“髹漆之意”,强调对这一传承了八千余年的手工艺术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思考与探索。漆艺历史悠久,但因其依托材料及技术的特殊性,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正逐渐失去它往日光辉的地位。如何进行材料语言的实验?当代漆艺设计与创作有哪些新的探索?本次展览将带来艺术家们的前沿思考和创作。

 

 

让泥土开放自己

 

初夏的阳光,穿过温度颇高的空气,洒满发白的长案。那褐色的土已经被锤炼成团,置于桌案之上。此刻,泥团又被揉练着,由块练成片,又从片凝成块,如是反复,渐渐地发出一种糯味来。用手指轻按,便泛出一层油脂,从指缝中滑过,分明泌着暖意。将这般油暖平滑的泥土附在物形之上,那泥轻轻地依着器形平伏下来,微微地露出大地的纹理。须臾之间,泥面上泛出一片浆色,仿佛土的呼吸,容不得外力的触碰,唯有它在初夏的湿气中,缓慢而庄重地呈现自己……

这是我用泥片做作品时的真实感受,这也是我观看好的陶瓷作品时的真切之感。对古往今来的制陶工艺,我们无不钦敬有加。而真正的工艺之美,并不在于工艺本身,而在于工艺所呈现的料质之美。正是这种料质之美,把工艺分作土、木、金、纤维以及冶烧、织造的不种类别,以满足人的衣、食、住、赏的生活需求,又让工艺与自然大地始终牵连在一起。纯正的工艺者以天然为上。这个天然,不仅指天生的良材,更指这种良材对工艺的培植与开发。庄子所言“梓庆削木”的寓事,正是以颇有点惊悚的方式,道出天生质材赋予工艺的天然之义。工匠觅良材,良材育工匠,此所谓“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那泥土在呼唤着它的本相,那鐻木要求艺者齐以静心,真正的工艺之美恰是天然之然的恩赐与馈赠。

这种天然之然又引领着工艺在一个地域的环境、社会、生活的缘在世界中存活。因有高岭土,便有景德瓷,便有中国半部工业生产的历史。这便是“乡土”的真正涵义。这种天然之土不仅蕴了瓷的土艺,还蕴了瓷的地方风土,瓷的明清工业,瓷的中国美学。虽然,历史上,有多少乾隆的督陶官唐英之辈催生瓷工艺的不断趋新,造就了从青瓷、白瓷到釉彩大瓶的千变万化,但其所依持的基土,还是高岭土以及在它的良质基础上探求出来的技艺世界。

庄子通过梓庄之口谈“削木成鐻”,必齐以静心,去除杂念,同乎无欲,提升境界,然后“成见鐻”,即胸有成鐻。在这里,手艺人的境界得以神奇刻划。手工,拇指与四指的天然配合,指掌虚实的无间道,那手上的愉悦与潇洒是藏匿在材质之中的。手工的境界有如自由的通道,让良材的天性与人的天性沉醉于一,或者说:人的天性即存于良材的天性之中,忘外生万事,忘四肢形体,将良材置于其所在之处观其在。人沉醉于良材之中,亦同时被置于所在处观其在,被发现与被塑造的恰是人自己的天性。工艺的高境即在此以天合天。

风抹微云,霁含轻烟。那泥被揉压着,锤炼着,被不断地置于压迫和危机之中,又代表着人,回复着生命力,回复着主体的自由的期冀。如是,泥土得以天然开放,人亦按其所是的方式得以开放。

谨以此短文向第18届中国陶艺双年展致以深深敬意。

 

                                                   许  江

                                          2018年9月13日

 

 

泥 土 之 相

                   ——从事物根源的寻觅至思想精神的蝶化

 

泥土,这陶瓷的母胎,具有着博大、深远、崇高的多维意象,饱含着人文、自然、历史、地理的特殊涵义。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接近人性的神……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这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针对泥土的精彩论断。他以田野考察、社会调研和文献结合的系统性研究,聚焦根脉因素剖析,辨别民生生活百态;用走过千村万家的体验,深度感知乡村群落的万象,俯察社会人事的沧海桑田,并透过具体事物的表象去辨析本体的规律,凝练出人对事物的真知灼见。可以说,这一关于泥土的论断,是费孝通先生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切入中国乡土的社会形态,从而提炼出的宏观认识。他通过观察泥土及其承载与表征的人类族群生活方式,洞见一个农耕民族的乡土社会和差序格局。泥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鲜活化石,在东西方历史文明的演化中,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它是人世间最高地位的神,也是耦合着人性的神。换言之,泥土扮演着维系人类社会生态平衡与发展的角色,它与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属性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了生存、战争、人性洗礼后的泥土,黏附着人类的脾性,掺杂着社会的习性,自然便浸透了生命与社会的双重特性,乡土社会因泥土而生,也因泥土而亡。因此,对于人类而言,泥土不止是土地的物象表层概念,其背后熔铸着一个民族的人性与人格。

陶瓷诞生于泥土,陶瓷的发明与发展,印证着人类的文明尺度。这种古老的手工艺文化物种,与人类文明共生,裹挟着一个族群社会生活历史的记忆。因此,土地孕育着人类文明,陶瓷则是印证这一人类文明的具体物相之一,承载着社会族群的世俗生态。具体到东方民族而言,就是一种田园式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以及一种为人处事的人生哲学。由泥土而陶瓷,正是本次展览“泥土之相”主题的由来,这是对事物根脉的观看与关注,是从事物根源的寻觅至思想精神的蝶化。

                         

泥是土的一种状态。通常,人们将含着水份半固体状的土,称之为“泥土”。作为制造陶瓷的基础原料的泥土,是一种包含多种矿物质的混合原料,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对于泥土多维的解读,无疑有助于了解事物的本体,使之物尽其用。如果陶瓷匠者的创作研究,离开了对材料、工艺、技术等的实操上手和体验感知,其手艺思想将无法渗透到具体物象的内核。因此,手艺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转型升级,首先要从理解材料开始。具体到陶艺,要懂得认识泥土的本性,通过对材料的感知和对实践过程的分析,构建手工艺创造性转化升级的基础;其次,要思考手工艺器物其所由来。人们为什么要用泥土烧制陶瓷器物?理解这一点,是理解陶瓷制作过程的关键。我们认为,用材料制作器物,赋予无形之泥土以视觉形态,是一项集物质与精神为一体的创造性实践劳作,通常需要匠者具备对泥土的超验感知,并通过认知在建构空间的环节中植入人的思想。普通来看,泥土是陶瓷创作不可或缺的原料,对于陶瓷手工艺人而言,它却具有被不断推演的延展性空间。而且,它的色彩也极为丰富——有白、黑、红、黄、棕灰、紫等色相;它的肌理也各具表情——泥土含水量的不同,将会导致其形态特质的异变,从而产生开裂、泥泞、柔软、结块、延伸等不同肌理。

从纵向来看,“泥土之相”这一组合词语,隐含着透过表象洞察本体的意指,这是一种通过追溯原点来体察事理的观看方式,也是对人们认知事理的能力的打磨——通过超越泥土视觉感受力的锤炼,提升聚焦的能力,以此去除遮蔽事物表象的迷障。“泥土”是陶瓷艺术的血肉之躯,从陶瓷器物原料调和、成型手段、烧制方法的过程来看,“泥土”具有多种自然属性。以往接触体验过泥土的人,大体对于泥土会有一定的认知:泥土有干湿和软硬之别,也有固体与浆态的差异,其脾性和肌理语言丰富多变。一生从陶者一般都熟稔不同窑口所惯用泥土的特质:山腰里的泥土、田圃下的泥土、谷地中的泥土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其可塑性和黏性等特质各不相同,原生、次生、可塑、耐火、易熔……同一种泥土在不同的状态下也会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如泥土、泥浆、泥巴、泥粉、冻土、干泥、湿泥……什么是泥土?怎么使用泥土?为什么要把无形的泥土赋予意象造型?这是每一位面对泥土进行劳作生产的使用者,都需要去加以审视和考证的根源问题。

 

2018年杭州国际陶艺展,源于2014年第九届中国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所创建的平行展,今年是这一高规格国际陶艺主题邀请展的第三届。杭州国际陶艺双年展聚焦东方手艺根源的追问,通过具有实验性质的展览实践,形成独特的策展理念。从第一届的“泥之祭”,到第二届的“源归”,再到本届的“泥土之相”,理念的形成源于长达20余年学校陶瓷艺术专业团队的坚守,源于这一群体对搭建专业学术交流研究平台的探索和实践。这一种两展叠合的展览方式,在今年将再一次升级,演化为多个平行展组合的群落式学术交流活动,分为国际邀请、中国新锐、专业研究生、社会工作坊等不同层级的陶瓷艺术展。这一群落式的学术展览从时间和空间上将突破过去的传统模式,时间上以持续性替代过去的短期密集展示,空间上展览场所散落于杭州城市中心及周边区域——以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路美术馆为核心,以位于城市中心的虎跑路壹向空间、中山路南宋续集、延安路三尚空间为次中心,以位于市郊的各陶艺工作坊为补充,形成一条陶瓷手工艺术的视觉风景线。不同空间层次的设定,既是不同展览内容的呈现,亦是对于“泥土之相”这一主题的差异化、层级化诠释。

“泥土之相”系列展览群,依据展览主题、空间、作者等具体因素,在展陈的整体版块上作了较为明确的定义。展览从以往的点状升格为线与面结合的群展,展览场所布点的流线突显了展览内容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决定了这一学术展览的格局。本次活动不仅有平行展,还有多层面的卫星展,多展簇拥集成一个总体的陶瓷艺术学术活动月。展览作品对应新时代陶瓷手工艺术的创作与教学研究,陶塑、器皿、实验、影像等参展作品,构成了杭州湖山人文手艺的剧场式和节日式的展演。这一具有开创意义的当代陶瓷艺术文化盛会,分为“东西的对话、新锐的匠作、学子的实验、新星的工坊、个案的研究”五个版块,从不同维度指向“泥土之相”这一哲学性质的命题。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陶瓷创作者,围绕陶瓷根源性的问题,进行着自由的回应与阐释,其中:

“东西的对话”以国际资深陶艺家与国内资深陶艺家作品的相遇为源头,引出一场当代中外陶瓷艺术对话与交融的盛宴,体现文化的碰撞与思想的火花;

“新锐的匠作”以我国青年陶艺家中坚力量的作品为对象,展现新锐们在学术思考和创作探索方面的前沿动向;

“学子的实验”以学院陶艺专业研究生的作品展示为中心,反映高校陶瓷艺术教学创作和育人的成就;

“新星的工坊”以杭州市周边区域独立陶艺工作室的工作状态为主体,呈现当今社会背景下,一群陶瓷手工艺人鲜活的生活方式;

“个案的研究”以学院手工艺术领域硕博研究生实验研究的系统陈列为内容,展示高校手工艺术学科个案研究性的方法与路径。

上述版块散落于城市各个文化空间中,通过作品、影像、图版、文本、环境、作坊等方面的系统展示,形成陶瓷文化群节日式的大型学术月,有效助推手工艺术学科的创造性发展。

回溯工艺根脉、俯察社会时代、磨砺人文思想。以“泥土之相”为主题的系列群展,旨在通过作品和差异化的艺术表现方式的展示,向社会和民众彰显一种价值的取向。展览借学术平台的有效聚集,实现学校和社会资源的对接,构建起主展、平行展、分论坛联动的学术展览生态链,以此挖掘优质资源,激活学科教研的活力。同时,我们尝试从不同维度、不同场所、不同时间展开对展览主题的探讨与思考,不求唯一性的终极答案,但求发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略,并尝试从具体的实践出发,采集品类各异的标本,以此来拓宽大众的视觉认知,淬炼审美的感受力。

 

“泥土之相”作为“2018杭州国际陶艺展暨2018第十一届中国当代陶艺双年展”的主题,是基于对陶瓷艺术本体持续的观照。从一定层面而言,泥土的内涵极其丰富而多元,不仅具有社会的属性、人文的属性和历史的属性,而且极具自然物质多变的属性,人类发明陶瓷便是明证。泥土经过窑火的熔炼,幻化为人文的化石,其背后蕴涵着人类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包含工艺、科技、技艺、思想等多方面的因素,折射着人类创造性的智慧。“泥”与“土”是对一种物质不同状态的表述,从历史文本的角度上看,许多先贤对于“泥土”有着深刻的感悟和认知。《诗经·魏风·硕鼠》诗云:“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读者可以从诗句中泥土田园的气息,清晰地感受到一种在人生茫茫境遇中仍怀揣理想的执着求索,“乐土”之“土”即是对心灵所向往家园的譬喻。先秦《诗经·小雅·蓼萧》诗曰:“蓼彼萧兮,零露泥泥。”这里的“泥泥”特指露水黏稠的濡湿之貌。汉代王褒在《责髯奴文》一文中说:“汗垢流离,污秽泥土。”此处的“泥土”泛指尘土、土壤,这是古代文献中较早出现的“泥”与“土”的组合使用。唐代李翱《答韩侍郎书》中说:“若陆歙州、韦简州之比,犹奔走在泥土。”句中的“泥土”借指草野、民间之意。时代的演变带来了人们对泥土的不同感知,泥土这一农耕文化史上最为古老的元素,其背后鲜活地雕刻着一个族群文明演进的故事。回溯历史可以淘洗人生的经验,经过提纯后的历史经验将会成为弥足珍贵的真知,不仅开阔人们的视野,还可启迪后人对事物超然的认知。概括而言,“泥土之相”这一展览主题,隐透着历史哲学的思辩,其中“相”字意味着品物的外貌特征,也指向一种智信的观看,同时还包含相学之观,这种观看是一种多维的系统省察。主题文字看似简单明了,但外延深厚,蕴含着中华民族深远绵长的文化意象,简而言之,是对事物的形态面貌与精神风貌的辨析。从其词语组成的角度来看,“泥土之相”是一种心灵家园的寻觅,也是美学眼光的淬炼,其理念的甄别与打磨,无疑对于专业学科品质、品格、品位的升级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体而言,当下我国陶瓷手工艺术群体兼容并蓄,此次展览以“泥土之相”为主题,是基于对东方手工艺本体内核问题的深度审视。通过国际国内高水平的领军展,研寻优秀经验,建构文化主体框架的价值取向,健全时代文化心理。同时,我们坚定民族文化的自信,秉持共融、共生、开放的治学理念,以深耕学校手工艺术学科长期以来形成的专业教研理念,借思想碰撞和互相争鸣来开掘审美的感知力;以窥探根源路径的方式,探寻陶瓷手工艺术创新性拓展,开启文化的自省之旅;举融通开放的思想观,聚万物共生,树美美与共,立各美其美,坚守初心、不断扬弃,以彰显东方民族文化自信的气度和胸襟。

 

周武

2018年9月13日

 

 

开幕现场:

 

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为开幕式致辞(摄影:郭国柱)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在开幕式上发言(摄影:郭国柱)

 

国际教科文组织陶艺学会主席雅克·考夫曼在开幕式发表讲话(摄影:郭国柱)

 

日本著名漆艺术家、东京艺术大学名誉教授大西长利在开幕式发表讲话(摄影:郭国柱)

 


与会领导嘉宾在开幕式现场合影(摄影:郭国柱)

 

展览现场:

 

部分作品:

COLUMNS,WORK IN 2 PARTS Kaufmann Jacques 2009 30cm×176cm and 33cm×190cm Black clay(摄影:郭国柱)

 

Rthythm of the Red luster 1503 /Chung Hae Cho/2018年/ 60cm×60cm×60cm/ottchil hemp(摄影:郭国柱) 

 

大地的呼吸(局部)/ 周武/ 2016年/ 180cm×40cm×10cm/ 紫金土原矿、稻谷壳(摄影:郭国柱)

 

HANAGOROMO/ Onishi Nagatoshi/ 2018年/ 75cm×40cm×13cm/ Hemp cloth、 urushi、gold reaf

 

Increase/ Chambers Matthew John /2018年/29cm×29cm/ Stonew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