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动态
发布时间 2024年02月21日
来源 潮新闻客户端
浏览量

2月20日,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的“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以下简称“大道无极”),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历时5个月的“大道无极”,开展就刷遍了艺术界的朋友圈。

亚运会期间,大展迎来了专程来看的组委会以及运动员;良渚论坛举办期间,来自全球83个国家84位艺术家专门集体来交流欣赏。

观展人群中,除了专业人士、艺术爱好者,还有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有刚做完大手术就坐飞机赶来看展的观众,有看到画册后从美国辗转坐了26个小时飞机来杭州连看了三天展的,也有来来回回购票看了12次展览的“铁粉”……而从春节假期开始,“大道无极”迎来了最高潮,每天的参观人数比之前翻了不止一倍。

截至目前,“大道无极”共接待25余万观众参观,媒体传播阅读量突破8亿。

这场重磅大展,从筹备借展再到正式开幕,我们第一时间,都奔赴现场,带来最鲜活的第一手报道。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赵无极,报道之外,我们还推出了独家导览及特刊。钱江晚报推出的赵无极相关特刊两次进驻“‘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艺术回顾展”现场,其中导览特刊更是加印两次,成为了美术馆中人手一份的“看展指南”。

而这一切故事的起源,还要从去年6月说起。

 

(1)无数趟辛苦的旅程

2023年6月,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余旭鸿给我们微信留言:“在香港。”

视频中,他背着熟悉的黑色背包行走在人潮汹涌的街头,他说,自己正在香港借展。

他再次回复消息已是凌晨,策展团队连轴转的工作安排,被他形容为“独特战斗的节奏”。

收到留言的第二天,我们同事收拾行李,踏上了香港的飞机,跟随策展团队走遍香港艺术馆、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以及香港大馆,在离开的最后一天,见到了赵无极先生的儿子赵嘉陵。

 

这是一趟辛苦的旅程,但对策展团队而言,这只是无数场战斗中的一场。

在去香港之前,作为策展人,余旭鸿带领美院策展团队与赵无极基金会团队历经了5年的筹备时间。

这期间,他们曾面临无数的困难、不确定,在写给赵无极夫人信件中,余旭鸿常常提到:“正如赵无极先生所写,‘困难是等着你克服而设立的。’”

这句话,是1937年赵无极写给同学许铁生的(国立艺专本科预科高职部)毕业赠言。它后来也成了支持美院策展团队的精神图腾。

 

(2)赵无极,来了

在基本完成借展工作后,策展团队进入布展冲刺阶段。

从早上9点工作到第二天凌晨4点,成了团队工作的常态。

“昨晚我们还在展厅工作到凌晨模拟布展,目前大家正在分组解决审批、保险、运输、借展、研究、画册等相应的工作。”2023年7月,策展研究组组长马楠告诉我们。

走进策展团队的办公室,“赵无极”扑面而来——他们按照赵无极艺术生涯的四个时间阶段,把上百幅油画作品用A4纸彩打出来贴在四周的墙壁上。

 

这将会是怎样的一场大展?所有人都很好奇。

终于,在9月19日,在中国举办的亚洲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赵无极特展“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启幕。

特展启幕的那天,我们在现场,第一时间转遍了展览的6大板块,透过200余件作品,看到了一位可信、可爱、可敬的艺术家及其别致的艺术世界。

9月26日上午9:00,展览正式对公众开放。离开展还有半个小时,我们便和不少从外地慕名而来的观众一起在门口等待。

北京、上海、广州……不少观众刷到美术馆预约信息后,乘坐早班高铁,早早赶到展厅“一睹为快”。

“能在展厅里看到这么高密度的赵无极,很幸福的。”他们说。

 

(3)如何看懂赵无极

2023年10月,如果你看过“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便可以在前台免费获得一份《钱江晚报》独家制作的导览特刊。

特刊包括“如何看懂赵无极”“赵无极与杭州情缘故事”,成了现场观众进阶版导览别册,在展厅之中,随处可见拿着特刊走动的观众。

 

扫描特刊上的二维码,是:动辄拍出上亿元,如何读懂赵无极。

这篇稿子有近一万字,但它却是普通观众“赵无极”入阶最好的观展手册。

如何从抽象画面解读传奇人生的曲折?如何从无题背后找出数字谜题的钥匙?如何在西方油彩中追寻东方绘画的山水意象?

在诸多疑问中,观众可以拿着这份特刊,从一楼展厅慢慢走,慢慢看。

二维码之外,则是赵无极与杭州的故事:杭州-巴黎,我们-赵无极。

“读了文章之后,好像跟赵无极又更熟悉、亲密了一些,更有耐心看画了,愿意面对一张张的画作长期无声地交流。”文艺青年陆珩说。

看了“赵无极85讲习班”的视频,他感慨道:“《钱江晚报》里写了那么多细节,我就下意识地去看赵先生是怎么用刷子的,他是怎么改画的。”

 

除了导览特刊之外,我们还于10月中组织专场,邀请“潮新闻”和“小红书”平台上的50位读者,免费到现场观展。

由策展研究组组长马楠全程导览,并分享了策展组从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等世界各地的艺术机构以及个人藏家处借展的过程。

50位艺术爱好者,为了这次珍贵的三小时的观展机会,有的专程从外地自驾四小时打一个来回;还有不少上班族昨天收到入选信息,临(早)时(有)起(预)意(谋):班不上了——半夜里给老板发信息请假。

甚至有观众,一边听现场导览,一边记笔记,手中的垫纸板还是看展前临时叫外卖送来的。

 

(4)他们眼中的赵无极

在“大道无极”特展举办的5个月里,中国美术学院组织了三次学术研讨会:“赵无极的艺术世界”“学院与博物馆视野中的赵无极”,以及“两个传统、两个世纪——世界艺术史中的赵无极”。

这一系列论坛让更多人越过画作,真正了解这位有情有义的艺术家。

在报告厅门口,我们曾遇到手上拿着资料,电话不停的余馆,他说:“论坛一定要去听听,他们讲的内容非常丰富,对你们理解赵无极会有很大的帮助。”

他所言不假。

多场论坛之中,我们见到了不少熟面孔:赵无极基金会主席、赵无极夫人 弗朗索瓦兹·马尔凯-赵、赵无极儿子赵嘉陵、赵无极基金会艺术总监扬·亨德根、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美国普吉湾大学终身教授洪再新……以及赵无极先生的很多学生,现在也都是中国艺术届的专家。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曾和赵无极有过频繁的交集。

赵无极何以成为赵无极?

通过丰富而精彩的展览论坛,通过一次次的采访聆听,我们拼凑出了外界报道之外,一个外界鲜为人知的赵无极,这也是一个更真实的赵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