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先从这次展览的题目说起,「世纪同心」,「世纪」是时间,20世纪的中国是了不起的,90年历史,我们学校的一代代师生,有幸在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背景下,承先启后,发展中国艺术;更有幸的是,传统社会,一个流派一种风格往往独步数百年,而我们身逢传统向现代转折,90年的国立艺专在世界艺术的大变局中,为艺术战,超越风格流派技法,「艺术日新、革命不止」,这个伟大的世纪,造就了杰出的艺术,也造就了学校的辉煌。
我深深感受,没有一个学校有我们这样「同心」。艺术的感受讲「心」,这个心,不是统一之「心」,而是艺术的意趣,追求,理想,心心相印,将心比心。我们的「同心」最典型体现在九十年来,我们的办学传统绵延相承,从来未改初衷。
建校提出的「整理中国艺术,介绍西洋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至今仍然是国美人孜孜不倦的追求,试看今天的中国艺术教育界,学校千余所,无论其办学的历史长长短短分分合合,但有哪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如我们这样,几代人坚持,即使在那最不正常的岁月,我们最中坚的师生,也依然相信艺术的力量和志趣,弘扬审美,改善社会。
许江院长将国美人的同心,精辟的概括为「担当的文化使命,自觉的先锋精神,开拓的国际视野,诗化的智性意识,传承不息,探索不止」。
同心的主体是人,是艺术家、艺术教师和艺术学子,回到教育的本质,再也没有比人更重要了,艺术史不会总结科研项目有多少,也不会关心学科排名第几,他只关心艺术家的创作,关心这创作何以打动人心、传播久远;而所有社会影响,都会回到「口碑」——我们的汉语和其精彩,口口相传,就是那种叫做「碑」的艺术历史。因此,一代代教师、一代代学生、学生又成为教师、学生教师,教师学生,成为90年国美艺术长河的主流。
这条浩瀚的奔腾不息的河流,最形象地体现在今天的这个融会着许许多多国美人心意的「师生捐赠作品特展」,各位先生、老师、校友捐赠背后的故事感人至深,无法用一句「谢字」可以概括,我们要回报的是,学校美术馆的最大的目标是要使这些作品历久常新,启迪后学,永传后世。
要感谢以杨桦林老师为代表的国美美术馆人的努力,正是他们的真诚相约、辛勤工作,以及作为研究者的洞察力,连接了天南海北的国美人的善意和奉献。
这个展览,以「艺术摇篮、名师典存、湖山望境、桃李成蹊」四个部分组成,融含了创校以来的各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是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校庆的最好序曲,追昔抚今,我们相信,通过展览呈现的学脉传承,学校一定会如林风眠先生在建校六十周年时所祝福的那样:「永葆青春!」
谢谢大家!
杭 间
2018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