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动态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06日
来源 青年时报 微信公众号
浏览量

“莫道西湖好,雷峰已倒。莫道国粹高,保俶倾凋!”林文铮作词、李树化作曲的国立艺术院校歌可能是第一代国美学子最为深刻特殊的记忆了。昨天上午,为了纪念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九十周年,“世纪同心——中国美术学院师生捐赠作品特展”正式开幕。

 

这场自1935年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建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藏品特展,用史无前例的丰富展品——其中不乏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吴冠中等著名书画家的作品;多元化全方位的精彩内容——作品题材涉及各个办学时期的校园旧影,先师的生动画像,90年来学院各时期的教师课徒稿、学生作业;掀起了在场所有人对90年国美路的最美回忆。

 

 

 

90年积淀

看展仿佛在“寻宝”

 

可能再也没有一场展览如同今天这场展这般,时刻让你邂逅惊喜了。本次展览共展出馆藏作品200余件,其创作者有国美历史上学院名师的经典作品,比如1980年林风眠创作的《风景》、1933年潘天寿创作的《花鸟册页》,还有黄宾虹的《八开杂画册》、吴冠中的《春》;也有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从国美走出来的艺术名家的作品,吴凡的《蒲公英》、王广义的《雪》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风景》林风眠 中国画  68cmx68cm 1980年

 

开幕式上,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激动地表示,就如此次展览的主题“世纪同心”,没有一个学校像国美这样“同心”了。艺术的感受讲“心”,这个心,不是统一之“心”,而是艺术的意趣,追求,理想,心心相印,将心比心。“传统社会,一个流派一种风格往往独步数百年,而我们身逢传统向现代转折,90年的国立艺专在世界艺术的大变局中,为艺术战,超越了风格流派技法。九十年来,我们的办学传统绵延相承,从来未改初衷。”

 

《花鸟册页》潘天寿 中国画   23.5cmx32.8cmx8 1933年

 

走在展厅,你完全不知道下一秒会看到什么,或许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美院学子的毕业纪念册,又或许是凝聚了90年美院沧桑变迁历史的十几个校牌……又或者你的思绪飘到了现今,在二楼展厅,2016年卓鹤君、吴山明、闵学林、张谷旻等人合笔的《西湖秋胜图》是特意为杭州举办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所作的,长达9.9米,气势恢宏。而如王公懿等如今的名家,其作品《秋瑾》系列更是在不经意的拐角,就给了你意外的惊艳。

 

《西湖秋胜图》,卓鹤君、吴山明、闵学林、张谷旻、陈可、黄佳茂、徐镜怿合笔,许江、高世明跋,王冬龄题,330cmx900cm,2016年

 

 

90年发展

百岁老人难忘母校

 

90年了,当年那所位于西子湖畔的名校也从平湖秋月的艺专成了如今南山路上的中国美院。1928年春天,那时也是开学之初,刚刚创立的国立艺术院也举办了教师作品展。创立者蔡元培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说:“将来若能将湖滨一带,拨归艺大管辖,加以整理,设立美术馆,音乐院,剧场等,成为艺术之区,影响于社会艺术前途,岂不深且远耶!”

 

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手稿

 

如今,国美90周年了,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传承、完善,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国美学子,陈玲娟就是其中一位,她也是美院目前最高龄的校友,今年105岁。今天她虽因年事已高未能到场,却委托儿子赵一新先生表达了对母校最诚挚的思念。

 

王公懿,《秋瑾》系列

 

“杭州艺专是我踏入艺术殿堂的第一站,对我之后无论是继续求学,还是工作,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记得林风眠校长常邀我们在周末去他的旅所做客,他把家中有名的中外作品一一向我们介绍,使我们大饱眼福,开拓视野,我当时还不知天高地厚,草拟了“西湖美学”的写作提纲,拿去请教林风眠校长,林校长百忙中作出了耐心的修改,鼓励我大胆写下去,之后我又请教了林文铮教务长过目,他又提出了很具体的意见。”

 

《春》吴冠中 油画  73x91cm 1999年

 

陈玲娟回忆,离开艺专的前夕,林风眠曾在她的笔记本扉页上写下了“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画画”的勉励赠言,稿件和笔迹在战乱中虽然遗失了,但这句赠言却成了她一辈子努力的方向。从事了一辈子美术教育工作的陈玲娟发现和培养了不少艺术人才,她也表示,每当教师节昔日学生带着他们在艺术上的新创作去探望她时,她十分享受和欣慰。

 

 

值得一提的是,值此次国美90周年纪念特展,各方校友也再次用实际行动支持了自己的母校。郑月波捐赠作品及藏品6件,王昌杰捐赠作品2件,刘业昭捐赠作品2件,张毓怡捐赠作品及文献19件,陈玲娟捐赠文献一套,周轻鼎捐赠雕塑作品1件,王庆明捐赠作品1件,甘正伦捐赠作品1件,洪惠镇捐赠作品5件。

 

展览将在南山路国美美术馆

1、2、3、4号厅持续展至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