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动态
发布时间 2024年04月18日
来源 雅昌艺术网
浏览量

展览时间:2017年12月16日-2018年1月3日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这是一场对当代艺术的发问,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展览追寻‘何为东方’、‘东方何在’的命题。」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Inter-Youth总策划井士剑深情表示:「中国美术学院提供给我们一个碗,有可能是空碗,有可能是满碗,但这里面我想的就是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将这个碗盛满,这是我作为教师的本能」。

 

2017年12月16日上午,2017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之特别展「东方如在」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出了来自中国、法国、德国、英国、美国、韩国、比利时等国13位国际知名艺术家的50余件作品,比利时双年展策展人乔·本泽康(Joel·Benzakin)担任本次展览策展人,「我们将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聚集在一起,来进行一个关于国际境遇下的东西方艺术精神共同性的阐述。旨在回到艺术最本初的意图和始点,更加强调了今天作为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新的节点和转折。」井士剑如此说。

 

 

这些艺术家中有国际重要艺术家,如安尼施·卡普尔、丹尼尔·布伦、尼奥·劳赫和蒂姆,及目前在国际尚享有盛名的中青年艺术家作品,同时也有东方代表的艺术家李禹焕、许江等。「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对当今社会的关注和对历史的反思。」

 

2017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之特别展「东方如在」开幕式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致辞

 

2017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之特别展「东方如在」策展人乔·本泽康(Joel·Benzakin)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Inter-Youth总策划井士剑致辞

 

开幕式由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杨参军主持

 

「此次展览对于艺术家及作品的选择,出发点则为多元文化语境,并突出不同年代艺术家对于世界当代艺术的多层级表达,借此以呼应并更加积极、有效的参与到中国美术学院同期举办的青年艺术家群展中。」策展人乔.本泽康表示。

 

参展艺术家们的共性为:以「线条」 (或笔触)做为艺术表现形式,但又各具特点,从媒介或展现上充分诠释其多元文化的特性。例如,在安尼施.卡普尔、李禹涣、陈真、肯德尔.吉尔斯等人的作品中,我们可直接体味到双重文化对其思想的浸透,而丹尼尔.布伦及索尔.勒维特是被西方艺术评论界定义为极简主义代表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其颠覆性的创作手法,是不可超越的。至于米切尔.弗朗索瓦及Lionel 沿续着前两者艺术开创先锋的创作道路继续着,并试图打破传统的艺术分类定义。同理,露西娅将提炼于不同形态的造型元素移植于作品,将其呈现出宇宙造物的丰富性,类岩石或云朵般的千变万化。

 

 

「重点在于,单一作品变成了整个展览空间的一个部分,作品间的对话,在保存其独立价值观的同时,共同形成一个全局语境。我们将其称之为‘正向的全局’,因它提供了一个多元创作或多元文化生长的可能性,并超越了所谓的范例或品味。」

 

 

 

 - 东方如在 - 

 

通过「东方如在」这样的一个命题,主办方邀约全球较著名的艺术家作品来到西子湖畔,使西子湖畔的湖光山色闪烁着世界艺术的光芒。同时,这个展览也启示着青年艺术家对当代艺术创作的一种参考的样式与摹本,一种借鉴与可能。

 

 

卡普尔作为印度裔的英国人,他的作品影响力从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直到今天,形成了今天的一套具有东方性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李禹焕作为前卫派「物派」(Mono-ha)的代表人物和理论奠基者之一。而许江作为当今中国关注社会和历史的当代艺术家, 他的人文思想性更加着眼于绘画东方性的开拓精神与创造性的活动与力量。陈箴的装置艺术草图具有深厚的历史记忆。尼奥·劳赫将作为绘画形象的初始的素描的本质形象性与抽象形式结合在一起,来概括和建立出日常生活的信仰。同时,也包括了莱比锡画派的年轻艺术家蒂姆对图像的思考。还有法国当代艺术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丹尼尔·布伦,其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尖锐的批判和介入当代问题。同样来自法国的萊諾•艾斯提夫,这位艺术家以科学研究者的身份来发展他的作品,通过揭示一个可触及的、几乎全是触觉的空间,唤醒我们对无限现实的感知。本次特别展唯一一位女性艺术家露西亚·布鲁的艺术作品利用了多元的媒介,以简单形式之间的张力来呈现,不断把我们带回到作品本体的中心问题。来自比利时的艺术家米歇尔·弗朗索瓦的作品的意义总是与时间性有关,并且根据其在空间或环境中的排列而有所不同。南非荷兰裔艺术家肯德尔·戈尔斯的作品结合了非洲艺术传统和前卫风格,展现了南非与暴力和禁闭的典型关系,同时散发着无限美感和冷静。美国艺术家索尔·勒维特被认为是当代艺术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其关于极简艺术和概念艺术的艺术观点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总而言之,Drawing as Art , Art as Drawing 即是东方如在。呈现出这个时代东方的一种曙光,东方的一种艺术感召。呈现出世界东方的一种艺术汇集在历史与今天,当代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思想性集合于视觉的整体呈现。

 

 

 

 - 参展艺术家 - 

 

尼奥·劳赫(Neo Rauch)

 

 

尼奥·劳赫于1960年在莱比锡出生. 这位土生土长的莱比锡人是绘画界迅速崛起的新军中最富盛名的先锋之一,甚至成为了「媒体明星」。然而让慕尼黑现代美术馆作为合作伙伴承接这一次联合回顾展的,既不是他的迅速成名,也不是市场,不是艺术家的机智话语,也不是他的50岁生日,而是他的作品;慕尼黑的策展人伯恩哈特·史文克在阐述展览宗旨时如是说。尼奥·劳赫在他的油画作品中将广告设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连环画的元素结合起来。作品的主题可归结为超现实主义绘画传统。劳赫的绘画多为大尺幅作品,运用超现实主义手法展现日常生活场景。其特征是看上去是各种没有关联的、拼贴画般的片断,但证明了画家很强的叙事能力。主题的多样化促使观众更为仔细地去感受作品。并不流畅的色彩(苍白和灰白的颜色)和打破常规的色彩对比使他的作品看上去充满诱惑、令人兴奋。

 

 

许江(Xu Jiang)

 

 

许江,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1988年作为访问学者去德国汉堡美术学院研修。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主席。许江作品中气势恢弘的氛围除了源于场面的宏大和深厚有力的色彩和形体,更多的是由于具有重量感的空间给观者心理上造成的历史知觉,在大跨度的时空建构中隐喻了文明和精神历程中的兴衰,包含一种强烈的悲剧式的视觉震撼力。他的作品有机的融合了传统思维与现代表现方式,那颤动疾飞的笔触,那晦涩沉厚的色块,交织成生存与殇逝之间强烈对峙着的战场,在史诗般的激越与悲怆的绝唱中,令我们体验到历史和生命的情殇。

 

 

露西亚·布鲁(Lucia Bru)

 

 

生于1970年,在布鲁塞尔生活工作。露西亚·布鲁的全部艺术创作都在着力表现简单形状与其物质性、其质地及其在空间与特别关注中的呈现形态之间所维持的张力。而这种特别关注则是呈现本身所给予的,它使得每种元素的特质都得以彰显,且在每种现象中能体验到一切潜在可能。当露西亚·布鲁使用黏土、玻璃、陶瓷、金属、纸张……或者采用绘画、视频、拼贴或摄影等不同媒介时,其实是为了更好地表现空间雕塑。她的探索显然是兼收并蓄的,时刻提醒我们回归其创作主体的核心理念。

 

 

米歇尔·弗朗索瓦(MICHEL FRANÇOIS)

 

 

米歇尔·弗朗索瓦1956年生于比利时圣特雷登,现在布鲁塞尔生活工作。他从现实中提取碎片,调整位置并重新组合,聚焦情境,定格瞬间。这些瞬间传达出人之主体性存在,决定了其独特性和某些统一范式的不可消除性。通过米歇尔·弗朗索瓦妙趣横生且诗意盎然的视角,周遭环境变身为一台极富异域风情和感官享受的表演。这里充满娱乐和惊奇,却又不失庄重与得体,共同展现人类的厚重和致密。米歇尔·弗朗索瓦在他的创作中采取了一种循环往复的态度,以质疑当今信息和商品体系中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永久性。他的作品如同一个数据库,被不断重新利用和再度激活。他同时也在物品的展陈方式上下足功夫,以此寻求作品和展览在一次次格式化后被赋予新的设计编排,活化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陈箴(CHEN ZHEN)

 

 

陈箴的作品可以进行多种解读。它们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有时令人不安的世界观,而这种世界观充实着他的内心世界。这其实是艺术家80年代在西藏静修时觉察到的自己的精神世界。陈箴1986年抵达法国时,虽直面文化冲击,但仍执着于不切实际的理想,因这种信念植根于对积极参与现代化建设的渴望。经过三年的研究和思考,他逐渐放弃了绘画,并转而从1989年开始直接用物品、雕塑和装置进行创作,以质询人类、消费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此种被艺术家称为「超融经验」的跨文化思维方式,对应着一个不同经验相互摩擦碰撞的超验之地。

 

 

李禹焕(LEE UFAN)

 

 

李禹焕同时是画家、雕塑家、作家和哲学家。60年代末期,他以先锋团体「物派」理论与实践主要推动者的面貌出现。物派思潮属日本早期取得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运动。它摒弃了西方关于表现的理念,专注于物质与知觉间的相互关系,而非表达或是干预。1991年,李禹焕开始创作一系列由一两笔蓝灰色构成的绘画,这些笔触来自油料与研磨矿物颜料的混合物,画在大幅白底平面上。他的雕塑作品亦是极简的:每件作品都由一块或多块浅色圆形石块和深色矩形铁板组成。在李禹焕的装置中,空间是完整无缺的,又同时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呈现了最大限度的为与不为。而画与不画、空白与非空白之间产生的空间关系,便是其艺术实践的核心。

 

 

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

 

 

安尼施·卡普尔于1954年出生于印度孟买,现居伦敦.安尼施·卡普尔的绘画直抒胸臆,强调作画之手的至高意义。它一方面带有一种未经雕琢、随潜意识自然流露的特征,另一方面则是一种卓绝的提炼和控制。这些作品中,事物的对立面巧妙地同时存在:既黏稠又干燥的表面,既虚又实的空间,既轻盈又晦暗,既是阴影又是空白,既在场又缺席,既停滞不前又有行动之势。这种二元性在形式主义结构与哲学概念深度介入当代问题之间形成张力。明亮饱满的色调彰显出卡普尔对色彩的悟性,以及他凭借实体呈现的强烈效果驾驭情感、挑起情绪的能力。绘画代表了他艺术实践中更私密和个人化的一面。象征和现代主义抽象在此共生,展现出从装饰之美走向崇高之美的运动轨迹。

 

 

比吉特·布雷纳(Brenner Birgit Stefanie)

 

 

1964出生于德国乌尔姆,1985- 1990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学习平面设计,1990- 1995在德国柏林艺术学院学习,1996师从丽贝卡·霍恩教授,获得硕士学位,自 2007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国立造型艺术学院任装置学教授职位,在德国柏林和斯图加特生活和工作。

 

 

蒂姆·艾特尔(Tim Eitel )

 

 

蒂姆·艾特尔(Tim Eitel 1971一) 1971年生于莱昂贝格,现为巴黎美术学院教授。蒂姆·艾特尔是德国「新莱比锡画派」的代表画家,被看做是他平辈画家中最主要的人物之一,他体系地成长出了他的视觉说话,他的作品可以被视为现代语境下的前锋创作。他的绘画以具象为主体作风,谢绝喧哗、强悍的艺术表示,貌似安静的场景中隐含着不安,仿佛具有激烈的暗示,作品覆盖着虚幻的氛围,强调了破灭、孤寂、抽象的无助感和漫无目标性,以及他们的茫然实质。这可以说是蒂姆·艾特尔表示出的他的绘画的最明显的特点。

 

 

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

 

 

索尔·勒维特1928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60年代初开始在纽约崭露头角。1966年起,他参加了众多极简艺术和观念艺术的大型集体展,如:纽约犹太人博物馆的《初级结构》(1966)、伯尔尼美术馆的《当态度变成形式》(1969)。索尔·勒维特1967年撰写的《观念艺术短评》是有关观念艺术的奠基性文本,艺术家本人在这场运动中处于首要位置。他在文中阐述了自己对于所有后续创作的假设作品只是观念的呈现,其中的物质细节和它在空间中的界限都不重要。「观念成为制造艺术的一台机器。」

 

 

莱诺·艾斯提夫(LIONEL ESTÈVE)

 

 

莱诺·艾斯提夫的作品处于绘画、雕塑和装置的相交处。其作品所显示的非形象与脆弱特征,在一个可触知的、或几乎是触觉化的空间里,唤起我们对于无尽现实的感知。他的作品玩转空间、色彩和暗含的感官知觉。其所有的创作都强调了他对有利于创意过程且易于被捕捉的能量的关注。作为手艺人、学者和艺术家的莱诺·艾斯提夫找到了一条独特的路径,来展现物质、线条与色彩介于可感知与不可感知的微妙间隙。

 

 

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

 

 

丹尼尔·布伦的作品尖锐、批判、立场鲜明,并且不断发展变化,总能引发评论、赞赏和争议。1986年,他最具争议的公共作品《双重舞台》在巴黎王宫的皇家广场落成。也正是这一年,他代表法国在威尼斯双年展赢得了金狮奖。他是当今国际舞台上最活跃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其作品受到全球顶级博物馆及最多样化的公共场所的青睐。2007年,日本天皇授予丹尼尔·布伦 「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Praemium Imperiale)。该荣誉被视作「视觉艺术界的诺贝尔奖」。

 

 

肯德尔·戈尔斯(KENDELL GEERS)

 

 

肯德尔·戈尔斯相信艺术同时具有政治性和精神性,他的各种实践因此无法被简单归结为陈词滥调抑或时尚潮流。这些运用锈迹在纸上实现的画作,追求对称效果与整体布局。它们揭示了南非文化里典型的有关暴力与禁闭的面向,却也同时散发出无限的平静与美感。这些作品于是为理解艺术家创作搭建起一座完美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