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动态
发布时间 2024年05月16日
来源 中国数字艺术大展
浏览量

 

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此次展览旨在梳理当代中国数字艺术的创作成果,彰显数字艺术的社会价值,开拓数字艺术的领域视野,激发艺术创新驱动社会创新的美术发展新能量。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  [唐]王勃 《滕王阁序》

 

无垠的太空仍然是人类想象力最好的去向和归宿。  

——  刘慈欣 

 

宇宙就是一切——曾经存在、现在存在和将来存在的全部。对宇宙最微弱的沉思也会触动我们——一种脊椎的刺痛,一种声音的捕捉,一种微弱的感觉,仿佛是一段遥远的记忆,从高处坠落。我们知道我们正在接近最大的奥秘。

——  卡尔·萨根  《宇宙》

 

The Cosmos is all that is or was or ever will be. Our feeblest contemplations of the Cosmos stir us -- there is a tingling in the spine, a catch in the voice, a faint sensation, as if a distant memory, of falling from a height. We know we are approaching the greatest of mysteries.

——  Carl Sagan  Cosmos

 

 

 

《跌水、巨石、旋转的宇宙》

作者:范献鑫|类别:数字影像|创作时间:2023

 

作品简介:

影像分为六个章节循环递进,风景被固定在双屏的几何框架,随着叙事维度的变化链接成一个完整的时空。从时间中秩序排列的山水,进入繁密、复杂、充满博弈的深林,进而串联成一场太行时空中的物象漫游,拼合对时空与自然的感知。

 

 Q1: 您创作这件作品的契机是什么?

探讨数字技术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数字艺术评价标准、学术理论、艺术市场及公众对数字艺术的普及程度等问题。期待通过共商共议,推动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发展、美育普及与教育应用提升、数字艺术评价体系更新,推进发展高质量数字化新质文创产品,完善数字艺术教学培养体系。

 

 Q2: 您的作品被划分成了六个章节,您这样做的意图是怎样的,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这部作品着重于对游观的时空性研究,表达⼭⽔中物象的多维流动与诗意,因此影像中的六个章节的设计是为了呈现出一种多重的时间感,讨论如何在一部影像中建构起一个有多元时空流转运行的叙事。在这个几何框架里的六章风景,呈现出由平铺直叙的记叙文式语言逐渐转向超现实的诗意转化,时空因此在21分钟的影像中随时变化,小到一棵梨树下糖分弥漫的小世界,大到星空下的整座太行,感官视角随着章节而变化,进而串联达成一个完整的时空感。

 

 Q3: 在您的作品中既有中国传统的山水意趣,也能窥见宏大的宇宙时空,所以您怎样理解中国山水画中的时空观?

在我理解中的山水时空观是我们感知外部世界的一种路径,画家在山水之间行走,心灵在其中遍历广观,与自然风景共同绵延伸展,这种状态所呈现出的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时空观念。也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创作来超越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时空,使我们得以全面又动态地去认知和理解外部世界,实现一种多维空间的构建。中国人眼中的宇宙概念是宏大而无限的,而这种时空合一的宇宙观超越了常规的经验,将时空的广度与深度纳入为一种全景式的观照使我们可以在更为广阔的宇宙意识中找寻自我与自然的联系。

 

 Q4: 自然与科技在您的作品中产生了一种微妙的连结,您认为在未来,人们应该怎样平衡这两者的关系?

我认为在可以望见的未来,我们对自然与科技的关系仍然会保持一个多元的审视角度,不是站在科技的角度将自然视作一种可开采资源,而是采取更加包容的视角,考虑如何通过科技揭示和尊重自然的固有价值,促进一个更加和谐的自然与科技共生关系。这种经验与我们传统的自然观仍然是紧密相连的。

 

 { 作品图像节选 } 

 

《宇宙交响曲:行星分子音乐的探索》

作者:师榕|类别:交互艺术|创作时间:2023

 

作品简介:

作品深入探讨了宇宙与声音之间深奥的相互关系,将 观众沉浸在多感官体验中,揭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迷人旋律。《宇宙交响曲》包括沉浸式视听体验和互动装置。在互动环节中,观众被邀请选择一颗行星放置在装置的中心,以触发周围化学元素球的振动。八大行星中的每颗行星对应着18个化学元素球,形成了一曲振动的交响乐。同时,所选行星振动的视觉呈现将投影在整个空间中。通过数据声化,师榕创作了天体分子和谐的交响乐。她收集了每颗行星的化学组成以获取光谱数据,后通过编程语言将这些频率转化为独特的“分子音乐”。通过投影,装置将整个空间映射成一个类似行星的分子核心的动态图像。从根本上讲,这个项目揭示了超越物质世界局限的新视角。一切存在都由原子永远舞动,因此发出独特的声音。在这个范式中,师榕探索了深奥的观念,即不仅行星是声音,你也是,事实上,每个生命都是如此。在虚拟主导的时代,师榕坚信人们必须尊重物质本身的性质,坚定地理解所有事物都以内在的声音本质振动。通过揭示这个原始真理,《宇宙交响曲》邀请人们进行思考,敦促人类重新燃起对宇宙的热情,并与存在的脉动心跳重新连接起来。

 

 

 Q1: 您创作这件作品的契机是什么?

这个项目始于一个长期以来令我着迷的问题:宇宙听起来是什么样的?我从5岁开始学习拉小提琴,同时也是一名业余天文爱好者。因此在我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我总是尝试用我独特的经验,将宇宙和声音与体验设计结合起来。当然2000年前的毕达哥拉斯就已经提出了宇宙音乐理论。而今天,我思考的是如何使用新的技术通过多感官体验探索宇宙和声音的联系,我相信这个是毕达哥拉斯在当时那个时候做不到的(hhh)。

 

 Q2: 您觉得宇宙与声音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两者如何相互作用?

特斯拉曾说:“如果你想探寻宇宙的奥秘,就从能量、频率和振动的角度去思考。”爱因斯坦则说:“生命中的一切皆为振动。”

宇宙听起来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了得到答案,首先我要搞清楚声音是什么。我们都知道宇宙是真空的,真空环境中没有介质可以传递任何声音,可我不认为宇宙中一定不存在声音,因为声音的本质其实是不同频率的震动的叠加。宇宙万物由原子构成,而这些原子都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因此我想我们存在的整个宇宙每时每刻都在移动并发出噪音。同样的,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声音。元素的特定属性决定了这些原子在较大分子之间的键内振动的速度,而不同的振动的速度又具有不同的声学特征。原子越多,各种“振动模式”(不同种类的波)之间的组合就越多,宇宙中的声音也就越多。

 

 Q3: 您的作品曾在展览现场邀请观众进行互动,是什么让您产生了这个有趣的想法,为什么这样做?

我永远对真实存在的感受着迷。从我的作品开发阶段到完成,我做了很多不同的实践来获得观众的反馈。在前期实验的展览中,我总是需要不断地向观众解释我的作品,我认为这个过程是相对多余的。我希望在现实世界将这些声音与人们的真实感知交互,比如观众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而不再仅仅存在于软件与屏幕中。因此,找到一种直观的方式来体现“分子音乐”至关重要。我试图将观众的参与融入到体验中——观众扮演指挥的角色,使某颗行星成为“分子交响乐团”的“首席”,随时传达演奏指示给整个乐团。周围的18个化学元素球充当演奏者,持续振动,形成和谐而富有共鸣的合奏,直到更换行星为止——这让我的作品更具可理解性和参与性。

 

 Q4: 如果宇宙是一曲交响乐,你觉得八大行星分别演奏着什么样的旋律,是什么把他们组织了起来?

我首先回答后面一个问题。我的作品中的声音并不来自于探测器真实捕捉的信号。这类信号并不适用于所有行星,因此找到一个宇宙通用的“信号”成为我的彼时目标。我最终找到了一个完美适用于所有行星的“信号”——分子振动频率。要知道每个行星的声音,我只需要知道每个行星上每种化学成分的振动频率,然后将它们相加即可。我将这些分子振动频率映射到音调和音量,将数据转换为可听的正弦波,目标是忠实地呈现每个行星声音的真实本质,确保映射过程不存在我的主观性。

理解了这个原理,我就可以回答第一个问题——八大行星分别演奏着什么样的旋律并不被我所决定,我只是一个忠实还原他们声音本质的存在。比如很有趣的是,如果你仔细听,你会发现四颗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的声音听起来是一定程度类似的!他们的频率相对低一些。而两颗气态巨行星——木星和土星的声音听起来频率要高得多,它们真的就像飘渺的气体!而冰态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听起来也是类似的。这都是取决于组成这些行星大气的化学成分。

 

 { 作品图像节选 } 

 

《太空光源》

作者:文闻、胡晓琛、陈天翼、顾文甲、方雨轩、郑毅恒、王嘉平、张庆磊、汪蕾

类别:其他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作品|创作时间:2024

 

作品简介:

《太空光源》,是以国家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为参照,以太空科幻为创作方向,进行的一件太空大科学艺术装置创作,以实体互动装置结合算法艺术和混合现实技术实现。在“大科学时代”赋予设计学科更广阔的研究领域之下,深入探索“艺术、设计、科技”三者结合的艺术创作空间,用数字媒体艺术语言来诠释科普。

 

作品的整体造型设计是在光源线站架构的基础上完成的,团队了解到地面同步光源的偏转线圈主要受制于空间,最多可对离子束进行两个方向的偏转。而在太空中由于没有重力的限制,更少的结构支撑,使得同步光源可以突破2个偏转方向的限制。作品采取了六边形晶体状布局,共计1组加速线圈、6组偏转线圈、6个实验舱接口、以及一套工作机械臂。值得一提的是在装置的两侧我们设计了两个窗口,把装置内部的工作场景通过影像的方式展示给大家看。另一方面从侧上方我们还可以看到光束流运动的效果,在正面有一束激光射出,并配合着光束的的射出方向展示了科学家通过光源完成的太空实验结果,一段来自于月球土壤的成像视频。另外在装置的四周还有更多的展示中国大科学装置的实验成果的视频,展示了创作团队与科学团队一起探讨的关于太空锂电池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演示视频。

 

自原始的宇宙认知到今天的航天科技应用,太空事业推动了文明发展、哲学体系的建立和科技的发展,《太空光源》这件作品是整个太空艺术创作项目的一部分,也是展现中国太空事业和科学研究实力的数字艺术装置作品。

 

 

 Q1: 您创作这件作品的缘起是什么?为什么想做这样的一件作品?

虽然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但站在中国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和艺术与科技两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角度,我们对科学技术也非常的痴迷。太空这一主题既能够体现艺术与科技的高度融合,又带有很多科幻色彩。这个主题可以使我们中国人的哲学思想、科学技术与艺术创作的能量都得到高能的释放。因此我们一直很想进行太空主题这一类型的创作。

 

 Q2: 您的作品中有着丰富的科学理论支撑,您怎样看待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艺术与科学二者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重逢,他们是殊途同归的。但从艺术创作的角度上,二者常纷纷把对方作为附属品。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们在创作当中一直都希望艺术和科技能够进行高度的融合。因此,从这一选题创作的初始我们就注重艺术与科技的双向思考。具体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一边追求它的形式外观的美,一边追求观众的体验的舒适性、趣味性与游戏性。希望在科普教育的过程当中,让大家能更加亲切、自然地去体验这个作品。同时,我们也非常注重与太空光源的这个技术相关的科学知识,在创作过程也得到我们科学家们的支持和认可。总之,我们希望以艺术的手段,真正地将科学技术的知识普及给观众。

 

 Q3: 这是一件多人合作的作品,你们合作共创的模式是怎样的?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发生了有趣的事?

我们的团队中包括了艺术家与科学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到上海光源参观了科学装置,也和科学家进行了近距离的交流,一起讨论创作的一些概念和想法。在面对创作与设计当中的一些想法时也会向科学家求证,他们也非常的乐于参与到我们的创作当中,为我们许多的概念设想保驾护航。我们在中国科学院的这些科学家身上一直看到鼓励艺术创作的能量,这也是我们最终将作品完整实现的一个很重要的支持与动力。

 

 Q4: 在您的作品中结合了算法艺术,可以展开介绍一下是如何将算法转换成艺术创作的吗?

这件作品中真正与算法结合的部分主要体现在光的效果的控制上。现在大家一直在讨论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概念,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都使用了一些数据可视化的方法,或者是通过传感器去获取多维的数据,以此为艺术创作中的实时的交互提供真实可依靠的数据来源。那么在平时算法艺术的创作中,我们也一直在强调科学数据的来源与分析,包括对于数据的处理,我们都希望是由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支撑的,最终将这些数据通过艺术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大家能够更好地通过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真正的认识到、体验到这些数据。

 

 Q5: 您的作品叫做《太空光源》,在这个名字背后,除了对“上海光源”的致敬,是否还有其他深意?

首先,“上海光源”作为我们的科学顾问团队,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意来源与科学支撑。另一方面,中国当前非常关注航天事业,其实在前期我们与上海航天八院也有过合作,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中国的太空的基础设施包括太空的大科学装置的研究和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它代表了中国未来的科学力量。因此,我们把“上海光源”放到太空的场景下,也是对我国航天事业和科学事业的致敬。未来人类在征服太空的过程中,太空一定会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进行科学实验与艺术创作的场域,也会为我们打开更多的可能性。所以最终我们将这个作品命名为《太空光源》。

 

 { 作品图像节选 } 

 

《宇宙八音盒》

作者:邱艺芸、高明月、刘兆蕤、杨大卫、陈冰冰、

崔楚宜、奚子琛、李巷、张嘉伟、夏敏嘉、

王馨玥、杨航、徐海晴、何玥

类别:交互艺术|创作时间:2021

 

作品简介:

宇宙八音盒是由太空数据驱动的在轨艺术卫星项目,由太空装置和地面装置两部分组成。它将太阳系内真实行星电磁波数据,转化为人耳可听见的音乐,并通过微重力状态触发装置的随机运动,编织了一场宇宙交响曲。庄子曾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便是“宇宙八音盒”试图传达的哲理—“天地共鸣”。

 

 

 Q1: 为什么作品叫做宇宙八音盒?是什么契机让您想把宏大的宇宙装进小小的八音盒?

宇宙本身就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而每一个绕日飞行的行星都在演奏着自己独特的旋律。就像地球的海洋波涛有自己的声响,其他星体也通过发出的电磁波向宇宙深处传递着它们的“声音”。通常,这些宇宙之声是人耳无法捕捉的。然而,“宇宙八音盒”这个奇妙的装置打破了这一局限,它将中国历史中记录的行星电磁波数据,比如光谱、伽马射线等,转化为可听见的音乐音色,仿佛让整个太阳系变身为一个宏伟的音乐盒。

最开始的契机其实是,好奇我们是否能听到宇宙的声音呢?答案是:能。

并且我们可以用同样的逻辑去翻译宇宙中的各个波,将其翻译成音乐给大家欣赏,所以就创造了宇宙八音盒,让大家能够像小时候拨动八音盒一样,听到来自宇宙八方的音乐。

 

 Q2: 您将行星电磁波转换为人耳可听见的音乐背后,有着怎样的逻辑?

为了更好地感知这些宇宙的声音,我们收集了历史上宇宙各方向的波形数据,如嫦娥二号收集的伽马射线以及其他的各类电磁波等,对其数字表格进行转化和映射到人耳可以听到的频段,然后再通过对于每个星球物质组成的理解对其进行星球进行归纳和创作,比如:水星,由于极薄的大气,主要由氧、钠、氢、氦和钾组成。大气稀薄,它的光谱主要是由地表反射的阳光形成,我们将其归纳于“寂静”。天王星,冰巨人的大气主要由氢、氦和甲烷组成。甲烷吸收红色和近红外光,这给予这两个星球它们特征的蓝色外观,我们将其归纳为“冷凝”。由此诞生了我们独具一格的声音版权。

 

 Q3: 在您的作品中,既有太空装置,也有地面装置,这两部分如何联系?怎样实现“天地共鸣”?

庄子曾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便是“宇宙八音盒”试图传达的哲理—天地共鸣。它让我们与宇宙的声音建立联系的乐器,一首由宇宙主导的交响乐、人类参与的交响乐。

“宇宙八音盒”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位于遥远的太空,内有红色小球在无重力的环境中自由漂浮;另一部分安置在地面的展厅内,通过特设的播放系统,把小球的宇宙舞蹈转换成悦耳的音符。太空盒子里,小球的每一次滑动和碰撞都被细致地捕捉,并转化为即时的音符。

小球在盒内的高度变化代表音高的升降,而它们的空间位置则反映了不同行星的音色。如此,宇宙的随机动作就在这里编织成一场独一无二的即兴交响曲。

回到地面,展厅中的观众就像是参与了一场宇宙交响乐,每个音符都承载着来自特定星体的独特“声音”。这些声音融汇在一起,为在场的每一个人呈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宇宙音乐盛宴。

 

Q4: 在您的作品中,试图通过微重力状态触发装置的随行运动,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者惊喜吗?

困难是装置结构和材料的设计,因为我们的八音盒是装在卫星板的外侧,就是要直接接触太空环境的。所以要应对外太空-100到100度的温度,以及发射过程中剧烈的震荡,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最终选择了耐高低温度的石英玻璃,以及一体成型的结构和制作工艺,再加上通过预先的空投测试发现硅胶和玻璃之间的摩擦会产生巨大的静电导致小球吸附在壁上,所以轨道发射的这次我们给红球喷上了防静电的喷雾。

另外因为发射能源有限,我们只能用一个摄像头去捕捉微重力状态下红球的运动,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单目摄像头获取并还原小球的XYZ三维位置,相对于两个摄像头捕捉两个维度的视觉要难很多。

惊喜的话,我们发现真正的轨道飞行中的小球其实动的比较小,不能在短时间内创造一首星体汇聚的交响曲,但我觉得这也算是惊喜啊!是我们的作曲家-宇宙在提醒我们 ,要去慢慢享受它的每一个频率、节奏和曲调。

 

Q4: 您觉得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的意义是什么?您怎样看待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我觉得中国数字艺术大展通过艺术跨越宏观、自然、微观、意识的多重宇宙维度,探索了存在的最高状态,开启了一场富有我们东方韵味的天人对话。

艺术与科学一直是在并肩探讨着宇宙的真相。我们通过将哲学作为底色,科学技术作为手段,艺术作为呈现方式,将科学数据和哲学思考作为艺术创作的一部分,突破壁垒,跨越学科,去呈现我们每个艺术家/艺术团队自己心中跟自己、跟自然、跟宇宙之间交互的理解。

 

 { 作品图像节选 } 

 

 

 更多精彩内容将继续呈现 

 

展览时间

2024年4月19日-2024年6月3日 

展览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