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动态
发布时间 2017年03月20日
来源 浙江画报
浏览量

2017年的1月15日,西湖还在寒冷的冬天慵懒休眠,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却在人声鼎沸中报出了早春的气息,“非常•西湖——2016(首届)影像西湖艺术现场”在这里热闹开幕,中国美术学院与浙江省文联发起的重大实验性影像艺术活动,由此也隆重登场。

 

展览现场:“看见·西湖实验摄影展”展区之一

 

“非常•西湖——2016(首届)影像西湖艺术现场”开幕式

 

“非常•西湖——2016(首届)影像西湖艺术现场”活动现场

 

原载《浙江画报》2017年3月刊

 

西湖,经过千百年来的大自然演变和文学、绘画、影像的滋润,已经楚楚动人,流盼生辉。作为一个地名的西湖,已经成为文化符号、意象载体,成为那些用时间和空间交织之后留下的东方文化,加上以社会进程所带来的深邃思索, “非常西湖”已经不是一句形容视觉体系和生活像貌的感叹句,而是从经验层面出发,形成的一套文化逻辑和思维语言,它和西湖的地理属性若隐若现,却在视像背后隐秘着从情感到世界观的微妙脉络。

 

那么,在图像生产极度泛化的今天,当机械和技术,网络和虚拟让我们的眼睛只有荧屏的时候,西湖的社会历史地位和她的文化心理价值会出现怎么样的升华?影像艺术呈现的西湖,与诗歌、绘画、书法艺术呈现的西湖,又有怎么样的关联性和差异性?我们可以“看见”西湖怎么样的诗性境界,又可以在影像艺术创造力中,“看见”西湖内蕴的深沉感、实验性和她的历史承担?这些深潜于西湖表象背后的艺术探究,正是“非常•西湖——2016(首届)影像西湖艺术现场”所孜孜以求的一个目标。

 

在“看见西湖——实验摄影邀请展”中,艺术家们对“寻常”的西湖进行了艺术独特的再发现,去找寻我们忽视的角度,去还原历史与现实交融的触点,去推进西湖文化深度的呈现。在另一方面,艺术家们跳出观看西湖景象及表现西湖意象的常规方式,进行无边界的艺术拓展实验,有效地扩大了西湖的语言外径,让艺术追求从对“景”的表现,延伸到对“人”的礼赞和对“人性”的回归,让艺术家与参观者一同参与到一场基于人文景观,却是非景观式影像文化的思考中来,以一种文化沉浸的思考方式,来实验着作为文化现象的地域与精神的关联。

 

郭锡麒、林海钟、何晓静作品

 

参展作品:《忆江南-冷银映江山》,2017年,摄影、彩墨、书法,110厘米x22厘米(储楚 摄)

 

参展作品:《西湖景象》(组照之一),2015年,60厘米x90厘米(陈灿荣 摄)

 

参展作品:《西湖景象》(组照之一),2015 年,60 厘米×90 厘米(陈灿荣 摄)

 

同时进行的另外一个平行展单元“说图——影像作品收藏展”中,收藏家们提供了关于西湖意象下的摄影作品,通过图和文的关系,再现历史的可能性,同时讲述了摄影背后那些不可定夺的图像记忆,展现了摄影图像对于时间和真实的特别属性。

在“非常西湖”主题下,当代艺术中的摄影创作、传统美学路径中的摄影创作、社会化进程中的图像文化等都将同时参与在这个艺术现场,多维叠加西湖的文化厚度以及当下的视像意义,都让“寻常”的西湖与“非常”的西湖,交织与渗透,相互照应,形成艺术探寻的新影像西湖,人们会在这些可能性中,挑战“景观文化”的束缚,找到属于西湖当下应有的历史命运,发展和继承着传统的文化经典。

 

参展作品:《西湖边讲故事》(组照之一),2016年,35厘米x40厘米(陈瀚 摄)

 

参展作品:《无题》(组照之一),2016年,90厘米x90厘米(宋陵 摄)

 

参展作品:《盆景》,2015年,物影照片,艺术微喷,64厘米x80厘米(唐慧敏 摄)

 

参展作品:《谧境》(组照之一),2016年,60厘米x90厘米(阮梦怡 摄)

 

参展作品:《看不见的西湖》,2016年,银盐摄影,艺术微喷,100厘米x120厘米(于默 摄)

 

参展作品:《湖山旦暮》,2014年,纸本木炭,100厘米x25厘米(曹晓阳 ) 

 

参展作品:《归处》(组照之一),60厘米x60厘米(姚昭晖 摄)

 

参展作品:《被水冲击的花瓣》,2015年,物影照片,艺术微喷,64厘米x80厘米(唐慧敏 摄)

 

参展作品:《Ⅲ》,2016年,50厘米x100厘米(聂敏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