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动态
发布时间 2016年08月15日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微信公众号
浏览量

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将于2016年拉开帷幕,该学术活动首次举办于非西方国家。有赖于其极高的社会影响力,结合东方视角,大会的举行不仅将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前景产生影响,辐射在亚洲地区乃至世界范围,也势必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不同以往的学术思潮。大会前夕,由第4分会中方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美术馆馆长杭间,第17分会中方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第21分会中方主席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发起,邀请三个分会场的学者和嘉宾,于9月12-13日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举办——2016世界艺术史大会中国美术学院研讨会。

 

研讨会旨在对艺术史大会相关会场主题进行讨论,增加学术主题的生产性。届时,3大会场的学者嘉宾将来到杭州,伴随杭州初秋的凉意,漫步于黄叶满地的南山路上,将掀起杭城的艺术史热潮。

 

经上一次推送,小编已收到了很多观众的报名,报名仍在继续。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大会的内容,增加大会的教育意义,准备了基础入门类推荐书目以供提前阅读。

 

关于第四会场“欣赏与实用”

本会场的题目是“欣赏与实用”。具体到探讨每个文化对艺术不同功能的理解。在这个题目中,建议讨论艺术作品和工艺品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及其功能的不断转化.各个文化对艺术的理解具有很多方面的内容和研究方向,艺术和工艺在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分法,一件实用品在一个文化中如何被选择、保存并凝结人民的精神而使之成为艺术品,其过程又是如何发生和变化,从而反映和旁证了不同文化关于艺术的观念。

 

 好 | 书 | 推 | 荐

中国工艺美学史

作者: 杭间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07

 

作者简介

    杭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作有《手艺的思想》《新具象艺术》《艺术向度》《身体的智慧——中国当代油画十年精神景观》《中国工艺美学史》等;主编有《中国著名设计师学术丛书》《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经典图说丛书》《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等;曾获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教育部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著作奖。

 

内容简介

《中国工艺美学史》包括主体人、人与自然、道与器、生活需要、物的功能、功能与装饰等方面,这是对中国工艺美学的本质的剖析,反映了工艺美学的特殊性。主体章节系统地阐述了工艺美学的风格演变。汉代奠定了古代工艺美术的基础,唐代使工艺美术更为丰富并发扬光大,明代则深化了工艺美术的创造思维。《中国工艺美学史》贯穿了工艺美学的主线,勾画了工艺美学的轮廓,给人以全面的认识和印象。

 

SuperfluousThings

长物

作者: [英]柯律格  

译者:高昕丹、陈恒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Early Modem China

出版年: 2015年

 

作者简介

柯律格(Craig Clunas),当代研究中国物质文明史的重要学者,现任英国牛津大学艺术史系讲座教授。1974年曾前往北京学习中文,后分别于剑桥大学东方研究院及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取得学士(1977)与博士学位(1983)。曾担任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中国部资深研究员兼策展人长达十五年,并自1994年起先后任教于萨塞克斯大学艺术史系及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2006年,因在中国文化和艺术史研究领域中的卓越成就和贡献,他被提名为英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他不仅博学多闻,对于中国传统典籍亦有深厚的造诣,同时经常观照西方文化史、人类学、社会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将两者结合而提出新颖有洞察力的学术论述,学术成就广受国际学界的赞誉。

 

内容简介

《长物: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主要以明代文震亨著《长物志》一书为例,讨论明代的“多余之物”——绘画、书法、青铜器、瓷器、玉雕以及其他明代士绅精英所拥有的文玩用品,描述同时代人对它们的看法,并分析了这些物品如何成为被消费的商品,以什么方式流通、被接受,以及在明代社会生活中的意涵,是一部有关晚明文化消费的经典著作。在从物品视角切入艺术史的同时,作者也跨越学科界限,参照了社会文化理论,和当下对18世纪英国奢侈品消费及商品经济增长的讨论,挑战了关于早期现代欧洲与中国的成见,丰富了我们对晚明文化品位与社会生活的认识,也在历史学家、艺术史家、人类学家及各领域的学者之间,搭建起一道桥梁,以大胆而有洞察力的论述引发读者思考。

 

附庸风雅和艺术欣赏

作者: 范景中 
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副标题:纪念贡布里希诞辰一百周年
出版年:2009年

 

作者简介

范景中,1951年11月生于天津。先后任《美术译丛》和《新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图书馆馆长、出版社总编等职。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从事美术史、美术史学史、中西美术交流史,以及相关人文学科的研究工作,着重于把美术史的研究与人文科学研究相结合,成果丰硕,影响巨大。其有关美术史、美术史学史方面的研究,在国内独具特色。历年来发表了大量论文。

 

内容简介

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出生于1909年3月30日,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他是艺术史,艺术心理学和艺术哲学领域的大师级人物,有许多世界闻名的著作。《附庸风雅和艺术欣赏:纪念贡布里希诞辰一百周年》收录了论述贡布里希及其著作的数篇论文。

 

范景中浅谈附庸风雅与艺术欣赏(部分):......所谓的艺术欣赏的问题,实际上是无法言说的,这也是我自己断断续续思考20年经历的结果......我们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们对艺术品的杰出性的感受,无法用语言来再现我们对艺术品微妙性的反应。关于这一问题,贡布里希论述得非常透彻而清楚。他说:“假如我们想用通常的语言来描述对艺术品的反应,我们将感到非常吃力。我相信作为一种社会工具发展起来的语言可以用来交流我们的日常经验,表达我们对外部世界的假设以及我们对典型事件的正常反应,但当我们想用这种语言来传达那些难以捉摸的主观反应和自动反应时,语言就会失效。因为这些反应大都处于意识所能触及的范围之外,而艺术就活跃于这些反应之间。”......倘若有人问我,花费如此长的时间谈论附庸风雅和艺术欣赏想达到什么目的?我想达到的是这样一个目的——如果说我们是现代艺术的一个弄潮儿,或者说是一个崇拜者,或者是置身于其中的一个呐喊者,我希望我们通过附庸风雅向古典靠拢......

 

Ten Thousand Things

万物

作者:[德]雷德侯

译者: 张总、钟晓青、陈芳、韦正、赵洲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

出版年: 2012年

 

作者简介

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1942年12月7日出生于慕尼黑。1961-1969年在科隆、波恩、巴黎、台北、海德堡等地学习东亚艺术、欧洲艺术、汉学、日本学。1969年以《清代的篆书》论文获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博士,随后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修学。1975-1976年供职于柏林国立博物馆、东亚艺术博物馆,1976年在科隆大学任教授,同年执教于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任系主任兼艺术史研究所所长,1978年任哲学历史学院院长。雷德侯还是德国东方学会会长、柏林学术院院士、德意志考古研究所通讯员、海德堡学术院院士、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曾任剑桥、芝加哥、台湾大学客座教授或特约研究员。其主持的展览有紫禁城的珍宝、兵马俑大军,日本与欧洲,中国明清绘画等。著《米蒂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兰与石——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书画》,《万物》于2002年获列文森图书奖。2005年9月7日,雷德侯因对亚洲艺术史的贡献荣获巴尔赞奖。

 

内容简介

    作者从多个方面,既依照历史的线索、技术发展的过程,也依照艺术的门类、材质工艺的区别,深入到中国文化与审美观念的层次,分析了中国的艺术与工艺,揭示出中国艺术史中最为独特、最为深厚的层面。作者说明了中国的艺术家不似他们的西方同行,不寻求忠实的再现自然物象,而是探索代替模仿的方式,直接地创造出成千上万甚至无限的艺术品。他也为读者指出,模件的思想如何贯通了中国人官本位的文化、中国宗教以及关于个人自由的思想。

    本书将带领读者在中国艺术与文化之中做一次深刻的旅行,揭示了中国艺术家是在一个多么复杂的体系之中,生产出成批的艺术品。这个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国之思想观念——宇宙是由万物所构成。

 

设计中的设计

作者: [日] 原研哉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译者: 朱锷 
出版年: 2006年


作者简介

原研哉,日本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咨询委员会委员。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其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当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原研哉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其设计作品显现出来的不落陈规的清新,在于找到了设计被需求的空间并在其中进行设计。在这样的态度下,原研哉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停地被发现和拓展。

 

内容介绍

原研哉的设计既感性又理性,以建筑设计为出发点来思考设计。虽然从事平面设计,但在其理念中,即使是“平面”,也是立体建筑物的一个部分,所以具有特别的气质。本书曾提及,在原研哉刚刚从事这个行业时,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设计师。在他看来,仅仅依靠设计的才能谋生不是成为一个设计师的充分理由;一个真正的设计师,应该能够丰富设计这一概念。“设计师的工作,并不只是设计实践。在当前环境中,为设计找到一个合适的场所,并对设计领域重新配置,对于设计师来说,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工作。”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原研哉认真阐述了“设计领域的再配置”这一问题。显然,他对设计的思考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层面,而是围绕信息传达这一设计的本质功能,以充满自省的精神在深化和反思自己的设计意识。在原研哉看来,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所以,设计师要时刻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设计中的设计》一书,原研哉正是以这一想法为中心展开论述。

 

 

Covert to Overt

从隐藏到公开

作者: [美] Shepard Fairey
出版社: Rizzoli
副标题: The Under/Overground Art of ShepardFairey
出版年: 2015年

 

作者简介About the Author

Shepard Fairey(谢帕德·费瑞)是一位美国街头涂鸦艺术家、平面设计师、插画师,同时他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及滑板高手。1992年,他在罗德岛设计学院获得了插画专业的美术学士学位。他最负盛名的作品是以巴拉克·奥巴马为主题的《希望》(Hope)海报。他创作该作品以支持2008年总统竞选活动。Shepard Fairey的作品已被各大博物馆收藏,包括华盛顿史密森学会、洛杉矶城市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及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内容简介

本书展示了这位具有开创意义的艺术家,近期所作的艺术与海报作品,且从未发表过,这也意味着他对植根于壁画的街头艺术的胜利回归。费瑞从滑板运动场景中汲取灵感,于80年代后期发起了“巨人安德烈拥有地方武装”(Andre the Giant Has a Posse)的贴纸运动,并从此获得了多数街头艺术家从未获得的主流认可。在2008年奥巴马总统竞选期间,Fairey的《希望》(Hope)海报可以说是山姆大叔自始以来最具标志性的图像。尽管Fairey依旧忠于自己街头艺术的根源,但是他本人俨然已然成为流行文化的标志。OBEY:Covert to Overt展示了他近期大量从纸上作品到更宏大的艺术装置,跨文化艺术作品和音乐与艺术的跨界作品等。本书还收录他无处不在的街头服饰艺术,也将其重返公共艺术载入史册。他的署名融合了政治文化和街头文化,艺术使Fairey不同于如今其他亚文化和街头艺术家。

本书展示了过去几年里Shepard Fairey创作的大量作品,比如街头壁画、混合媒体装置、音乐艺术活动、无数的丝网印刷画和他极其成功的OBEY品牌作品。

 

 

The Bauhaus Ideal Thenand Now

包豪斯告诉我们的事

 

作者: [美] WilliamSmock

出版社: AcademyChicago Publishers

副标题: An Illustrated Guide To Modern Design(图解现代设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出版年: 2009年

 

作者简介

WilliamSmock(威廉·斯莫克)是美国一位著名的设计师、插画师,曾制作了多部获奖电影,包括在公共广播电视节目美国大师赛里,与设计师兼导演的成田弘一起合作的《野口勇的肖像》。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具有可读性的现代主义设计的历史书,Smock的黑白画更好地图解和阐明了文章内容。在本书中,Smock以JohnBerge(约翰·伯格)的“观看方式”和EdwardE. Tufte(爱德华·E·塔夫特)“信息视觉化”的观念来展开主题研究。 “包豪斯理想”既是一本图册也是一本有趣而永恒的现代主义设计遗产指南,并继续影响了包豪斯的室内设计——不仅仅是建筑,而是对于整个国内范围的艺术,如家具、玻璃器皿、餐具和厨具也是。LeCorbusier(勒·柯布西耶)、Miesvan der Rohe(密斯·凡·德罗)、BuckminsterFuller(巴克明斯特·富勒)、Charlesand Ray Eames(查尔斯和蕾·伊默斯)等人都参与了一个理解现代世界语境下的设计的运动。他们的实验——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有力地证明了设计所能够实现的。“设计”本身起源于包豪斯时代,它将实用性、美观和经济结合成一个整体。本书介绍了现代设计原理,并从历史辩证观的角度验证了这些原理。它结合现代的严肃与后现代的讽刺总结出一些观点,且每一部分的插图都如同文字一般铿锵有力。在人们对现代主义重拾兴趣的年代,这本无价之书本身就是个艺术作品。该书由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野口(Noguchi)和埃姆斯(Eames)共同打造,流行指数史无前例。可以被称为一部精美而又图文并茂的设计宣言。

 

The Story of Art

艺术的故事

作者: [英] E.H.贡布里希

译者: 范景中、杨成凯

出版社: 广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15年

 

作者简介

E.H.贡布里希(Ernst Hans Josef Gombrich),英国美学家、艺术史家。1909年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后移居英国并入英国籍。1936年起伦敦大学瓦尔堡学院历任助理研究员高级研究生、讲师、副教授、教授、院长。并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任客座教授,曾荣获史密斯文学奖、奥地利科学与艺术十字勋章,黑格尔大奖、法兰西学院勋章等;并获牛津、剑桥、哈佛、伦敦等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艺术的故事》(中译本为《艺术发展史》)、《艺术与错觉》、《理想与偶像》、《秩序感》、《艺术与科学》等。

 

内容简介

《艺术的故事》概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是美术史领域无可匹敌的入门书。全世界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读者通过E.H.贡布里希的讲述认识了这位真正的大师,他把知识与智慧结合起来,以其独特的天赋,直接地传播了他本人对艺术作品深切的热爱。本书因其平实简单的笔法、叙事清晰的技巧而受到持久的好评。贡布里希讲述他的写作目的是:“在大量炫赫的作品中,为丰富的人名、时期和风格找到浅显易懂的秩序来。”他为视觉艺术注入心理学的洞察力,他让我们知晓艺术史就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是“一条生动的链条,将我们身处的时代与古埃及时期联系起来”。这部经典著作,以其新的版本焕往辉来,仍是艺术领域新来者的选择。

 

The Sense of Order

秩序感

作者: [英] E.H.贡布里希

译者:杨思梁、徐一维、范景中
出版社: 广西美术出版社

副标题: 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Decorative Art

出版年: 2015年

 

作者简介

E.H.贡布里希(Ernst Hans Josef Gombrich),英国美学家、艺术史家。1909年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后移居英国并入英国籍。1936年起伦敦大学瓦尔堡学院历任助理研究员高级研究生、讲师、副教授、教授、院长。并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任客座教授,曾荣获史密斯文学奖、奥地利科学与艺术十字勋章,黑格尔大奖、法兰西学院勋章等;并获牛津、剑桥、哈佛、伦敦等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艺术的故事》(中译本为《艺术发展史》)、《艺术与错觉》、《理想与偶像》、《秩序感》、《艺术与科学》等。

 

内容简介

在这部内容丰富、充满趣味而且非常重要的著作《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贡布里希文集)》中,E.H.贡布里希转向了自少年时代就令他着迷的领域——装饰艺术的历史、理论和心理学。本书是对《艺术与错觉》有关再现心理学研究的补充,是对人类探求时间与空间中秩序与节奏的广泛研究。
    本书所列举的各种文化背景中装饰艺术的代表作,表现了人类的一种意趣,这种意趣可在人类创作的戏剧、诗歌、舞蹈、音乐及建筑中找到。这种人类的基本特性需要从我们自身的生物遗传中才能找到解释。贡布里希教授以其特有的清晰、学识的深度,以及对各种学科的广泛兴趣,解决了美学最基本的问题。

 

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

作者:[德]杰西卡·罗森

译者: 孙心菲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2年

 

作者简介

杰西卡·罗森(Jessica Rawson)是活跃于当前中国艺术与考古领域的西方学者之一。1975—1994年任大英博物馆东方古物部主任。1994年以来任牛津大学中国艺术考古专业教授,英国牛津大学副校长,以及其最古老的学院——默顿学院院长。1990年荣膺英国学术院院士。为表彰她对中国研究的突出贡献,2002年英国女王授予其爵士头衔。2009年应台北史语所之邀任“傅斯年讲座”教授。

罗森教授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极为广泛,包括中国古代青铜器、玉器,以及青铜器在后期的复兴。她注意考察“成套”青铜器在商周礼仪程序中的作用,该理论在探讨青铜器发展方面卓有成效。玉器方面,罗森教授的贡献主要集中于上古玉器在后期的保存及重新使用,比如商代妇好墓中就发现了许多被重新使用过的上古玉器,目前只有少数学者对此类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

近年来,罗森教授主要致力于中国墓葬结构发展的研究,试图展现古代墓葬是如何为墓主人与建造者所理解。她探讨了早期中国(从商代至汉代)整体墓葬形式的演变,同时中国与亚洲内陆地区的交流联系也是她关注的主题之一。

罗森教授还致力于一些晚近的题目,如在伦敦筹办“盛世华章——康、雍、乾三代帝王”艺术精品展,向西方社会重现中国的三朝盛世和丰富艺术内涵。在对晚近中国艺术的研究中,她对“装饰”的运用有着特殊兴趣,侧重西方文化与远东文化装饰传统的比较研究,进而揭示这两个区域重要的文化差异与相似性。

 

内容简介

在当今西方汉学界,谈到美术考古问题时,几乎没有不推重罗森的。她不但学术功底深厚,而且研究领域广泛,举凡青铜器、玉器、陶瓷器和考古学等,几乎均有深入研究,并有多种论著问世。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论集,虽然只是她近年来发表的多种论著中部分论文的结集,但从中也可看出她的诸多领域中所具有的高深造诣和独到见解。《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包括以下从欧洲和地中海以西的艺术观点看早期中国的艺术、考古及中的国统一、推翻假设重看古代中国的艺术与文化、商代中国南方地区与河南的联系、西周青铜冶铸技术的革命及其对各地铸造业的影响等内容。

 

Art Since 1940

一九四零年以来的艺术

作者: [美] Jonathan Fineberg 
出版社: Prentice Hall; 3 edition
副标题: Strategies of being(艺术生存的策略)
出版年: 2010年

 

作者简介

Jonathan Fineberg(乔纳森·费恩伯格)是美国当代著名艺术史学家、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哈佛大学艺术史博士,现为伊利诺斯大学艺术史教授。主要著术有《康定斯基在巴黎(1906-1907)》、《一九四零年以来的艺术--艺术生存的策略(1995年)》等数十个展览。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全面认识当代艺术状况的个人叙述。美国艺术史学家乔纳森•费恩格伯格以史家的如椽之笔--再现了艺术历史的画面,展现了一种多样的历史视角和近距离的艺术生存环境。它涵盖了194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的重要的艺术运动、艺术活动及艺术事件,其视野不仅仅局限于欧美;随着全球一体化以及文化交流的频繁,也将观照的视野中,很好地显示了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艺术中的重要位置,也是历史给予中国艺术全面发展的一个表征。

本书是理解当代艺术及其历史的一个维度,其突出的特点是: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生命,他们的生存境遇在相当多的层面上决定了他们的艺术和他们艺术的发展。历史的存在让我们深刻地了解到当代艺术的发展是超越形式自律的,唯其超越了形式的诉求,艺术才能变得鲜活起来,才能生发艺术的动力和价值,才能将当代艺术的意义呈现在这个多元世界与多维视野的面前。

 

 

 ContemporaryArt

当代艺术

作者: [英]Julian Stallabrass 
出版社: OUP Oxford
副标题:A VeryShort Introductions
出版年: 2006年

 

作者简介

Julian Stallabrass(朱利安·斯塔拉布拉斯),伦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艺术史高级讲师,为《泰特》、《艺术月刊》、《新政治家》、《新左派评论》等多家杂志撰稿。曾为泰特英国美术馆策划“网络中的艺术与金钱”展览,出版多部争议作品.包括《高雅艺术精简版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艺术》(1999)、《画中的巴黎》(2002)以及《因特网艺术文化与商业的线上冲突》(2003)。

 

内容简介

鲜血淋漓的玩具士兵、镀金的超市购物车,还有用乐高积木拼成的集中营,当代艺术似乎是一个如野草般自由生长和蔓延的领域,艺术家们不断地打破各种禁忌,创作出惊世骇俗的作品,在观者眼中,这些作品也许艰深晦涩引人苦苦思索,也许琐屑无聊令人大跌眼镜。然而,在惊叹之余,我们是否思考过这些问题:当代艺术是否真的绝对自由?其“当代性”表现在哪里?政治和经济环境对当代艺术有着怎样的影响?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艺术世界又是由什么来推动运转的?阅读本书,或许会对当代艺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The Story of Craft

世界工艺史

作者: 爱德华·露西·史密斯

译者: 朱淳 
出版社: 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副标题: The Craftsman's Role in Society(手工艺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出版年: 2006年

 

作者简介

    爱德华·露西·史密斯(Edward Lucy Smith)出生于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市,1946年移居英国,是当代著名诗人、记者、艺术评论家和广播撰稿人,著有《法兰西绘画简史》、《今日美国艺术》等著作。

 

内容简介

    《世界工艺史(手工艺人在社会中的作用)(精)》简要而生动地论述了上溯50万年前,下至20世纪70后代末世界范围内手工艺发展的历史,系统地阐述了各个历史时期手工艺家的社会地位与作用,以及手工艺风格与观念的变迁。《世界工艺史(手工艺人在社会中的作用)(精)》在西方具有较大的影响,是这一学术领域中一本具有开拓性意义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