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动态
发布时间 2016年07月06日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微信公众号
浏览量

编者按:

7月3日《光明日报》11版,整版刊登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消息。本次展览由文化部主办、中国美术馆承办,中国美术学院协办。我馆出借的藏品——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莫朴先生的名作《入党宣誓》,作为最重要的展品之一被突出报道,而中国美术馆全体党员在这幅作品前举行入党宣誓仪式的场面,更是令人激动不已。《入党宣誓》是一幅以高超的艺术技巧鲜活再现党的发展历程的新中国美术史上的代表作,于1993年由莫朴先生捐赠给学院,现为我馆的珍贵藏品。为使观众更好的了解这幅作品的艺术成就和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党史背景,我们选取了美术评论家范达明先生的文章《红色经典:莫朴三幅主题性绘画解读》其中关于这幅作品解读的一段,以供分享。

 


 入党宣誓    油画    118cm×170cm    莫朴    中国美术学院藏

 

莫朴的主题性油画《入党宣誓》(118cm×170cm,中国美术学院藏)创作于1950年,所表现的时代背景却要往前推一二十年,它应该是反映中国共产党尚处于为统治当局视为“不合法”的地下状态的历史时期内,例如土地革命时期等等。党在农村的一个支部,正在为一名通过审批的新党员秘密举行入党宣誓仪式——这就是作者为自己的画面所规定、所描绘的客观情境与具体瞬间。作品构思的这一特定场景主题,全然是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语)来表达的。换言之,画面上的诸多形象造型要素决非随意摆布,而是作为有效地体现主题构思的(即典型化的)视觉语言来表达的——用如今符号学阐释批评的话来说,就是通过图像能指转达出图像所指。作为画面第一主人公的宣誓人即新党员,是以其侧影形象(这是非常必要的)而居于画面最令人注目的明亮部分之中央(尽管这一明亮部分仅占居画面1/3的右上部分)——如果测量一下,主人公在整个画面170厘米宽度内差不多是居于其0.618分割比率的黄金分割的位置!这就使之在整个作品中成为令观众第一眼就会注意到的主要形象。他握拳举起左手的宣誓动作,成为揭示作品主题的最明确最典型的动作符号(作品名称中取用的“宣誓”一词就是一个动词)。

宣誓人不是孤立的主人公,因此,体现党支部的存在的党员群众与党的领导人就位居新党员宣誓人的两边——左边为党员群众(四人),右边为支部的领导人(两人),即领誓人(支部组织委员)或支部书记(最右者)等。这些不同的人物(共七人)都别具个性又都是典型,你不但可以识别出他们的不同身份(或为党员群众或为党的领导人)、性别(在他们中间,显然有一名妇女党员,即两手抄在唯有妇女使用的围兜下的那一位),以及大致的年龄,甚至可以体察到他们此时的心情与心理,如宣誓人的慎重其事与神圣感,领誓人那种随意地侧着头的练达与老成等等。

宣誓环境是在农家的一间小屋内。这应该是的一个比较秘密的、至少是不为外界所知道地方。作品有意让作为画面基本主体的参加宣誓仪式的群体人物(站在有光照的桌前、面对板壁上的党旗宣誓的新党员及其周围的支部成员们)全部集聚在画面右方(其中有照明的部位只是在右上方),而让画面左方(连同右下方)余留出大片缺乏光照的黑暗空间。可以说,把占据整个作品2/3的画面置于黑暗中,这一处理,实际上已经暗喻了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革命的力量尚处于强大的反动黑暗势力的包围下,共产党被判为“不合法”而只能地下活动。但是作者显然不以这种并不太座实的暗喻所满足,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要求作者从更为客观的角度、从画面的实际造型中去体现作品时代环境的特点。在对作品左边1/3基本黑暗的空间环境进一步的考察中我们发现,作者在此仍有积极的艺术构思的努力:比如,从左边1/3画面中的一扇虚掩的屋门、门口的水缸等图像信息(能指)可以让我们识别这一农家小屋的农家特点与小屋空间的大小;尤其重要的,我们还从虚掩的门缝处看到了屋外夜色的天空,而这一夜空还为我们衬托出了一个人的黑影——这是作品实际存在而往往被初读画作的人所遗漏的第八个画面人物,一个持枪在门外的站岗放哨者。显然,左边1/3的基本黑暗空间对于这件作品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不仅暗喻,更是确确实实地让我们知道,这一作品中的入党宣誓,是需要在夜间、在武装放哨的背景下秘密举行的。险恶的时代环境由此而表达出来。而作品的主人公们,正是一群在战争年代、在敌人眼皮底下秘密活动的地下共产党人,尽管环境如此,党的组织却没有被破坏,并因有新鲜血液的加入而在发展壮大。作品环境的典型性与典型意义由此而得到了恰当的有效的表达。

宣誓时间是在黎明前的夜晚,这不仅在于作品左边1/3的黑暗空间有着暗蓝色夜空的点缀,尤其因为画面的光线布局并非来自外光而是来自较低位置的桌面上的照明——诚然我们在画面上看不见这一光源,但可以猜测那正是来自桌面上的一盏油灯,只不过被宣誓人刚好遮挡住了。正是这一全然被遮挡的油灯的照明,使我们能把整个画面看得分明,使主人公的身影及其举起左手的宣誓动作在明暗与冷暖的反差对比中显得格外清晰与突出。这一低位用光又遮挡发光源的光线布局方法,是这一作品在艺术构思上值得叫绝的地方(这一方法在后来的革命历史画《南昌起义》也有精彩的运用)。可以说,这种隐藏真实光源的做法本身就让一种诗意的隐喻成为可能:如果使这一农家小屋蓬荜生辉的物理光源是来自一盏黑暗中点亮的油灯,那么点亮宣誓人心灵的不正是党的光辉吗?而党的光辉在画面中并不是抽象的,它有其标志物,这就是墙上那面被油灯照得鲜亮的党旗。

党旗,作为体现宣誓人的信仰与所要加入具体组织的标志物,在这一作品中显然是不可或缺的,它实际上也是作品的一个主人公,甚至是高于所有人物主人公的主人公。为了在作品中使宣誓人的面目与他所面对面的目标对象——党旗一并为读者所见,宣誓人就被处理成侧影形象的造型,前面说“这是非常必要的”,道理就在这里(事实上这一处理在此画中甚至是唯一可行的)。而党旗,是通过代表工农的铁锤与镰刀的图案与大红底色来确定并让我们识别的。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里的一个细节刻画——党旗显然不是一直挂在这个农家小屋的板墙上的,而是为了举行宣誓仪式临时挂起来的。于是出现在画面上的党旗,就有了那种明显的、被整齐折叠过的织物的印痕。这一精微的细节处理,印证了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定义中涵盖的对“细节的真实”的要求,说明画家处理画面的现实主义态度的彻底性。这一细节的意义告诉我们,这面党旗平时是被小心叠好秘密珍藏起来的,这又回到了我们对整个作品的时代背景的分析上来,它进一步反证了党的组织在那样的环境中只能处于地下秘密活动的状况。

由此,我们可以推理出《入党宣誓》这一无愧为“红色经典”作品的思想主题的积极意义。《入党宣誓》就是一件具体阐释“党的建设”的作品。按照毛泽东1939年10月4日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的说法,“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之一。(《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06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因此《入党宣誓》的思想内涵与其说是符合了党的文艺路线,不如说直接符合了党的政治路线——中国共产党意识到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即使在外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其组织仍然在发展壮大中,也一定要发展壮大。有一点可以肯定,《入党宣誓》中虽然没有直接出现与主人公们构成面对面尖锐冲突的敌对主人公(如同《清算》中敌对的地主老财),但它表明,“宣誓”的主人公们有着比《清算》中的已经打翻在地的地主老财更加难于对付的强大敌人与黑暗势力,因为它们还掌握着国家机器。因此,党的组织只有在那样的情况下依然存在并继续发展壮大自己,才能最后克敌制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入党宣誓》的革命悲壮意义,或者说“宣誓”主人公们信仰的理想意义与红色浪漫意义,正是在需要对付强大敌人与黑暗势力的严酷形势下才被更生动、更有力地体现出来。

 


中国美术馆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馆全体党员在《入党宣誓》画作前进行宣誓,重温入党誓言

 

莫朴(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