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动态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10日
来源 最葵园艺术中心
浏览量

 

          塑 造 东 方          

 

中国古代有雕塑吗?

当我们立于雅典卫城众多高地之上,当我们立于伊瑞克提翁神庙的巨大的六根少女石柱之下,俯瞰绵延城廓,仰望天地间槃礡的伸展,心中怀想无尽。这巨大的少女柱像,长裙束胸,轻盈飘洒,亭亭玉立。在她们的头上,却顶着沉甸甸的神庙的穹顶。在这被称为爱奥尼亚艺术的代表作里,我们一方面因其宏伟的山川之姿而叹喟,另一方面又为其内蕴着的那种人间的生动性、那种浑朴温厚、苍桑久远的雕塑而感怀不已。

当我们走进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瞻仰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遥想学画之初摹画大卫头像的青春岁月。这个体态健美、神情坚定、肌肉饱满、富有生命力的形象,与全球千万学艺少年的心连在一起,成为成长艺途上的一把尺子、一道门槛。这位传说中的爱国勇毅的美少年,以及500年前米开朗基罗雕塑此像的戏剧过程,和前前后后堪比一部意大利雕塑史的叙事,形成一种全球性的话语,潜化而成全人类因雕塑而起的人文基因。

当我们把转着架子上的古犍陀罗塑像,那种凝思默想的造像,那种疎奇扭动的身姿,亦让我们感怀雕塑的神奇。据说犍陀罗艺术是希腊艺术与印度文明相融的产物,因此她一方面承续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典雅古风,另一方面又具有着东方文化的悲悯情怀、大地气象。这些雕像大气而兼优美,肃穆与灵动并存,亲近与神远俱足,不垢不净,不一不异,既存人世间生动万相,又深涵着佛性艺术的超越与禅静。

当我们在所有的、诸如此类的寻访与赏读的时候,我们总会自问,中国古代有雕塑吗?有这种合符人的身姿比例的、立体舒展的雕塑吗?我们到过著名的敦煌、龙门、云冈三大名窟,看到那些镌刻在石岗崖壁上的佛刻,心中不由赞叹。我们也到过西安兵马俑博物馆,那恢宏的俑像阵列,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扉。我们还到过山西古寺庙中,面对那些生动讶异、千奇百怪的天王菩萨雕像,一再地心生敬意。但我们仍然深深地感到,这东方塑像、雕像与前述的那种以真人为模特的、准确摹拟人的肉身来实现审美表达的普世的雕塑的不同。去年秋季,我们拜谒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在这个秦岭余脉的深山里,一座佛山卓然而立。那里,数百个洞崖供养着千尊泥像。这真是东方艺术的宝库。低眉温雅天母淑,瞠目裂眥金刚怒。144号窟中的“东方圣母”,133号窟中的小沙弥等,俱让人惊为天作。中华塑艺源何处,独屹丹霞麦积窟。  

正因为中国古代刻像与西方雕塑如此不同,所以,人们将近代中国雕塑的学院教育视为一种开创性文化事件。1928年国美前身的国立艺术院成立肇始便创立中国最早的雕塑系,被称为开端的事业。1934年巴黎留学回国的刘开渠先生见到鲁迅先生时,鲁迅先生“从此中国雕塑不塑死人塑活人”的信语,成为刘先生一生践行的箴言。几近百年,中国雕塑艺术教育总以塑造活生生的中国人为己任,严格的西方优秀的造型训练和塑造方式成了雕塑教育与创作的主线。随之而生的是浑厚圆滋、硕健华美的塑炼质性被视为雕塑的本体,深深地牵系和塑造着雕塑艺术浑远博大的史诗般的时代创造。

与此同时,中国历代的雕塑家们始终心怀中国造像艺术的传统。他们一方面踏遍祖国大地的西东,寻访传统造像艺术的遗跡和原址。另一方面,深入民间,从辽阔大地上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那里汲取养料。在他们那里,东方不是一种符号,而是一种发自生命深处的自信与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深入到艺术家们的神与物游的观看方式之中,深入到以塑势形、以线抒情的塑造之中,深入到世界优秀艺术与中国优秀传统两相融合来实现创造性转化的道途之中,形成中国雕塑艺术教育与创作的核心现象,并牵连着东方性人文塑造的深刻命题。

《塑造东方》的展览值第十四届全国美展雕塑展区在杭州展出之际,作为《塑者颀功——中国美术学院雕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组织策划。展览之意在于通过生动的雕塑创作体现国美塑者对于东方性雕塑的追求,展示在东方性雕塑的旗帜下的充满山海情怀、草木精灵、时尚意趣的创作生面,以树立根植于时代生活大地之上的圆融饱满的东方性的、美的表达与精神高度。

塑者塑造山河史,造像造化东方诗。

许 江

2024年7月1日

 


 

  

       展  览  现  场

 

 

  

        参  展  作  品

 

《共生》

许江

 

 

《涧壑——葵颂二十盘之五》

许江

 

 

《雕塑百年》

杨奇瑞

 

 

《金秋》

龙翔

 

 

《书非书》

施慧

 

 

《触觉凹凸》系列之一

李秀勤

 

 

《奔小康——乡村印象》

于小平

 

 

《胸像》

张克端

 

 

《钟馗》

刘正

 

 

《湖·山-III》系列(局部)

周武

 

 

《光音·天城系列》(局部)

管怀宾

 

 

《悟空》《鸟人I》《猴》《十二星座》《左右》

周雷

 

 

《凡心炽热》

孟庆祝

 

 

 

《纤歌》

林岗

 

 

 

《广告》

班陵生

 

 

《气韵·泉石啸傲》

郑靖

 

 

《国标洁具》

余晨星

 

 

《门神系列》之三

翟小实

 

 

《器象系列》1

朱晨

 

 

《五彩龙》《生龙活虎》

陈汉

 

 

《风逝》系列

章之珺

 

 

《痕迹》

钱云可

 

 

《雨》

沈烈毅

 

 

《鬼子来了》

陈涛

 

 

《日常景园III》

赵明

 

 

《不倒翁》系列

汪正虹

 

 

 

《依孔之鉴》系列、《乘露台》系列、《梁器》系列

吴昊

 

 

《南屏晚钟》

施海

 

 

《透明的声音- III》

郑闻卿

 

 

《元素》

黄燕

 

 

《DON'T  WORRY》NO.1、NO.7、NO.6

应歆珣

 

 

《阅读城市系列六(伦敦,巴黎,威尼斯,海德堡)》

许嘉

 

 

《老子·有无之道》

刘元捷

 

 

《孺子牛》《中正方器》《三羊开泰》

熊开波

 

 

《峋》系列(局部)

彭倩

 

 

《青年》

付岩

 

 

《许愿池》

金亚楠

 

《肖像系列》

安之堃

 

 

《折叠系列》局部、《月蚀系列》局部、《雄魂系列》局部

许超齐

 

 

《青韵-山影》系列(局部)

黄澜越



《源-1》

陈伟坤

 

《囡囡回家乡》

郑晴川

 

《当太阳再次升起》

任峻

 

 


 

 

         展  览  资  讯       

 

 

  主办单位

   浙江省文学艺术联合会  

   中国美术学院  

   杭州市高新区(滨江)党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杭州最葵园艺术中心  

   中国美术学院东方雕塑艺术研究所

   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管委会

 

  展览时间

   2024年7月8日-9月6日

 

  展览地点

   杭州最葵园艺术中心

 

 

         展  览  团  队        

 

 

艺术总监

许江   杨奇瑞

 

学术策划

班陵生   郑靖

 

执行策展

陈汉  朱晨

 

策展团队

陈伟坤  任峻  崔忠秋  林巳琦

 

视觉设计

陈孟琦

 

制作协调

方凯

 

展览志愿者

赵文超 胡刚帅 赵瑜 戈凌峰 任安恬 佟衍 汪凌 刘谐波 廖颖 靖妍 周逸展 林婉伊 林婕 曾彦 陈绍薇 唐砾远 王瑞桢 陆煜嘉 陈文杰 孙语 贾顺琳  卢懿 孟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