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动态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21日
来源 潮新闻
浏览量

就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作品展在杭州举办的同时,另一场平行展“塑者颀功——中国美术学院雕塑展”同时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两场展览彼此观照,血脉相连:一件件作品横跨近百年的岁月,披着历史的尘光,它们身上所积蓄的厚重力量仍在当下最优秀的作品身上若隐若现,那是传承。

还没有正式进入展厅,讲述就已经开始了。

他望向远方的眼神坚毅果敢,又温厚朴实。

从标志性的头巾,饱经风霜的面容,经年蓄积的胡须,观众一眼能认出他是一位黄河老艄。

他在高处瞭水:自少年时期,他已经看了一辈子河——同样的河道,不同的度、天气、时间,水势的情形他都了然于胸。

前方是主流、浅滩,还是暗礁密布?跌碛时船该从哪一个浪头上滚过去?

常德军/摄

 

很少有一个展览像“塑者颀功”这样,从美术馆的大厅就开始密实地叙事——观众从西面的正门进入,像是走进了一个洞窟:三面墙以及半包围形成的空间,各自充满了信息。

2024年7月8日开幕的这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展,在大厅里就立满了“人”:他们巨大——67个头像,各有50公分高;架在雕塑台上,整体达到真人尺度,各有各的故事。

他们是大型群雕《攻坚》中每一个人物肖像的原尺寸3D打印件;长15米、宽4.5米、高8米的《攻坚》汉白玉原件,于2021年建党百年起矗立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西侧广场——由这67位勇士组成的12个场景,讲述了百年来中国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攻坚故事。

常德军/摄

 

1.林立的肖像

大厅东面的巨幅照片中藏着一个前传:

2020年11月,历经两年半时间、五十几稿修改,由杨奇瑞教授领衔的中国美院团队完成了《攻坚》的泥塑定稿。那天在象山校区的巨型雕塑棚里,艺术家们穿插到67座头像中间合了一张影。

《攻坚》中每一个人物大约高3.6米,头像就得有半米高,相当于7.5头身。

在最能呈现艺术细节的泥塑阶段,雕塑家将人物头像与身体分开塑造,最后由吊机完成拼合——和今天展厅里高分子材料的轻质不同,泥塑的头像每一尊有200多斤重。

当人和如此体量的肖像对视时,战士、石油工人、科学家、医务工作者……每张脸上的表情和背后的性格都出来了:你会感到熟悉,他们眉眼之间有雷锋、王进喜、钟南山的影子;

但他们又不是特定的英雄楷模人物——2024年,如果你也穿行到美术馆的肖像阵列当中去观看,虽然材质不同,塑像准确、具体、活生生的面部结构,仍然葆有原件的精神气。你当然会感到亲切,那里面有中国人的精神共性。

2020年,整座《攻坚》的泥雕形成玻璃钢翻模后,被送往福建的工厂进入最后的石雕塑造。

常德军/摄

 

2. 中国人的脸

当年和泥塑稿同时在路上的,是100块汉白玉巨石,每一块有15吨重,它们从四川雅安前往福建。

2024年美院美术馆大厅北面,“塑者颀功”展览的海报上,留下了2021年春天石雕完工后,《攻坚》终稿亮相的壮观一幕:工人正用设备气喷整组雕像。粉尘四起时,一张张脸庞在朦胧中逐渐栩栩如生。

杨奇瑞当时在脚手架上拍下这张照片,“仿佛看到生命从一块原石里被塑造与挖掘出来的过程。”

常德军/摄

 

那张黄河船夫的脸,就是在那个时候露出来的:

20世纪60年代以前,黄河全然不是今天温和的样子,她还是李白笔下“咆哮万里触龙门”的黄河:波宽浪急的水面,窄处就有三、四百米,宽处可达一千米左右。

搏风击浪,就是黄河船夫的生活。

但是从他的脸上不会看到跌宕的剧情,你这才会观察到这是一副典型的“中国人的模样”。

他的眼窝并不深,眼睛也并没有瞪大:他惯见风雨,眼神里充满攻坚克难的气势。

他蓄有从络腮开始的长须,带着岁月的从容,又有一种勇武。

这张脸上的眉头、鼻翼、嘴角,都经过雕塑艺术家反复地推敲,外在形象的美和内在微妙的美,被整体地表达出来。

 

3. 颀功

中国传统的雕塑历史悠久,人文渊薮,既有深远的传承关系,又有延绵的实物遗存,跻身世界三大雕塑传统之一。

两千多年来,佛教艺术中的菩萨造像早就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来表达东方的面孔,并且非常完美、成熟:辽金、北宋的菩萨像,个个慈悲、美妙,非男非女、超凡入圣。倘若大家去敦煌,云冈,龙门的石窟看看,魏晋、唐宋的佛头简直无可超越。

但是他们不是凡人,人间没有这样的脸。从塑造神的脸到人的脸,中国常民的塑造,从哪儿开始,又是沿袭怎样的中西传统?

常德军/摄

 

2024年,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的这场展览名叫“塑者颀功”。“颀功”这个词陌生,《新华辞典》里没有。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在展览序言里解释来源,“颀,修长之意,佳貌之意,生机勃勃之意。颀功即充满生机之功。”

当时策展人刘潇听到这个想法时感到惊喜,她想起1929年胡适先生写给梁启超先生的挽联中,用了一个词描绘梁先生一生的成就,“文字奇功”——以惊心动魄的文字继承旧传统、引进新思潮,推动中国的现代转型。

奇功,颀功,有某种历史的呼应。

现代意义上的雕塑艺术及教育,在中国未满百年。它始于西学东渐背景之下的新文化运动,始于受着西方艺术教育思想引导下的现代学院的创立,始于一代中国美院的创建者们——

1928年春天,杭州孤山罗苑举行国立艺术院开学典礼。在对面照胆台的一处平房,同时间诞生了中国的第一个雕塑艺术系。

刘开渠《蔡元培头像》 铸铜 1951  常德军/摄

 

1933年,刘开渠先生旅法回国后,前去看望蔡元培先生,同座的鲁迅先生说起雕塑的对象:“过去只做菩萨,现在该是轮到做人像了。”一代代国美的塑者由此以大地为塑台,以塑刀为笔矟,塑造了一尊尊人民的塑像。

应真华《鲁迅像》 玻璃钢 1952  常德军/摄

 

这第一系的建立,拉开了中国现代雕塑帷幕:这里聚集了李金发、王子云、刘开渠等第一代的开创师者,培养了曾竹韶、王朝闻、萧传玖、王卓予、沈文强等一代代名师,并传播蕴新,带动了整个中国的雕塑艺术的高等教育。

常德军/摄

 

也是从许江的这篇序言面前的一条窄道——大厅除了人像以外的空间,观众就顺路进入了正式的展厅。

近100年前,中国和西方的雕塑相互遭遇,浓缩在今天的六个展厅里,刘开渠先生塑的蔡元培先生像,程曼叔先生的少女头像等一批老先生开渠引流的作品;大型浮雕组《烽火艺程》、群雕《攻坚》的样稿;还有一众青年雕塑家有关时代之思的新视野,都在作无声地讲述,故事绵延不断。

好的作品,自己会说话。你是否愿意穿行其中,去与他们对话?

大型浮雕组《烽火艺程》(长45米,高2.55米)2017-2018 铸铜、玻璃钢 《沅陵会师》杨奇瑞、刘元捷、赵彦龙、周增强 《边城写生》杨奇瑞、张海军、赵彦龙、韩枫 《漂泊课堂——名师授业》龙翔、孟庆祝、钱云可 《漂泊课堂—一写生课堂》刘杰勇 《立史铸魂》张克端、余晨星、孔丽娜 《艺术救亡》班陵生、陈涛、付岩、姬广建 《开启东方》翟小实 图片由中国美术学院提供

 

大型群雕《攻坚》(长15米,高8米,宽5米)2018-2021 汉白玉 项目组组长:杨奇瑞、班陵生 创作组成员:班陵生、刘元捷、赵彦龙、韩枫、周增强 图片由中国美术学院提供

 

班凌生《是!》石膏、铜 2013 常德军/摄

 

施慧《老墙》 镀锌铁网、纸浆 2003-2004 常德军/摄

 

石冰《在边界尝试出固有的生态》 青草图案瓦楞板、金属支架 2023-2024 常德军/摄

 

展讯

塑者颀功——中国美术学院雕塑展

时间:2024年7月8日-8月6日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市西湖区南山路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