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动态
发布时间 2016年06月21日
来源 精英汇艺术
浏览量

 

6月21日上午由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的“繁花似锦——宋浩霖染织设计作品展”在杭州市南山路218号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品陈列馆西厅开幕。此次展览展出的是宋浩霖教授捐赠给学院的52件染织设计作品。这批作品绘于上世纪60至70年代文革时期,是在玻璃纸上用点、线、面描绘的染织设计课示范作品,代表了20世纪50、60年代时期风格的染织设计。宋老师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同时 ,迎合现代人的审美特点 ,加以发展创新通过牡丹、菊花、海棠、芍药等花卉的线描写生,运用点、线、面的关系辨证法,形成了自己的质朴、清新、刚健的新图案面貌。    展览展期至6月30日。

 

 

1

 

开幕现场·嘉宾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胡钟华先生,中国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毛雪非女士,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孟云生先生,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高法根先生,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吴海燕教授,中国美术学院万曼壁挂研究所施慧教授,离退办主任刘超群老师 。老教授代表:吴德隆,杜曼华,王福年,高照,吴继新,葛鸿雁,冯罗铮,叶照忠,范广义,赵星,钟六益,王炜民,柳江修,蔡小丽。设计艺术学院教师代表:陶音,朱海辰等共同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杭间教授致辞

 

设计艺术学院院长  吴海燕 教授致辞

 

此次展览主人宋浩霖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余旭鸿主持开幕式

 

在宋浩霖老师的笔下,每幅作品纹样都形态简化、概括性地用线条表达出来,颜色或清新或淡雅或端庄或雍容华贵,让人百看而不厌。而整体的色调又是那么的和谐统一,宛如一幅幅精美的中国画。

 

 

2

 

嘉宾观看作品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杭间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中国传统纹样,其源泉可见与彩陶、三代攲器、秦砖汉瓦,后来的考古发现,又发现楚汉漆器、帛画之异彩,然而,由于华族早年的发展背景复杂,信仰生成特殊,氏族源流分分合合,因此作为徽记或造物装饰或形象传达的象征图形,中原边夷迥然不同,纷纷然各成体系,雷圭元先生从文化分析着手,梳理中国原始阴阳哲学和儒道思想的形象演变,建构了中国图案历史发展体系,为民国和1949年后的新中国工艺美术教育界的共同教材。但彼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传统如何转换为现代语言,并应用于新的意识形态的政权,建立新的美学趣味,是当务之急。雷先生主导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工艺美术设计教育由此开创了学习传统、"写生变化"的新图案学习思维模式,在领会历代纹样构形法则的基础上,通过对花卉植物的写生,然后一步步提炼,把握特征、归纳抽象,成为适合新时代美学趣味的适合纹样,这就是新图案学的内容。

 

 

3

 

捐赠仪式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胡钟华先生(右)代表学院接受捐赠,并颁发捐赠证书。

 

宋浩霖教授(左)授接受捐赠证书

 

 

       宋老师的"点"的设计独树一帜,作为中国传统最重要的构形语言,"点"不仅是"形",同时也具有文化的象征,宋老师的作品中,不同形状的"点",大小不同的"点",不同颜色的"点",与其它主体图形巧妙结合,使得整体图案的效果丰富活泼,具有青春洋溢的美学趣味。他的"线"的应用也达到很高的水平,他大学时代的绘画教师之一田世光教授是著名的工笔画家,其工笔花鸟画用线饱满秀丽,花卉翎毛传神生动,这一切都得以于他对线描的深厚表现力和精湛修养,宋老师深受其影响,并将其在织物花卉设计中创造性的应用,他一改适合纹样的刻板严整,而施之以灵动活泼的"线条",严与松、散与聚,自由与庄重、沉着与飘逸,在宋老师的织物设计创作中,得到完美的辩证统一。

 

 

4

 

艺术家简介

 


宋浩霖

 

1932年生,浙江绍兴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图案设计家。1961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系。师承雷圭元、田世光、常沙娜、张仃、柴扉、庞薰栗、李苦禅、黄钧、程尚仁、陈叔亮等教授,其中受雷圭元、田世光二位先生影响尤深。

毕业后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历任教研室主任、学院基金会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民间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