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似锦——宋浩霖染织设计作品展”将于2016年6月21日上午10点在中国美术学院陈列馆开幕。
宋浩霖,1932年生,浙江绍兴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图案设计家。1961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系。师承雷圭元、田世光、常沙娜、张仃、柴扉、庞薰栗、李苦禅、黄钧、程尚仁、陈叔亮等教授,其中受雷圭元、田世光二位先生影响尤深。
毕业后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历任教研室主任、学院基金会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民间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此次展览展出的是宋浩霖教授捐赠给学院的49件染织设计作品。这批作品绘于上世纪60至70年代文革时期,是在玻璃纸上用点、线、面描绘的染织设计课示范作品,代表了20世纪50、60年代时期风格的染织设计。配以专业文字阐释,是珍贵的图案教学和研究资料。
展览展期至6月30日。
"繁花似锦"
一一宋浩霖老师的织物纹样设计
杭 间
1982年冬天,我已经在义乌丝毯厂设计室当一名设计师,说是"设计师",但惭愧我并没有经过系统的设计学习,只是招工时因为喜欢绘画,中学开始参加过几期县文化馆选拔举办的美术作者创作骨干培训班,就被分配到设计室,而同事,也大都是象我这样的人。忽一日,通知说请来了一位浙江美术学院的教授要给我们上课,我们兴奋不已,早早在设计室等候,那天气温很低,当有雾气的玻璃门被缓缓推开,矮个子的室主任满脸笑容抢先一步,引出一个身材高大穿着厚厚棉衣的中年男子,这就是宋浩霖老师。
图案是什么,如何在美术式、京式以及波斯风格的地毯设计中,既有传统又有创新,这是那时我们在义乌丝毯厂这个因八十年代外贸发展催生起来的新兴单位中长久困惑的问题,因为当年丝毯厂的业务额是由订单决定的,当我们埋头苦干了几个月,战战兢兢送去,却在全省的选样会上传来全军覆没"只中了半张"(意思是某一张大致可以、但需修改)的消息时,我们对宋老师这个"大专家"到来的热切期待可想而知,以致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对与老师的第一次见面依然如此清晰。
那次上课,我知道了"方法"和"关系"。古今中外的花卉,如何从自然形态转换为"纹样",区域文化和民族习性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造型规律,并在不同"适合"的空间中概括表达,形成了各自的"方法"。但是,孤立的纹样不能解决应用问题,只有将其置于"连续"的"关系"中,才能呈现装饰艺术的整体面貌,达到具体物象或空间艺术营造的目标,而这种"关系",不仅仅是地毯的中心图形(俗称"奎龙")与它的四边四角的关系处理,更重要的是如何构造这种"关系"所显现的文化追求。
宋老师的讲课让我们这些刚从以水粉画为手段表现工农兵形象转行的业余美术作者大开眼界,也终于明白设计与纯美术的根本性不同。那时我们对宋老师一支笔在纸上恣意纵横,形态各异的花卉繁花似锦、千变万化跃然而出,却又栩栩传神、结构生动,真是佩服无比,却不知这是宋老师跟随中国图案学的泰斗雷圭元先生做助手研习,积累几十年的功力所在。
一年后,我考上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宋老师这位正好在我出生那年就毕业于这所学校的前辈成了我的学长,而雷圭元先生则是副院长。19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时候国家虽然是经过三年自然灾害后面临的困难期,但大学教育与研究却是一点没有放松。雷圭元先生作为中国现代图案学的奠基人,他结合法国现代纹样研究理论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图案描述及构成体系,经过他带领的首都十大建筑的建筑装饰设计团队的实践,日趋完善,宋老师此时在校,正是恰逢其时,他又机缘深厚,成为雷先生的助手,更是得到先生的亲灸。
中国传统纹样,其源泉可见与彩陶、三代攲器、秦砖汉瓦,后来的考古发现,又发现楚汉漆器、帛画之异彩,然而,由于华族早年的发展背景复杂,信仰生成特殊,氏族源流分分合合,因此作为徽记或造物装饰或形象传达的象征图形,中原边夷迥然不同,纷纷然各成体系,雷圭元先生从文化分析着手,梳理中国原始阴阳哲学和儒道思想的形象演变,建构了中国图案历史发展体系,为民国和1949年后的新中国工艺美术教育界的共同教材。但彼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传统如何转换为现代语言,并应用于新的意识形态的政权,建立新的美学趣味,是当务之急。雷先生主导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工艺美术设计教育由此开创了学习传统、"写生变化"的新图案学习思维模式,在领会历代纹样构形法则的基础上,通过对花卉植物的写生,然后一步步提炼,把握特征、归纳抽象,成为适合新时代美学趣味的适合纹样,这就是新图案学的内容。
宋浩霖老师正是在这个体系下成长起来的,他所处的六十年代,纹样的主要应用于染织设计,对应于服装及家庭日常陈设系统,新社会亲切、朴素、明朗的生活风格,决定了封建王朝时代的吉祥寓意等诸多象征符号无法再继续使用,宋老师在研习传统精粹的基础上,通过牡丹、菊花、海棠、芍药等花卉的线描写生,运用点、线、面的关系辨证法,形成了自己的质朴、清新、刚健的新图案面貌。在同时代的染织设计师中,宋老师的"点"的设计独树一帜,作为中国传统最重要的构形语言,"点"不仅是"形",同时也具有文化的象征,宋老师的作品中,不同形状的"点",大小不同的"点",不同颜色的"点",与其它主体图形巧妙结合,使得整体图案的效果丰富活泼,具有青春洋溢的美学趣味。他的"线"的应用也达到很高的水平,他大学时代的绘画教师之一田世光教授是著名的工笔画家,其工笔花鸟画用线饱满秀丽,花卉翎毛传神生动,这一切都得以于他对线描的深厚表现力和精湛修养,宋老师深受其影响,并将其在织物花卉设计中创造性的应用,他一改适合纹样的刻板严整,而施之以灵动活泼的"线条",严与松、散与聚,自由与庄重、沉着与飘逸,在宋老师的织物设计创作中,得到完美的辩证统一。
自1953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的庞薰琹、雷圭元两先生带着实用美术系主要力量北上北京筹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后,宋浩霖老师是为数不多的几位回来服务的工艺美院毕业生。随着邓白先生筚路蓝缕,重建了浙江美术学院的工艺美术体系并蔚成大观,形成南方工艺美术教育的独有特色和系统,但宋浩霖老师的归来,对于本为一家而今分立南北的中国工艺美术现代教育体系,无疑起到非常积极的交流和建设性作用,20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中国工艺美术基础教育的图案,无一例外的流行"写生变化",而在学校从教毕生的宋浩霖老师正是这其中的巨擎。在浙江美术学院从教三十余年的他,桃李天下,八十年代中期以前的工艺美术系毕业生,几乎无人没受教于他的染织纹样设计课程。
如今,耄耋之年的宋老师提出要将自己仅存的49幅过去画在玻璃纸上的织物纹样设计手稿捐献给学校,永久留存于国美美术馆作为教学观摩和学术研究,这是他盛年时期的最成熟的设计作品,代表了50-80年代的中国染织设计的典型风格,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设计历史中中国织物装饰纹样最宏富最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我在惊喜和感谢之余,写上以上的文字,向他致敬,同时也希望抛砖引玉,有更多的人来关心现代中国染织艺术和图案设计的发展。
2016年5月15日完稿于杭州南山路
展览部分作品选登:
作品之一
此作品有感于民族舞剧《丝路花雨》中舞者的飘带,线条的穿插组合犹如乐音一样,谱出欢快、动人的曲调。绿色底上黄色的点排列地疏密有致,如丝绸之路上的漫漫沙漠。线条丰腴饱满、流畅飞动,仿佛能看到舞者婀娜的姿态,又能使人联想到敦煌壁画中反弹琵琶的伎乐天如游龙惊风般摇曳生姿的天衣。白色和黑色描边,增强了装饰感,画面典雅、妩媚,令人赏心悦目。
作品之二
用平行线打格作为地子,依据线路将黑、白两色的点作大小疏密的安排,产生一目了然、清新明快的效果。
作品之三
以三角形组合加弧线结晶状组织为骨子构成的纹样,这种连结方式较有规律,自中心向上下左右扩展,如雪花般向外放射,复杂中有秩序,从而具有立体感。常给人一种精致、紧凑、深邃的印象。大幅的织物,如地毯、沙发上包布、桌布、窗帘等,常采用这种结晶状组织成的格式作为图案,宜远视而不宜近观。
作品之四
这幅作品的特点在于色彩的运用,在蓝色的地子上加疏密相间的浅色的点,犹如长空万里,星斗高悬,令人神往,颇具神秘感。在补色的处理上,用与橙色重叠的白色线来达到调和。
作品之五
中国传统图案只喜用两种或多种补色的调和,色彩的块面不大,用小面积色彩的组合造成颤动闪耀的效果。而这幅作品则以大面积的绿色为地,多个小面积的红色花做点缀,同时,小面积的黄色和紫色的穿插,产生明亮、欢快的效果。
作品之六
作品中花和底的面积相当,以大面积淡黄色为底,造型简洁的淡紫色叶子作为点缀,用白色、黄色和黑色相间的槟榔点围合成的团花进行调和,营造出温婉细腻、清新脱俗、疏朗的视觉效果。
作品之七
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为“风车”,紫色地上充满了不规则的白点,既起到调和补色的作用,使画面更加和谐,又烘托出梦幻的气氛。风车在画面前方迎风转动,对比强烈的颜色增强了真实感,风车的大小变化增强了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画面虚实相生,充满梦幻和童趣。
作品之八
此幅作品受到日本图案的影响,将“点”的手法运用到极致。以大面积的黄色为基色,通过点的形态变化、大小、疏密、穿插造成视觉上的错觉,白色和黑色的点的有力对比,使点的个性加强,达到美学上所谓“卓越”的效果。而橙色的点犹如星星之火,淡然了整个画面的激情和活力。
作品之九
水是生命的象征,早在原始社会的彩陶上就出现水纹,落花流水纹是明代丝织品中的一个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图案,明代刊印的《大藏经》封面的其中一片就是落花流水纹花绫,以花和流水的形象为母题而组成。这幅图案以13错位斜排法为基本骨架,花瓣居白色描边的圆形之中,落花中实外虚,虚实相生,雍容大方地飘浮在波浪水花中。紫色波浪纹充满画面,与圆的相互遮盖产生纵深感,寓意“一江春水向东流”。构图饱满又疏密适宜,两个母题各得其所又相互呼应、相互。
作品之十
图案采用散点式四方连续纹样中满地花的构成方法,既在大花朵中堆叠小花朵。圆形单位纹样的空与地的满造成虚实对比,使视觉上产生均齐。紫色、橙色和绿色的点作点缀,意象化地表达出百花齐放的盛大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