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马可·波罗的足迹——
中意艺术家携手呈现“完美之路”
“西湖一曲百泉通,漠漠青山绕梵宫。故国园林秋色净,明朝风雨桂花空。”这是宋末元初杭州诗人仇远写于1287年的诗句。据考证,同一年,马可·波罗第一次来到杭州,生动地记录了这方土地上密布的运河桥梁、华丽的亭台花园、繁荣的市场商业,他说:“杭州是天堂之城,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
为纪念马可·波罗这位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在其逝世700周年之际,威尼斯双年展及其当代艺术历史档案馆在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的支持下,于浙江杭州推出展览项目“完美之路——杭州,马可·波罗的‘天堂之城’”。该展览于11月9日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拉开帷幕。
威尼斯双年展创立于1895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且最重要的视觉艺术展览之一,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国际艺术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在创办之初就坚持“艺术是文明最珍贵的一部分,深信艺术能促使各国人民在友谊中相聚。”此次,威尼斯双年展追寻马可·波罗的足迹,推出了“风造就了天空”项目。旅程的第一站即是在中国美术学院支持下举办的“完美之路”展览,该展览是在中国美术学院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的再思考。
据策展人路易吉娅·洛纳尔德利介绍,展览汇聚了18位(组)中国艺术家和两支艺术团队创作的40余件现代艺术作品。这些在艺术风格上各具特色的中国艺术家,以开放的视野关注传统,同时也充分拥抱最新的科技发展,他们的作品展现出对视觉艺术语言的更新。同时,这些作品见证了一种系统性的教育模式,有效地诠释了时代的不确定性,描述了现代社会复杂碎片化过程中的间隙空间。这些艺术家在观众眼中展示出一种非凡的适应能力,他们的态度表明了一条尚待行履的道路:他们是未知之途上的开拓者,回应着人类“走得更远一点”的原始需求。
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外,由土耳其艺术家切夫德特·埃雷克设计的舞台《两栖》将观众迎入一个相遇的空间,这个舞台根据威尼斯双年展行进路线上的不同地点进行塑造和调整。展厅内汇聚了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体系中的艺术家和创作集体:曹澍、陈量、程然、戴陈连、冯冰伊、高世强&山水集体创作、许江、康凯雯、刘韡、刘毅、邱志杰、石冰&林仪、杨福、东叶御风、易连、应歆珣、袁可如以及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创作团队、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创作团队。
共生会否可能?(雕塑) 许江
展厅中,许江的雕塑《共生会否可能?》用铜铸造出一片摇曳的高大葵林,密秆托起浮云一般的葵头,铜质花盘如沐夕阳般灿然。邱志杰的纸上水墨《大闸蟹:艺术生态地图》,艺博会、双年展、美术院校、美术馆等都出现在这张“大闸蟹”地图上,隐藏着诸多原型与比喻。高世强&山水集体创作的影像作品《山水:云山六章》,将中国人的山水经验及其背后的世界观,活化在当代、分享给世界。刘韡的装置《看,书!》将书籍切割、重组,用各种立体几何形状建筑成庞大的结构。陈量的《遗偈博物馆》用影像、书法立轴和霓虹灯装置,重新演绎诗人书写“临终诗”的传统,表达对书写与生命感知等问题的持续思考。
遗偈博物馆(影像、书法) 陈量
“700多年前,世界从马可·波罗的眼中获得了对于中国的善意和夸赏。”中国文联副主席许江感慨,此次展览展现出意大利策展人路易吉娅·洛纳尔德利的专业眼光和对中国艺术的理解,即“风造就了天空”,恰如苏轼在《前赤壁赋》中的名言:“唯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耳遇为声,目遇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此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一种自然的诗意,如若清风,溢满整个展览。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认为,“天”与“风”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其独特的意蕴,“天”代表着秩序与规律,亦代表着崇高与广阔,而“风”则意味着变化与运动、灵感与启示。此次参展的作品,不仅反映了艺术家们对当下社会现象的洞察,也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向往。这是一次促进中意当代文化艺术相互了解的机会,我们通过体验作品沟通心灵、彼此理解和尊重,正如马可·波罗当年所做的一样,我们仍然沿着这条文化交流之路前行,讲述更多故事。
这不仅是一场艺术盛事的开启,更是续写一段跨越千年友谊的篇章,两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又一次以艺术之名得以联结。正如今年8月在中国美术学院与威尼斯双年展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上,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高世名所说:“我们共同的目的是,让当代的艺术可以在世界文明史的视野中‘到源头饮水,与伟大同行’。未来,双方将团结更多艺术文化力量,开展更为深入的合作,为中意两国的文化交流开拓出更加广阔的空间,让21世纪的艺术释放出更丰富的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