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动态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11日
来源 有风来Lite
浏览量

“西湖一曲百泉通,漠漠青山绕梵宫。故国园林秋色净,明朝风雨桂花空。”这是宋末元初杭州诗人仇远写于1287年的诗句。同一年,马可·波罗第一次来到杭州,看到这座江南城市,他感叹道,“杭州是天堂之城,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

 

跨越百年,马可·波罗与杭州的缘分被续写。

 

图源 视觉中国

 

2024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中意两国政府于7月共同发布《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4-2027年)》。

 

2024年,也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旅行家和民俗鉴赏家、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世界上规模最大且最重要的当代视觉艺术展览之一、历史最悠久的国际艺术双年展——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追寻他的足迹,推出了“风造就了天空”项目。旅程的第一站,就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的“完美之路——杭州,马可·波罗的‘天堂之城’”展览。

 

 

 01 

 

11月9日,“完美之路——杭州,马可·波罗的‘天堂之城’”展览开幕了。 

 

正值周六,西湖边十分热闹。沿着南山路行走,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外,突然有不一样的风景。由伊斯坦布尔本土艺术家切夫德特·埃雷克(Cevdet Erek)设计的舞台《两栖》出现在眼前,似乎在告知我们一场相遇的开始。

 

舞台《两栖》。中国美术学院 供图

 

七百年前,东方与西方相遇,源自马可·波罗在世界的东西双方之间,传递着一种神奇的目光。

 

他所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是一本第一次向西方展示中国的奇书,也是西方人第一次谈论中国的传奇。

 

《马可•波罗游记》对于杭州的记载约占全书的十五分之一,而且是这部游记中“最精彩、最重要的一个章节”。对于杭州,这本书着重叙述了五个方面的内容:

 

这是一座宏伟的城市,“此城有大街一百六十条”“计共有房屋一百六十万所”;这里有美丽的西湖,“地上之赏心乐事,诚无有过于此游湖之事者也”;这里有壮丽的皇宫,“中央有最壮丽之宫室”;这里有繁荣的商业,“城中有大市十所,沿街小市无数”;这里还有完备的消防……

 

展出作品。中国美术学院 供图

 

书中,还专门介绍了杭州湾畔的贸易港澉浦(今属浙江省海盐县)。

 

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说,这本书的意义引发了世界新航线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甚至为全球的知识视野带来巨大变迁。

 

据说,马可·波罗曾在杭州驻留过很长一段时间,他曾不止一次地从可能是涌金门的水域上眺望吴山至凤凰岭的山峦,以及山峦林木掩映的宫墙,称之为金子铸成的天堂之城。

 

马可·波罗从凤凰岭上看到了什么?他可能看到两百年前苏轼建造的“有美堂”,也可能看到宋元之时保留着的官家园囿,抑或是看到某种迥异于西方的经典建造。这个异乡人给予这些山林园囿以独特的描叙和适当的夸赞,让世界借由马可·波罗的双眼发出对于古中国的善意和夸赏。

 

展览现场。中国美术学院 供图

 

许江说,这种异乡人的独特眼光和感情正是我们今天以他来命名这个展览、以他逝世七百周年来作为中意两国建交55年纪念的共享平台的理由。

 

这也是今天,“完美之路——杭州,马可·波罗的‘天堂之城’”展览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02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展厅内,已经聚集了不少观众。

 

“风造就了天空”,是“完美之路——杭州,马可·波罗的‘天堂之城’”展览的核心命题,也象征着威尼斯的标志性形象——圣马可飞狮,凌风翱翔于天际的昂扬姿态。“天”与“风”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同样有其独特的意蕴。“天”代表着秩序与规律,亦代表着崇高与广阔;而“风”则意味着变化与运动、灵感与启示。

 

展出作品。中国美术学院 供图

 

这场展览表达了策展人路易吉娅·洛纳尔德利的专业眼光和对中国艺术的理解。“风造就了天空”。恰如苏轼在《前赤壁赋》中的名言:“唯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耳遇为声,目遇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此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一种自然的诗意,如若清风,溢满整个展览。

 

路易吉娅·洛纳尔德利说,展览汇聚了很多精湛的艺术作品,艺术家们通过艺术的元素、象征意义和符号表达艺术构想和构思。“风造就了天空”,我们可以跟随着“风”去参观,去感受艺术家们的思考。

 

展览现场,呈现了活跃在中国艺术界的艺术家作品。许江的雕塑《共生会否可能?》,用铜铸造出一片摇曳的高大葵林,密秆托起浮云一般的葵头,铜质花盘如沐夕阳般灿然。邱志杰的纸上水墨《大闸蟹:艺术生态地图》,艺博会、双年展、美术院校、美术馆等都出现在这张“大闸蟹”地图上,隐藏着诸多原型与比喻。

 

高世强与山水集体创作的影像作品《山水:云山六章》,将中国人的山水经验及其背后的世界观,活化在当代,分享给世界。刘韡的装置《看,书!》,将书籍切割、重组,用各种立体几何形状建筑成庞大结构。陈量的《遗偈博物馆》,用影像、书法立轴和霓虹灯装置,重新演绎诗人书写“临终诗”的传统,探讨书写与生命感知等持续思考。

 

展出作品《遗偈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 供图

 

这些作品展描绘了一代人的独特形象——这些艺术家构想并追溯了一条植根于千年传统的原发创新之路。

 

马可·波罗链接了中国和意大利,威尼斯与杭州,在此感受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独特韵味。展览自今日起对公众开放,将持续至2025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