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动态
发布时间 2017年06月14日
来源 中国美术报
浏览量

《中国美术报》第69期 美术新闻

 

在中国美术史上,有这样一群艺术家,他们从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走向新中国,以作品记录了时代,同时也反映了时代对于一代艺术家的造就。滚滚向前的车轮将这些作品匆匆带进了中国美术发展的洪流中,然而,有一些艺术家、有一些艺术作品,我们对他们的了解是缺失的,比如黎冰鸿。

近日,由中国美协、中国油画学会、浙江省文联、中国美院联合主办的“绘心艺魂——黎冰鸿艺术回顾展”于中国美术馆举办。分“黎明烽火”“砥砺前行”“时代现场”3个板块,同时展出的包括黎冰鸿的油画、水彩、速写在内的300余件作品及大量文献手稿,全面展现了黎冰鸿作为人民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的杰出成就。

然而,正如学界普遍认识到的那样,“近现代美术史缺席了黎冰鸿的位置”。黎冰鸿夫人张天虹说:“黎冰鸿同志作为一个画家,在世的时候没有出版过画册,也没有办过像样的个展,这是很遗憾的。除了《南昌起义》,他的其他作品怎么样,很多人不了解。他其实可以画很多东西,他画画的速度很快,口袋里一天到晚都装着笔记本和铅笔,他的竹笔画也有很多。用小瓶子装一点墨汁,削一根竹筷子就可以画画……”

 

1982年,黎冰鸿新疆采风

1913年出生在越南鸿基的黎冰鸿,幼年时放过牛、赶过鸭,当过裁缝、做过学徒。他给水手们当向导,所得的一些香烟盒上印着的各式各样的画片,历史故事、戏曲人物绣像……成为他最早的美术启蒙。后来,他结识了留学法国的越南画家阮有悦,并在其指导下,接受了基础的绘画训练。直到18岁,抱负无法实现的黎冰鸿,厌倦了长期侨居国外的生活,设法回到了国内。1934年到1936年,他先后在香港海外联华电影公司画广告、海报,设计布景,当临时演员。抗战一开始,怀着满腔的热忱,黎冰鸿参加了香港青年回乡宣传队,到广东一带进行抗日宣传。其间,认识了后来的老师李铁夫,并在此一时期,于文艺思想上,逐步形成了艺术要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要有利于民众和社会的发展,否则就是苍白的,没有生命的这样一些观念。

 

1940年代,香港,黎冰鸿与他的抗日宣传画

黎冰鸿曾在自传中称,1953年对他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转折。“(这一年)我被调往杭州,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从此,转向美术教学为主的学校工作中去。一方面要考虑如何搞好教学,另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1948年 益都村头画展,作者:陈叔亮、沈柔坚、黎冰鸿等

在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看来,黎冰鸿值得后人所敬仰的,不仅是他的艺术,更是他艺术与教育双重身份的人生。

在油画民族化的问题上,黎冰鸿早早认识到,“油画,固然是从西方传入的,要虚心学习。但我们不能单纯的模仿,跟着人家跑,而是要探索中国式的‘油画’。所谓‘中国式油画’,并不是单纯模仿中国画的某些笔墨技法和表现形式,诸如单线平涂、泼墨飞白、散点透视这样的形式和方法,而是画出具有中国民族的气质、民族的情感”。而在教育教学管理上,黎冰鸿主张由懂业务的美术专门家并有党委成员参加的“院务委员会”领导。为调动知识分子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主张实行评定教授、副教授等专业支撑并形成制度化。在学术问题上,主张贯彻“双百”方针,不靠行政命令的方法去解决。允许独立思考、创作自由、批评自由。在美术创作方面,提倡题材、表现形式、表现手法的多样化,等等。

 

1981年,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油画系关于建立工作室的建议

由上可见,我们现在关于绘画和教学问题的思考,在上世纪50年代,在60年前,黎冰鸿也已经全面意识到了。

因此,再谈黎冰鸿的意义之一,是在这个时代的现场,回望他那个时代的现场,如何在中国油画民族化的研究中,在中国现当代艺术教育的谱系中,还原黎冰鸿在场的位置,是需要今天的研究者所关注的。

 

黎冰鸿 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夫在写生  1956年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现年88岁的中国美院教授汪诚一,是黎冰鸿的学生,他的助手,还是他的同事、他的邻居,对黎冰鸿,他是非常了解的。在汪诚一眼中,黎冰鸿是一位多才多艺、和善可亲,有风度、有才华的人。他在教室里跟同学打成一片,跟老师也没有任何领导的架子。汪诚一说:“油训班的时候,黎冰鸿先生跟莫朴先生来看我们,他很羡慕,我看得出来,非常羡慕。因为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美术训练。他的学画虽有几位领路人,包括李铁夫,但都是他画点画,拿去给老师提意见,没有什么系统的学习。所以,他非常谦虚,在我们学生面前都非常谦虚。”

 

黎冰鸿 南昌起义小稿之一 淡彩素描 1977年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看黎冰鸿的生平照片,都是各种各样的笑。就是那个儒雅的,头发有一点白了,还总是梳得很亮,拿着烟斗,总是笑的洋派老先生,他对创作较真,对人温和,所以,在黎冰鸿的学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的印象里,黎先生给他留下的最深的印记有两点:第一是责任,第二是情怀。

 

黎冰鸿 南昌起义小稿之二 素描  1977年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美术界学人对黎冰鸿的认识多起于《南昌起义》。历史上,关于南昌起义的绘画创作很多,而得到史学界普遍认同的是黎冰鸿的《南昌起义》,实际他自1959年至1977年,曾4次作该题材,一代代的中国人从这里认识这些历史的伟人,窥见最初燃烧的革命烽火。据许江介绍,当年,黎冰鸿先生为了画好《南昌起义》,一直追到井冈山,从革命的圣山遥望这千古第一枪。他还在起义的纪念馆旧址的地板上睡了一段时间,他要真切地感受这段历史,将自己融入这段历史的瞬间,贴近往昔的声息,去感受、去体察,并将这一切化变为中国革命历史绘画的经典。

 

黎冰鸿 南昌起义草稿 素描 1977年 浙江美术馆藏

所以,再谈黎冰鸿的意义之二,在于其艺术创作的态度和道路对今天青年艺术家的启示。那么,黎冰鸿的艺术创作道路是怎么走的呢?

黎冰鸿是从革命队伍中、从革命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画家。他没有留过法,没有留过日,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训练,就是凭着自己的奋斗精神,吸收学习的。当然,这里包含一代人,也不是黎冰鸿一个人。那时的文化语境是,我们对自身的文化不自信,不敢承认自己的好。今天,我们如何评价“黎先生们”,也是如何评价那个时代发生的问题。

 

黎冰鸿 南昌起义 125cmx160cm 布面油画 1977年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藏

正像汪诚一说的,“这样的一条路上,还包括罗工柳等,他们的油画被称作‘土油画’,但是,我看罗工柳先生画得最好的正是‘土油画’《延安讲话》《整风会议》《地道战》。他后来留苏了,但后来画的东西没有超过《地道战》。我不是否定向国外学习。只是一个艺术家最可贵的东西不是技术。”从这一的角度上讲,黎冰鸿作出的贡献是很重要的,他的艺术完全是在生活中得到的启发,扎很于生活的。

 

莫朴像 60cmx73cm 布面油画 1985年 浙江美术馆藏

因此,诚如许江所言,今天,当我们认真学习和弘扬“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思想,勇攀精品高峰的时候,向青年一代介绍黎冰鸿那代人激情燃烧的岁月和创作,具有特别的意义。

 更正启示:《中国美术报》第20期第10版《解读黎冰鸿艺术的价值与意义》一文中,“实际他自1959年至1977年,曾三次作此题材”,应改为四次作此题材。请读者知悉。 

 

黎冰鸿 历史的教训  38cm×26.7cm 纸本漫画 20世纪50年代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黎冰鸿 建设中的镇海码头36.4cm×51.2cm纸本油画 1977年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黎冰鸿 北海公园 26.4cm×35.6cm 纸本水彩 1959年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黎冰鸿 镇海炼油厂之一 25.2cm×37.8cm  纸本水粉 1977年 家属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