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动态
发布时间 2020年07月28日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微信公众号
浏览量

 

 毕业创作金奖的背后故事(二)

 

/上篇/

 

 

 “中国美术学院2020届林风眠毕业创作奖”于日前颁布,共计37个优秀作品斩获金奖奖项。

 

 

 

 

作者:戚山山

院系:建筑艺术学院·建筑艺术系

专业:设计学

指导老师:王澍

作品类型:建筑设计-建筑实景照片、图纸、模型照片等

作品尺寸:1280dpi*1280dpi

 

戚山山

建筑是一个生命体,建筑的出现是与场地最直接的互动,是一种强烈的存在的理由。而一个建筑物的立面,也取决于这种应对条件下的姿态,一种2.5维的建筑观。这里所用的2.5 维手法应对于复杂的场景关系,介于二维平行状态与三维形态之间的微弱界面,在时空和事件双世界的维度秩序下,寻找一种关于自然叙事的结构本身。


 

 

 

 

作者:章献

院系: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雕塑系

专业:跨界雕塑

指导老师:班陵生

作品类型:装置

作品尺寸:100*100*29cm(高),39*23*19cm(高),可变

 

章献

 

《地图切片》

 

铁质的物流托盘上面放置的是一本打开着的、由铜皮制成的世界地图册。图册里没有任何坐标、文字、标识等参考物,只有海岸线具体的凹痕。打乱的页码以及放大的局部使得我们原本对世界的虚拟认识起不到任何作用,我们不得不面对基于全景知识幻觉之下的手足无措。图册间断地震颤作响,似乎在告诉我们一些关于这个世界的真相。

 

 

《在光亮中》

 

将一段光辉的文字铸入一截标准的“75型”铁轨的顶面。文字顺着弧形的顶面凸起,通过精密的打磨,在顶面留下了一个光亮平面,仿佛原本坚实有力的文字被火车的碾过变得支离破碎、含糊不清了。

 

 

《情报屏幕》

 

九台监视器组成的矩阵被一个巨大的铸铁手电筒照亮,监视器里播放着的是不同地区隐去关键信息的风向图。

 

 

 

 

作者:袁梦迪

院系: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

专业:美术学(历史与主题绘画工作室)

指导老师:崔小冬,常青,邬大勇,封治国

作品类型:布面油画

作品尺寸:150*110cm,36*65cm,65*90cm

 

袁梦迪

 

《栖居的诗意》

 

“栖居的诗意”取名灵感是出自德国19世纪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的一首诗:

 

劬劳功烈,然而诗意地, 

人栖居在大地上。

In lieblicher Bläue blühet

Voll Verdienst, doch dichterisch, 

wohnet der Mensch auf dieser Erde.

——荷尔德林《在柔媚的湛蓝中》节选

 

后经海德格尔的哲学阐发,便有了这美丽的篇名“人,诗意地栖居”。

栖居二字,更像是一种自由的状态,我们联想到万物共生、自然和谐。而诗意则是让我们艺术化生活,人不能只作为机械的工具而活着。

 

《玉琢肖像》

 

《自画像》

 

自画像是以绘画形式呈现的自传,画中人回应目光,凝视着观众,像似一场静谧的诉说。这幅自画像展现了女性艺术家如何看待自我,以及想要怎样被人们观看。女性内在的“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合二为一,而不再是作为被动的景观对象,在自画像中占据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