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动态
发布时间 2020年07月07日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微信公众号
浏览量

艺术频道 NO. 9

 

 

7月5日,为期八天的2020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落下帷幕。本届青艺周以「共同生活」为主题,包含线上开幕式、展览展映、专业论坛、艺术演出、设计工坊五个板块累计30余项艺术活动,总展出面积近3.5万平方米,线下观展人数近7万人次,线上毕业展页面浏览量超过878万人次,抖音平台的官方直播总展示数超过1142万人次。CAAM艺术频道邀请到了本届青艺周的部分主创人员,与大家分享创造青艺周幕后的故事。

 

 

/

/

 

 

胡敏:2020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总协调

于朕:2020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总执行/开幕片制作/线下展览负责

宣学君:2020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视觉设计/线上展览负责

杨树:2020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开幕片制作

 

陈天琪: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博士在读

 

徐若风: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策展研究硕士在读

 

 

 

/

/

 

Q:在这段“共同生活、集体创作”本届青艺周的时间里,你们怎么评价自己的工作?

 

胡敏:

每天都是“早睡早起”,早上睡,早上就起。我们这一次工作很大部分都是借着互联网实现的无线办公,随时在微信群待命。

 

于朕:

我们可能在制作开幕片冲刺的这段时间里,一天大概就睡两小时。

 

宣学军:

有时候一个眼神,我就能和杨老师互相理解(创作思路)。大家都很有默契,如果没有默契、有沟通成本的话,我们这一个多月其实是做不了这些事情的。

 

杨树:

我的规律是什么?这么大的渲染量,就是不能让机器停下来,机器干活了我才能休息。

 

 

Q:今年的开幕片背后蕴含着什么创作逻辑?

 

于朕:

我们这次的开幕片的名字叫“共同生活:一部太空歌剧献给2020”。这里面包含了几层意思,第一层是在当下特殊的情况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更上一层则是要表达“宇宙共生”,此时的共生不只是生命的生,而是声音的声,共同发声、形成共鸣。 基于这个概念,最后整体呈现为一个史诗般的状态,而且有着架空的世界观构建的结构,把“共同生活”的主题架空在整个宇宙的空间当中。

 

杨树:

首先定了一个基调,第一直觉是一个大的境界。特殊时期,全人类都面临着一个考验,我们自己也身处其间。在这种压力下,我们自然而然地走到共同的调性中。“共同生活”里的两个字“共生”是关键,这寓意着“万物共生”。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都是地球上万物共生的一部分。所以在影片构架上,前5分钟那些能量体向着光亮驱动的创意就来自于这里。

 

于朕:

大家在看的时候会发现,前5分钟是整体宇宙的构建,时空隧道中的每个星体就是每个世界,它们就是后面我们20分钟里的每个世界的呈现。当时我们设定了有大约14个不同的世界观架构。我们做这个开幕片,第一个服务对象是为了青艺周“共同生活”这个主题,第二个服务对象是服务于毕业生,因为这次毕业季的主角是他们和他们的毕业创作。我们如何把他们的创作让更多人知道,融入到我们的整体语境当中,这个其实是最重要的。

 

 

Q:今年的线上展览有哪些独到之处呢?

 

宣学君:

线上展览的视觉设计,首先是一个在时空穿梭隧道中的联盟,每个学生都是在里面传输的一颗行星,而传输的通道就是我们生活的共同体。它是一个聚集,也是一个“共同生活”的过程。今年疫情的特殊时期下,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人像一个个点一样”。这也在构建线上展览时成了我们的核心概念:我们是以苍穹宇宙来看待这个世界,营造的是一个“艺术的天体”,这个天体里面每个人其实都是渺小的。正因为渺小,我们才需要去聚集,需要一个共同点去深入。

 

在技术上,我们做了很多尝试,任何一步的尝试都很新鲜,但其实带来的问题也非常之多。 我经常为了一个技术的瓶颈,需要24小时没日没夜地去攻关。这次是不停地工作,不停地迭代,迭代到一定程度以后,程序都实现了,视觉又要去改动了,两者之间也是不停互相推动地往前走。

 

 

Q:今年的线下展览背后也凝聚着每个学院的努力。

 

胡敏:

高院摘录的鲁迅的那句话——“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都与我有关”,我把它改了一下,“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都与我们有关”。今年的“我们”是真的很多,中国美院、浙江音乐学院、西湖艺创小镇、象山艺术公社。在这其中,还有我们学校每个职能部门,我们的各个学院、各个学生、各个老师,他们活跃在每一个现场,包括现场的每个观众,真的都与我们有关。

 

今年的毕业生们把自己调整到“发光发到最大”的那种状态。我们就是希望,学校每一个毕业生,都可以有他们向外界展示的舞台。我们整个团队的努力,就是为了给大家展示他们的创作,并且在这个特殊时期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青艺周毕业展现场

 

 

/

/

 

CAAM艺术频道的青艺周专题尚未结束。本届毕业展遴选出了30多名毕业创作金奖得主,我们之后会继续在这个平台为大家介绍他们的作品与创作观念。

 

 

/

 

/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艺术频道的节目也会以更年轻化的形式发布在bilibili平台上,敬请关注我们的账号:

 

CAAM艺术频道

 

 

 

 

策 划 | 杭 间  余旭鸿 

公教策划 | 夏商周 

执行统筹 | 陈天琪 

影像监制 | 冯均桥 

文案设计 | 徐若风 

视觉设计 | Atelier Dalilai 

视频剪辑 | 张柳生 周秦汉

图文编辑 | 薛佳音 

策划支持 | 马 楠 

文案支持 | 窦亚杰 

行政协调 | 陈卫青 

项目支持 | 张素琪  杨 翔  蔡可成  赵 怡  沙 涓 

主 办 |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与发展部 

鸣 谢 | BookArt  亚特传媒 

 

 

艺术频道(Channel A)是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推出的全面改版的视频栏目。艺术频道以年轻的态度、多样的选题、多面的视角观察最新的艺术现场,与大家一同深入美术馆与当下艺术生态。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学院相关微信公众号推送,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