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动态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09日
来源 橙柿互动
浏览量

去年8月,一只“猴子”横空出世,引发破圈热议。它就是国产首款3A——即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

很多网友说,《黑神话:悟空》不仅画面美,游戏体验和设计太用心了,游戏中的文案更是超级燃,让人看着就有直面天命的触动。

今天(4月9日),“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在南山路上的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展览以游戏《黑神话:悟空》为核心,展览打破数字艺术的虚实壁垒,在实体空间重现游戏中的经典叙事与角色、场景、道具等内容,让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游戏原画与制作细节,探索幕后开发故事。从直面天命的恢宏意境,到人、神、妖、魔的细腻塑造,游戏制作团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皆可得见,而在展览中近距离感受《黑神话:悟空》背后的神话想象与技术革新,也能引发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

这是一场关于神话叙事、东方艺术美学与数字文化未来的探索之旅,一次独具匠心的西游新解。

展览由“破顽空”、“载群生”、“明邪正”、“开尘锁”、“踏云光”、“会元龙”、“赌输赢”七个单元组成,从直面天命的恢宏意境,到人、神、妖、魔的细腻塑造,游戏制作团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皆可得见。

一层为“破顽空”与“载群生”,从天命人的由来与成长开始介绍,结合“影神图”描绘妖神众生;二层为“明邪正”与“开尘锁”,是游戏6个章节的核心叙事,通过黄风岭与小西天等单元内容,将神话想象与技术革新以虚实融合的方式呈现,展现游戏创作的台前幕后与文化溯源;三层为“踏云光”与“会元龙”,不同维度的“西游”在此碰撞,见证艺术破界之力,探讨“经典何以不朽”的文化命题以及思想共振;负一层则是“赌输赢”,是玩家的试炼场与沉浸体验区。

浙江科技企业游戏科学的创始人、CEO,《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也来到了展览开幕现场,他表示,《黑神话:悟空》不仅让国内外玩家体验了游戏本身,他们也自发地掀起了一股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与热情。他还讲述了他理解的“天人合一”,“既是有自我表达,同时也是有外界足够大的用户需求,就是中国人说的‘天人合一’。”

《黑神话:悟空》的艺术总监杨奇,是从中国美术学院走出的创作者。杨奇回忆说,他们扫描重庆大足石刻时,建模一度达到“10亿面+”的可怖工作量。这一技术实践背后是对传统艺术本体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从唐宋山水的空间意识,到佛教造像的仪轨逻辑,这些深层的文化基因经过虚幻引擎、动态捕捉等前沿技术的创造性转化,在《黑神话:悟空》的视觉设计中获得了当代表达。这种创作实践超越了符号移植的表层操作,生长出既延续东方艺术精神谱系,又具备技术时代表达张力的新形态,其深层逻辑恰与中国美术学院“人文科技双向汇通”的育人哲学形成隐秘对话。这种能力不是简单的技艺叠加,而是通过长期学术训练形成的独特思维范式,使传统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成为可以不断生长的活态智慧。

《黑神话:悟空》以诗性的诡谲美学重构了西游神话,让不同背景的观者都能领略东方美学的当代魅力。从未接触游戏的观者通过展览中的"影神图"等系统呈现,得以直观理解游戏角色的文化谱系;外国玩家则在沉浸中,亲身体验水墨留白如何转化为数字场景的动态叙事。当传统笔触在虚拟空间中幻化为游戏场景的动态留白时,一场跨越千年的美学对话正在展开。“美育”的真谛不在于知识灌输,而在于诗性感知与审美力唤醒。真正的文化传承不是复刻古物,而是培养新一代用当代语言讲述东方故事的能力——当青年艺术家将敦煌飞天的飘带韵律转化为游戏角色的动力学系统时,他们正在书写传统美学的新篇章。

本次《黑神话:悟空》艺术展将从4月10日起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对公众开放,持续至5月21日结束。

展览全价票票价60元,优惠票票价30元,可以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公众号进行预约。所有观众均须实名预约,每个账号在每个参观日最多可预约3人,放票时间为每日00:00。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放时间:每日9:00-17:00(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