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毓秀,钟灵聚贤。97年前,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国立艺术院在西子湖畔破曙而生,开中国现代高等艺术教育之先河。九秩七载,中国美术学院名家辈出、群星璀璨,传灯续火、守正出新,走出了一条绵延通达的国美之路。
今天,在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7周年之际,学校举行一年一度的“国美发布”。艺苑贤达、四海校友共赴湖山雅集,在历史回响与创新图景的激荡之中,在艺术智性与人工智能的共振之中,见证“百年国美”征程中的又一学术擘画。2025“国美发布”共发布三项内容:赵无极作品捐赠暨赵无极研究中心揭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书学印学研究院授牌、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创新孵化行动。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诸迪,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马小龙,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屈健,中国美协副主席、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省美协主席王来文,中国美协副主席、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陆庆龙,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庞茂琨,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平,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李伟,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范庆瑜,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郭华巍,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杨守卫,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院长余旭红,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海峰,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林亮等出席活动现场。
赵无极作品捐赠
暨赵无极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赵无极先生是世界现代艺术史天空中的一颗璀璨星辰,更是中国美术学院学术谱系中的一座历史丰碑。他的艺术以中华文明之传统,开现代绘画之生面,在世界艺术史上创造出独树一帜的东方气象,在世界艺坛绽放出中华现代文明的绚烂花朵。此次捐赠见证了赵无极作品的还“家”之旅,也是赵无极先生留给母校最珍贵的礼物。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诸迪,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马小龙为赵无极研究中心揭牌。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范庆瑜,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杨守卫,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赵无极基金会艺术副总监吕亭瑶共同见证。
赵无极夫人弗朗索瓦兹·马尔凯-赵女士视频致辞
赵无极儿子赵嘉陵视频致辞
此次捐赠实现了赵无极作品在中国大陆公立美术馆收藏体系中的重要突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一创举离不开捐赠人的鼎力支持与帮助。赵无极夫人弗朗索瓦兹·马尔凯-赵女士将珍藏的212件赵无极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学院。赵无极儿子赵嘉陵、儿媳陈绵将1件赵无极油画作品和17本文献资料捐赠给中国美术学院。弗朗索瓦兹·马尔凯-赵女生与赵嘉陵先生分别通过视频致辞,表达对此次赵无极作品捐赠及赵无极研究中心建设以及中国美术事业的支持。
以赵无极系列作品捐赠为契机,中国美术学院将携手赵无极基金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赵无极研究中心,通过赵无极“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艺术,积极参与世界艺术史书写,共同助力东西文明互鉴。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书学印学研究院授牌
传统出新,国美先行。2023年国美发布宣布成立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并依托书法学院设立中国书学印学研究院,展现了新时代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战略中的国美担当。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诸迪,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郭华巍,共同为中国书学印学研究院授牌。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浙江省文联副主席、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赵雁君,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海峰共同见证。
中国书学印学研究院将以“汉字与文化研究”“书法篆刻文献与理论研究”“书法篆刻创作与传播研究”三大研究方向为支柱:以中华文明基因——汉字,作为为研究切入口,从中华文化和艺术源头的视角,推动传统文化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古代文献的梳理与研究为切入口,从文化观念、社会视角,审视中国书学印学的实践与理论,挖掘传统文化内涵,阐释传统文人的精神世界;以理论研究为依托,强化书法篆刻创作语言研究;通过跨学科融通,扩展传承与传播渠道,弘扬中国书学印学的传统精神,铸炼当代语境中的时代意义。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创新孵化行动
十年砥砺,中国美术学院以DIA大奖为创新引擎,孕育助力了一批科创新势力破茧成链,助推杭州跃升为全球科创版图的东方坐标,架设起全球智识与中国科创的对话桥梁。今天,中国美术学院积极回应教科人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趋势,着力构建“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产学研革新实验,以艺术之名,塑新未来艺科融合新动力。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夏文莉、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秘书长卢涛以及首批参与“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创新孵化行动”的企业代表何熙昱锦、汤锡峰、蔡国祥、王启舟、姚恒燕、顾伟、赵猛共同为创新孵化行动启幕。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讲话
余旭红深情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的殷殷嘱托:2006年2月2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主持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中国美院发展,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成为体现中国文化艺术研究和教学最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近20年来,以许江院长、高世名院长为代表的历届领导班子们,带领国美人砥砺奋进,开拓出一条具有全球视野和中国精神的艺术教育之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的“四通”育人理念,秉承“全球本土双轮驱动、人文科技双向会通”,倡导“到源头饮水,与伟大同行”,构建视觉艺术东方学,以扎根中国大地、推动社会创新的“有为之学”,鼎力文化强国建设。
回顾历史,诠释初心。余旭红指出,1924年,林风眠先生提出的“中国古代之美术,急待整理;东西两洋之美术思想,急待调和与研究;中国未来之新艺术,尤待创造”的学术初心,在1928年成为蔡元培先生与林风眠先生创建国立艺术院的学术主张:“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他们的眼光洞穿百年,为“创造时代艺术”打开了一个崭新的格局。
着眼当下,勾勒蓝图。余旭红表示,此次赵无极捐赠作品回到中国、回到杭州、回到母校,不仅填补了中国内地公立美术馆博物馆收藏体系赵无极油画作品的空白,也激励着国美人积极参与国际艺术对话,对中国艺术教育和文化创新产生绵延不绝的积极影响。“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的中国书学印学研究院,将在全球史的大视野中彰显中国艺术的独特意蕴,创新中国人的“视觉国学”。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创新孵化行动,将助力形成更完善的人才发展生态体系,让人才链、资金链、创意链、产业链、知识链贯通,让创新成果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学校依托中国美术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通过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为国美人、全社会的创意青年提供一站式服务,并能“扶上马、送一程”。
2025国美发布及建校97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中的“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时代之子——肖峰、宋韧艺术展、“新时代青年美术人才培养计划绘画100”项目,其共同的指向,都是希望培育时代新人、创造时代艺术,都是希望用艺术创造力,去探索向上向前的生活,去涵养一个日新的世界。
3年后,是中国美术学院建校百年,我们将同各界有志之士一道,坚持一流,追求卓越,取法乎上,重点突破,培养优秀人才,创造新时代的艺术,努力作出全世界认可的艺术贡献,共同书写世界艺术史,以中国精神参与塑造世界艺术新格局。
浙江省审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庆忠,浙江省经信厅二级巡视员孙自强,杭州市西湖区委书记董毓民,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杭州分行行长王权,浙江省文联副主席、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赵雁君,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院长西蒙·伊里奇·米哈伊洛夫斯基,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邱志杰,中国美术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孙旭东、沈浩、傅巧玲、韩绪、陈于杰、夏文莉,老领导高法根、白仁海、傅肃琴、宋建明、胡钟华、王赞、杭间、徐国强,人民日报浙江分社社长李中文,新华社浙江分社副总编辑方益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浙江主编王璇,中国青年报浙江站站长蒋雨彤,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张彤,《大公报》浙江站站长茅建兴,文化艺术界知名艺术家、校友郑胜天、司徒立、刘健、卢禹舜、俞晓夫、孙立新、张立辰、丁一林,杭州市教育局、滨江区、西湖区、上海市杨浦区的领导嘉宾等出席发布仪式。
出席活动的还有赵无极基金会艺术副总监吕亭瑶,赵无极家属刘彦,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达仁利,赵无极绘画讲习班学员代表孙景刚、章晓明、成南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主席汪涛,浙大网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建,通策集团董事局主席吕建明,阿里巴巴合伙人、饿了么总裁方永新,蚂蚁集团副总裁曹亮,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何熙昱锦,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汤锡峰,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蔡国祥,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发总监王启舟,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姚恒燕,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GC业务总经理顾伟,美团骑行事业部工业设计负责人赵猛。省厅相关领导、艺术界前辈们、兄弟院校的领导嘉宾,还有各界同道、媒体代表,校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美院师生代表。
当天,建校97周年系列学术活动“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开幕式,“新时代青年美术人才培养计划绘画100 ”项目开班仪式,肖峰艺术馆开馆暨“时代之子——肖峰、宋韧艺术展”开幕式同步举办。
国美百年已进入倒计时,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挑战,面对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的新需求,中国美术学院将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创新能量,聚力参与国际文化竞争、世界艺术史的书写,在全球艺术史、教育史和文明史进程中做出新的国美贡献。
湖山无尽藏,国美又日新!